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阻生牙疾病英文名称: impacted teeth疾病别名: 阻生齿疾病概述: 阻生牙(...
养生
疾病名称: 阻生牙
疾病英文名称: impacted teeth
疾病别名: 阻生齿
疾病概述:
阻生牙(impacted teeth)是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牙。常见的阻生牙有下颌第三磨牙、上颌第三磨牙、上颌尖牙以及某些多生牙,其中下颌第三磨牙又称智齿,是最易发生阻生的牙。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牙痛、牙龈肿痛、开口困难、吞咽困难、口腔异味、牙齿松动
主要病因: 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牙齿萌出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CT检查、口腔锥体束CT(CBCT)、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阻生牙可能会并发多种口腔疾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因此发现阻生牙吸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下颌较上颌更易发生阻生牙,智齿最易出现阻生牙。但目前尚无阻生牙发病的准确相关数据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发病无性别差异,男女均可发生。
病因-总述:
在牙齿萌出阶段,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造成牙齿部分萌出或不能萌出,则可导致阻生牙的发生。造成阻碍的常见原因包括颌骨退化、牙齿磨耗不足、萌出角度变化、遗传及血统混杂、病理因素等。
病因-基本病因:
1、颌骨退化
许多学者调查研究证明,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发展,颌骨发育退化,其长度发育不足致缺少足够的萌出间隙,导致个别牙齿不分或不能萌出,从而引起阻生牙的发生。
2、磨耗不足
由于牙齿不断磨耗,使后面的牙齿依次向中间倾移,可为智齿的萌出提供足够的空间。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食物日益精细,牙齿的磨损程度明显减少,空间不足,导致智齿发生阻生等情况。
3、下颌智齿萌出时的角度变化
下颌智齿萌出前其咬合面与下颌平面呈一定角度(前倾角),一般前倾角越小越有利于萌出。通常在萌出早期前倾角度在10°以下者,大多能正常萌出。但若发育过程中前倾角发生变化,则可导致牙齿萌出受阻。
4、遗传及血统混杂
遗传和血统混杂可能是牙齿阻生的原因之一。
5、病理因素
全身性疾病或病理改变,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如枕下颌综合征、软骨发育不全以及甲状腺和脑垂体机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均可影响颌骨发育,引起牙齿阻生。此外,局部感染、外伤或颞颌关节强直,也可使颌骨生长紊乱而致牙列错乱和牙齿阻生。
6、乳牙异常
乳牙位置改变、龋坏、异常缺失,或者乳牙根尖周炎等局部病变等,都可能会对恒牙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引起阻生牙。
症状-总述:
阻生齿本身一般不会导致异常症状,但由于牙齿阻生可引起邻牙龋坏、间隙感染等,导致冠周炎、牙髓炎等疾病,可出现牙痛、牙齿松动、牙龈肿痛、开口困难、吞咽疼痛、口腔异味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牙痛
阻生牙可导致邻近牙齿龋坏,或者引起牙髓炎等根尖周病,出现明显的牙痛。
2、牙龈肿痛
智齿阻生常可引起冠周炎,出现牙冠周围软组织炎症,发生牙龈红肿、疼痛。
3、开口困难
当阻生牙引起的冠周炎病变累及咀嚼肌时,可导致咀嚼时出现疼痛,从而引起张嘴受限。
4、吞咽疼痛
因智齿位置比较靠后,当智齿阻生引起冠周炎时,炎症可能会累及咽喉部,引起吞咽疼痛不适。
5、口腔异味
阻生牙局部无法彻底清洁,常有食物残留,可引起细菌滋生,造成口腔异味。
6、牙齿松动
牙齿阻生可能会影响邻牙牙根,引起邻牙出现牙齿敏感、松动。
症状-并发症:
本病常可并发龋齿、冠周炎、根尖周病等病变;有时因阻生情况严重或发生感染,病变累及颌骨及颌周软组织时,也可能会引起颌骨囊肿、骨髓炎、间隙感染等疾病。有时还可能会引起牙源性肿瘤。
症状-伴随症状:
若阻生牙引起的感染或炎性病变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发热、颊部肿胀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牙痛、牙龈肿痛等症状。
2、出现张口困难、吞咽疼痛等表现。
3、存在持续性口腔异味。
4、出现牙齿松动。
5、伴发热、颊部肿胀等表现。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检查发现阻生牙,或者出现牙痛、牙龈肿痛等不适症状,需要到及时到口腔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进行口腔检查,就医前尽量不要吃味道过重和有颜色的食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最早出现症状在什么时候?
