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鼻疽假单胞菌肺炎疾病英文名称: pneumonia pseudomonas mallei...
养生
疾病名称: 鼻疽假单胞菌肺炎
疾病英文名称: pneumonia pseudomonas mallei
疾病概述:
鼻疽假单胞菌肺炎(pneumonia pseudomonas mallei)是因接触了感染鼻疽假单胞菌的马、骡、驴等单蹄动物后,发生的下呼吸道急性或慢性炎症。急性者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痰等;慢性者经久不愈,可有低热或者长期不规则热、四肢关节酸痛等表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四肢关节酸痛
主要病因: 本病主要由鼻疽假单胞菌感染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胸部X线
重要提醒: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因而在接触单蹄动物后,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尽快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临床分类:
本病根据感染途径不同,可分为皮肤疽、鼻疽和肺疽三类。其中,鼻疽依据临床表现和起病缓急又可分为急性鼻疽(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1~2 周可死亡)、慢性鼻疽(病情发展缓慢,时好时坏,病程迁延数月至数年以上)。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为人畜共患疾病,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马、骡和驴。猫、犬、兔、羊等也可被感染。人类感染几乎均发生于与病畜有密切接触者,人与人之间接触亦有可能传染。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人感染的主要途径。通过破伤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排泄物或分泌物而受感染,尤其是饲养、医疗或屠宰病畜、处理病畜尸体时,鼻疽杆菌经皮肤或黏膜破损伤口侵入人体。
2、呼吸道传播
当病畜咳嗽或打喷嚏时,可通过气溶胶使健康的家畜、实验人员、兽医及饲养人员吸入感染。也可因清理病畜排泄物或打扫马厩时,吸入含致病菌的尘埃而感染。
3、消化道传播
这是家畜间鼻疽传播的主要方式。因家畜吃了被污染的水、饲料或牧场的草地而感染。人经饮水或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受感染者较为少见,但也有因吃病畜的肉而受感染的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饲养员、兽医、屠宰工人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多数为男性,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这与人的职业及接触机会有关。
病因-总述:
鼻疽假单胞菌为革兰阴性杆菌,该菌中含有的鼻疽菌素能使马、骡、驴等单蹄动物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呼吸道、皮肤、肌肉等处出现蜂窝织炎、坏死、脓肿和肉芽肿。人因接触病畜或染有致病菌的物品而被感染,也可因吸入含有致病菌的尘埃或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
病因-危险因素:
1、密切接触病畜,或从事畜牧相关行业,如饲养员、兽医、屠宰工人及实验室工作人员。
2、居住在畜牧养殖场、屠宰场附近。
症状-总述:
本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3周,平均4天,甚至延迟至10年之久。根据起病缓解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鼻疽
(1)当致病菌侵犯肺部时,可出现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痰(痰可为血性)、全身肌痛、头痛等症状。
(2)如损害局限于皮肤感染部位,可出现急性蜂窝织炎,局部肿胀,继则坏死及溃破,形成边缘不整、创底灰白的溃疡,并覆有灰黄色的渗出物。
(3)若并发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时,可有颈部淋巴结及脾肿大。
(4)严重者形成结节性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瘘管,排出红色或灰白色脓液。
2、慢性鼻疽
开始全身症状可不明显,仅有低热或长期不规则发热,四肢关节酸痛,肺部症状不明显。皮肤或软组织出现脓肿,附近淋巴结肿大,有时脓肿溃破流出大量脓液,亦可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关节、骨髓、肝、脾、眼和中枢神经系统均可累及,病情发展缓慢,时好时坏,病程迁延数月至数年以上。患者常逐渐消瘦,呈恶病质状,可因逐渐衰竭而死亡。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导致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性肺炎、肺脓肿、渗出性胸膜炎、脓胸、淋巴管炎或所属淋巴结炎、败血症、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高热、寒战;
2、咳嗽、咳痰、咯血,伴明显胸痛;
3、皮肤局部肿胀、坏死、破溃、流脓;
4、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须紧急处理,必要时急诊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发热,伴乏力、消瘦;
2、四肢关节酸痛;
3、皮肤脓肿、破溃、流脓,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伴周围淋巴结肿大;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可在感染科诊治。以皮肤为首发症状者,首诊科室可为皮肤科。以呼吸症状为主者,首诊科室可为呼吸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和畜牧业有关吗?
