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疾病英文名称: targetoid hemosiderotic...
养生
疾病名称: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
疾病英文名称: targetoid hemosiderotic hemangioma
疾病别名: 钉突样血管瘤
疾病概述: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targetoid hemosiderotic hemangioma,THH)又名钉突样血管瘤,是一种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较罕见。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病因尚不明确,特征性临床表现为靶样皮损,可通过手术或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红色紫色丘疹、淤血斑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理检查、皮肤镜检查、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属于良性病变,一般不危害机体健康,但若不及时治疗,皮损可长期存在,甚至影响外貌美观。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医治后,多数患者的皮损可被去除。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 但目前尚无其准确、权威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以中青年多见,婴儿罕见,无显著性别差异。
病因-总述: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皮肤血管肿瘤,由Santa Cruze和Aronburg在1988年首先报告,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其起源也尚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症状-总述: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常发生于躯干和四肢,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靶样皮损。
症状-典型症状:
初期表现为一孤立的红色、紫色或紫蓝色小丘疹,后丘疹增大隆起,颜色可由紫色变为黑紫色。其周围出现瘀血斑,瘀血斑不断向外周扩散的同时,近丘疹处的紫斑可逐渐变淡,从而呈现由3种颜色组成的典型的靶样损害。最终瘀血斑可完全消退,遗留中央的丘疹。
症状-并发症:
本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周围绕以淤血斑的紫色或红色丘疹;
2、皮损长期存在且持续生长;
3、皮损严重影响外貌美观;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皮肤出现丘疹、淤血斑等损害时,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医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医生会对患者的皮损处进行检查,就诊时可着方便穿脱的衣服。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您是什么时候发现的皮肤丘疹的?
3、您的皮损出现在什么部位?近期发现皮损范围有扩大吗?
4、您的皮损是什么颜色的?
5、您有出现皮肤瘀斑、出血等症状吗?
6、您的亲属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人吗?
7、之前有治疗过吗?采用哪种方式治疗的呢?效果如何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病情严重吗?
2、导致我患病的原因有哪些?还有其他原因吗?
3、这个病是恶性肿瘤吗?会遗传吗
4、目前需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治疗呢?
5、需要用药吗?需要进行手术吗?
6、治疗之后会留下瘢痕吗?会影响美观吗?
7、之后还会复发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皮肤出现周围绕以瘀血斑的紫色丘疹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皮肤的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病理检查、皮肤镜检查和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主要观察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分布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皮肤破损、溃疡、出血等异常表现。
2、触诊
主要是检查皮损的质地,以及有无触痛、压之褪色等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在典型皮损部位切取部分皮肤组织制成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本病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基本正常,真皮浅层血管不规则扩张,内皮细胞肿胀,似鞋钉样突向管腔,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有少许含铁血黄素沉积。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镜检查
是皮肤科的常用检查之一,能将皮肤放大数倍,显示裸眼无法观察到的皮损表面和皮下结构特征。对辅助皮肤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2、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RCM)
可提供比皮肤镜更深的探查范围,能协助诊断和鉴别。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典型的靶样皮损,结合组织病理检查、皮肤镜检查和RMC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Kaposi肉瘤、高分化血管肉瘤、网状血管内皮瘤、色素痣及硬化血管瘤相鉴别,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和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通常不难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必要时还可根据情况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医治,也可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多可完整切除肿瘤。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患者多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常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不会危害机体健康,但皮损较突出、明显,若位于皮肤暴露部位,可严重影响外貌美观。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破损可被完整去除。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经手术完整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需要保护好皮损的位置,避免出现损伤和感染。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因本病皮损较突出、明显,位于皮肤暴露部位时,可严重影响外貌美观,易使患者出现自卑、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1)患者可以积极向医护人员了解本病的治疗情况,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也可以多和治愈患者进行交流,增加治愈的信心。
(2)家属可以多关心患者的治疗情况,多陪伴患者进行聊天,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情绪变化,引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勤洗澡,洗澡时不要大力擦洗,以免损伤皮肤。
2、勤剪指甲,不要抓挠患处,以免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3、穿棉质、柔软宽松、透气的衣裤,避免刺激皮肤。
4、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5、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3、术后按照医嘱在麻药消退后尽早进行下床活动,能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手术患者需先禁食,之后慢慢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恢复普食。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术后忌食海鲜类食物。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