2、近期症状有缓解或加重吗?
3、您之前有过龋齿或冠周炎等病变吗?如何治疗的?
4、您平时口腔清洁情况如何?每天早晚刷牙吗?
5、您近期有使用过什么药物吗?效果如何呢?
6、是否存在药物过敏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患病?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4、我现在可选择哪些治疗方法?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当出现牙痛、张口困难、吞咽疼痛时需要及时就医咨询。医生首先会对患者口腔进行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行X线牙片、CT或口腔锥体束CT(CBCT)等检查,以了解牙齿及口腔的病变情况。病情复杂者还可能需要做病理检查来明确病变性质。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检查时医生常会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于检查椅上。
1、视诊
观察颊部及口腔黏膜、器官有无异常,牙齿阻生情况,牙齿有无龋坏,牙龈有无发红或肿胀等。
2、探诊
医生会使用探针进行检查,以了解牙齿龋坏的部位、深浅,有无探痛、牙齿敏感及牙髓暴露等情况。
3、叩诊
医生会用口镜柄或镊子柄垂直或从侧方叩击牙有无疼痛,用于检查是否存在根尖周或牙周病变。
4、触诊(扪诊)
用手指或用镊子夹棉球扪压龈缘或根尖部牙龈,观察有无溢脓、压痛或波动,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牙周病和根尖周病。有时医生还会检查有无下颌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下唇麻木或感觉异常等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病情复杂者需要进行病理检查,如颌骨肿物需要经病理检查后,才能确诊为颌骨囊肿、肿瘤或其他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牙片
通过影像可了解有无阻生牙存在,以及阻生牙的形态和周围组织的情况,同时还可观察是否存在龋坏、根间骨吸收和骨吸收情况。
2、CT
CT的分辨率比X线更高,能更好的判断阻生牙的情况。
3、CBCT
对于相对复杂的阻生牙可拍摄CBCT片,从三维角度观察阻生牙,这对分析阻生牙与邻牙关系、牙根数量、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关系、牙周围是否存在骨质异常等有很大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有无龋齿等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可进行初步诊断,之后再参考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结果,通常不难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通过检查发现阻生牙,但无异常症状时,可先随访观察;若阻生情况持续存在,或者引发不适症状,可根据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必要时还可采用牙龈切除术或阻生牙拔除术治疗。治疗同时还需针对本病引起的并发症进行相关处理。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避免过硬、过冷的食物,以防对牙齿造成不良影响。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
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含漱,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缓解局部炎症。
2、系统药物
存在感染时,可使用甲硝唑或头孢类抗生素等进行治疗。通常医生会根据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3%过氧化氢溶液、甲硝唑
治疗-手术治疗:
根据牙齿阻生的程度、阻生牙的部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
1、牙龈切除术
若无牙齿位置异常,仅存在部分牙龈覆盖情况时,可通过切除多余的牙龈以保证牙齿的正常萌出。若后续不在发生牙龈炎症,且牙齿咬合情况正常,则可以保留相应牙齿。
2、牙齿拔除术
拔牙应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显示的阻生情况和拔除难易程度,选用合适的拔牙方法。主要方法包括挺出法、劈开法、钳拔法、涡轮钻拔牙法、种植机拔牙法等。
(1)手术适应证
①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适用证:已引起或反复引起急性冠周炎发作而不适宜做龈瓣切除者;已龋坏或已引起邻牙龋坏者;已引起邻牙间食物嵌塞而患者要求治疗者;已引起其他病变如根尖周感染、颌骨囊肿者;因牙正畸治疗前或治疗后,为预防前牙再出现拥挤或错畸形者;完全骨埋伏的阻生智齿,虽未与邻牙相通,但已引起反射性疼痛或其他症状者。
②上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适用证:牙本身龋坏;与邻牙近中面间食物嵌塞;无对颌牙而伸长;部分萌出,反复诱发冠周炎;咬颊或摩擦颊粘膜;有囊肿形成;妨碍下颌喙突运动;压迫第二磨牙,产生龋坏或疼痛;妨碍义齿的制作及戴入。
③上颌阻生尖牙拔除术适应证:阻生尖牙明显畸形,位置极度异常,或牙根形态异常且存在牙根吸收;存在根骨融合或粘连或并发囊肿;可能或已经影响到邻牙。
(2)手术并发症