6、您最近接触过马、驴之类的动物吗?
7、您家附近有屠宰场吗?
8、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我需要隔离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痰、四肢关节酸痛等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医生在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后,可能建议其做血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胸部X线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常先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之后可能会检查脾脏及淋巴结情况,判断脾脏及颈部淋巴结有无异常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急性肺部及败血性感染患者,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升高,并可出现核左移。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贫血。
2、细菌学检查
(1)直接涂片:采集可疑患者或病畜的溃疡脓液、痰液,进行涂片镜检,有时可见到革兰阴性杆菌,但不易获得阳性结果。
(2)血培养:血液标本经特殊处理后,再进行分离培养,常可获得阳性结果。血培养适用于急性发作者。
(3)动物接种试验(施特劳斯反应):将患者分泌物经腹腔或皮下注射于雄性豚鼠或仓鼠体内。若接种鼠类2~4d后睾丸肿胀,阴囊皮肤粘连并发生溃疡,10~14d内动物死亡,即为施特劳斯反应。死亡小鼠睾丸及腹腔渗出物可检出鼻疽杆菌。一般认为本法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一般认为血清凝集反应滴度1∶160以上,或补体结合试验滴度达1∶20,均有诊断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表现为肺野内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有时可见空洞形成。在败血症合并肺炎时,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改变,呈双肺弥漫性播散,可互相融合,也可形成空洞。还可出现胸腔积液以及病程后期胸膜纤维化等。
诊断-诊断原则:
本病临床表现较复杂,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其中,血培养获阳性结果;分离菌施特劳斯反应阳性;血清凝集反应滴度1∶160以上,或补体结合试验滴度达1∶20,均有助于本病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鼻疽假单胞菌肺炎患者应进行隔离,并早期、足量给予对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急性感染者,若出现剧烈咳嗽、高热等表现时,应进行对症治疗;慢性化脓病灶,应切开引流。
治疗-对症治疗:
1、剧烈咳嗽者,可给予止咳药物,缓解症状;痰多黏稠者,可给予氨溴索等祛痰药物。
2、高热患者,可进行冰敷等物理降温,或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人与人之间接触有可能传染,因而病人需要进行隔离。分泌物、排泄物及换药的敷料纱布应彻底消毒。
治疗-药物治疗:
磺胺类、四环素、氯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本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一般推荐链霉素与磺胺嘧啶或四环素联合应用,直至症状消失。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增多,可选的药物种类更加丰富,临床显示,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等抗生素也具有较好的抗假单胞菌作用,也可用于鼻疽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妥布霉素、亚胺培南
治疗-手术治疗:
慢性化脓病灶,应切开引流,但需谨慎操作,以免感染扩散。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因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若得到早期规范治疗,大多患者症状可以减轻,病情逐渐好转。
预后-危害性:
重症患者可能并发败血症、脓毒血症,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若不治疗其病死率可达90%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规范治疗,大多患者病情好转。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耐受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术后患者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若患者有皮损处,应注意保护。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损处。若有破溃处,避免水洗。
6、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及时消毒污染区域,防止疾病传播。
7、患者家庭若饲养动物,建议定时、定区域处理动物粪便,避免意外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1个月后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及引流管,若出现切口红肿、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如梨、枇杷等。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建议患者多喝水,可以缓解患者咽喉部的症状、促进排痰,帮助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莲子、百合、动物肺脏等食物。
7、建议患者少食多餐。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避免饮用生水、吃不干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家里饲养动物的人群应该定期为动物体检,定期、定区域处理动物粪便,及时深埋处理病死的动物。
2、注意卫生,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
3、实验室人员注意自我防护,穿戴防护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