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疾病英文名称: pneumonia due to typhus fe...
养生
疾病名称: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
疾病英文名称: pneumonia due to typhus fever rickettsia
疾病概述: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pneumonia due to typhus fever rickettsia)是指由于感染立克次体引发的一种肺炎。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或莫氏立克次体,主要症状为高热、皮疹、咳嗽、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高热、皮疹、咳嗽、呼吸困难、头晕、头痛
主要病因: 立克次体感染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胸部X线检查、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被昆虫叮咬,可以有效预防本病。
临床分类:
根据病原体分类
1、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
是由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人虱传播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
是由莫氏立克次体通过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1、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的传染源为患者,体虱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2、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的传染源主要为家鼠,鼠蚤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虫媒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的人群多发。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好发于夏、秋季节。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来,随着卫生状况的提高,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
病因-总述: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人体感染立克次体。本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居住环境卫生状况差,不注意个人卫生,免疫力低下,接触人虱、家鼠、跳蚤及普氏立克次体感染者或莫氏立克次体感染者等。
病因-基本病因:
1、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
人虱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当虱叮咬患者时,病原体随血进入虱子体内。立克次体随虱粪排出,或因虱体被压碎而散出,可通过因瘙痒的抓痕侵入皮肤。虱粪中的立克次体偶尔可随尘埃经呼吸道、口腔或眼结膜感染。
2、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
由莫氏立克次体引起,鼠蚤吮吸病鼠血时,病原体随血进入蚤肠繁殖,但蚤并不因感染而死亡,病原体可在蚤体长期存在。当受染蚤吮吸人血时,同时排出含病原体的蚤粪和呕吐物于皮肤上,立克次体可经抓破处进入人体,引起人体感染。
症状-总述:
本病的潜伏期为5天~21天,平均为2周。大部分患者起病急骤,常见症状有高热、皮疹、咳嗽、呼吸困难等,多伴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全身症状
高热(体温迅速达到40℃,常持续高烧)、寒战、肌肉酸痛及全身皮疹。
2、呼吸系统症状
表现为起病数天后出现明显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黏稠痰,伴胸闷、气短、呼吸增快、变浅。
3、神经系统症状
常伴有头痛、反应迟钝、谵妄(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注意力不集中等)、双手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
4、消化系统症状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等。
症状-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有心肌炎、脑膜脑炎,其他可见口腔炎、中耳炎,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的症状与体征。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持续高热、寒战、肌肉酸痛;
2、全身皮疹;
3、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4、头痛、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双手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
5、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须紧急处理,必要时去急诊科或拔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1、紧急情况急诊科处理。
2、呼吸症状为主时,可于呼吸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居住的环境怎么样?有老鼠或者跳蚤吗?
6、您最近有密切接触流浪的猫狗吗?
7、您平时的卫生状况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需要隔离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能报销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高热、皮疹、咳嗽、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胸部X线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观察患者皮疹特点,胸部听诊可闻及肺部细湿啰音。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细胞常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小板常减少。
2、血清学检测
(1)外斐反应:过去流行性斑疹伤寒的诊断主要依靠外斐试验,利用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的菌体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以检测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当抗体效价≥1∶160或病程中有4倍以上增高者有诊断价值。复发型斑疹伤寒的外斐试验往往呈阴性。
(2)立克次体凝集反应:以普氏立克次体颗粒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凝集反应,特异性强,阳性率高。效价1∶40即为阳性。
(3)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抗体在病程第1周内即可达有意义的效价(≥1∶32),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并且可用以区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4)间接血凝试验:用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可溶性抗原致敏绵羊或家兔的红细胞,进行微量间接血凝试验。
(5)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用两种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作抗原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查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鉴别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检测特异性lgM及lgG抗体,IgM抗体的检出有早期诊断价值。
3、核酸检测
用DNA探针或PCR方法检测普氏立克次体核酸特异性好、快速、敏感,有助于早期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无特征性改变,可显示肺部斑点状或斑片状渗出性密度增高阴影,具有一般肺炎或支气管肺炎影像,偶见叶、段性肺实变阴影。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的出现、变化情况以及流行病学资料,尤其关注流行区发热患者,或发病前1个月内去过疫区者,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结合补体结合试验、立克次体凝集试验等辅助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的治疗措施是病原治疗,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比如多西环素,杀灭病原体,同时对患者发热、头痛、精神症状等进行对症处理,此外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水分。
治疗-对症治疗:
1、头痛剧烈的患者可以使用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症状,还有缓解发热的作用。
2、严重神经系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异丙嗪、氯氮平、地西泮等药物。
3、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应给予吸氧,以改善缺氧症状。
4、有继发细菌感染,按发生部位及细菌药敏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5、患者呼吸衰竭时,需及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治疗-药物治疗:
病原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多西环素是较好的选择,可以杀灭病原体,缓解患者的症状。此外四环素、氯霉素也有效,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使用。磺胺类药物可加重病情,禁止使用。
治疗-相关药品:
多西环素、四环素、氯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近年来本病多属轻型,加之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小儿可能发生高热惊厥;成人可能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可经过规范治疗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可适当进行灭鼠、灭蚤活动,使用杀虫药、老鼠夹。
5、患者应避免在疾病发作期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若必须外出,需佩戴防护口罩。
6、患者应避免接触流浪的猫狗等较脏的动物。
7、建议穿棉质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磨破皮疹的风险,且禁止搔抓皮疹,防止意外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要多喝水,可以喝淡的糖盐水、姜糖水、雪梨水或鲜芦根水,帮助缓解咽喉部症状,并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2、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肉、鱼、蛋等。
3、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梨、枇杷等,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4、患者可以适量吃一些莲子、百合、川贝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忌肥甘厚腻。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喱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卫生,勤打扫周围卫生,加强灭鼠、灭蚤,经常洗手、洗澡。
2、避免密切接触流浪的猫狗。
3、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