①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软组织损伤、牙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交通、神经损伤、颞下颌关节脱位、下颌骨骨折、牙及牙根的丢失以及邻牙损伤等。
②术后并发症;拔牙引起的下牙槽神经或舌神经损伤。此神经损伤常较轻微而非神经断离,常可自行恢复正常知觉或明显好转,预后较好。
(3)术后反应
常见术后反应为疼痛,肿胀、开口困难,一般3~5天后即可自然消退。
3、其他
必要时,手术治疗还可联合正畸治疗、自体牙移植治疗,以保持牙齿正常功能和外貌美观。
治疗-其他治疗:
在对阻生牙进行治疗时,还需针对其并发症进行相应治疗。
1、冠周炎
常通过盲袋冲洗、涂药、使用含漱液或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存在脓肿患者,还需进行切开引流治疗。
2、根尖周病
可根据病情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根管治疗、脓肿切开引流、开髓引流等。
3、间隙感染
常需积极应用抗生素治疗。有脓肿形成者应及时切开引流。待炎症完全消退后需拔除病源牙。
4、颌骨骨髓炎
治疗包括抗生素、手术和支持治疗。采用药物与手术、全身与局部综合性治疗通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5、颌骨囊肿
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感染及炎症后,可采用刮除术刮除病灶,之后还可根据病情同时进行根管治疗、拔牙术等。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阻生牙的预后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一般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后,大多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但若病情较重,引起多种并发症,可能会对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预后-危害性:
1、阻生牙可引起多种牙源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牙痛、牙龈肿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阻生牙治疗时有时需要进行拔牙治疗,可能会影响牙齿美观。
预后-治愈性:
阻生牙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后,通常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样本研究。
日常-总述:
日常注重口腔的清洁、卫生,同时遵照医嘱用药,合理作息,术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机体恢复可起到积极作用。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由于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或者对拔牙治疗的恐惧,容易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
2、护理措施
患者可主动向医生了解病情,学习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减轻恐惧感,增加治疗的信心。
家属可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安慰、鼓励,帮助其放松心情,正确面对疾病,减轻对手术的恐惧感。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和更改药物剂量。
2、用药过程中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刻停药,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早晚刷牙。
2、适当使用牙线、漱口水等用品,来维持口腔清洁。
3、不与他人公用牙刷等物品。
4、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日常-复诊须知:
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如有异常牙龈流血、牙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日常-术后护理:
1、刚结束手术时需要遵医嘱短期内咬紧口内敷料,并在一段时间后将其吐干净。
2、术后当天不漱口或不要用力漱口,以防引起创面出血。
3、术后当天适当休息,进流食或半流食。
4、术后重视口腔卫生,避免烟酒刺激,以防发生感染等不良情况。
饮食调理:
食用温凉稀软的食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避免患侧或拔牙侧咀嚼,不吃辛辣刺激、含盐量高的食物,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可食用面条、粥类、米糊等清淡、易消化、柔软的食物。
2、可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
3、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橙子、猕猴桃、苹果等,可补充维生素。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2、避免食用过烫和生冷的食物,减少对牙齿的刺激。
3、腊肉、咸菜等含盐量过高的食物,容易引起局部水肿,应避免摄入。
4、尽量避免食用坚果等坚硬的食物。
预防措施:
阻生牙目前尚无有效特殊预防措施,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