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鼻中隔脓肿疾病英文名称: nasal septal abscess疾病概述: 鼻中隔脓肿...
养生
疾病名称: 鼻中隔脓肿
疾病英文名称: nasal septal abscess
疾病概述:
鼻中隔脓肿(nasal septal abscess)是指鼻中隔软骨膜下或骨膜下积脓,后者多由前者继发感染而致。多发生于鼻中隔软骨部,单侧者少见。常见表现为鼻梁或鼻尖部红肿、疼痛,以及鼻塞、畏寒、发热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和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鼻
常见症状: 鼻塞、额部头痛、鼻梁压迫感、鼻梁和鼻尖红肿热痛、寒战、发热
主要病因: 大多因鼻中隔血肿继发感染所致,少数可继发于邻近组织的炎症或急性传染病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鼻窦CT、前鼻镜检查
重要提醒: 鼻中隔脓肿应及时诊治,延迟治疗可能会导致鼻中隔穿孔、脑膜炎、败血症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接受过鼻中隔手术、鼻外伤或周围组织(如鼻、唇等)感染者。
病因-总述:
鼻中隔脓肿大多因鼻中隔血肿继发感染所致,少数可继发于邻近组织的疖肿、急性鼻窦炎、流感、猩红热、伤寒、麻疹等。
病因-基本病因:
1、由鼻中隔血肿感染所致,故多见于外伤或鼻中隔手术后。
2、鼻中隔黏膜损伤,化脓菌侵入黏膜下发炎化脓。曾有因鼻腔插十二指肠引流管受伤后,引起鼻中隔脓肿的病例报道。
3、邻近组织的炎症,如鼻、唇、鼻中隔小柱及上切牙根感染,炎症蔓延至鼻中隔形成脓肿。
4、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如流感、猩红热、伤寒、麻疹等。
症状-总述:
鼻中隔脓肿除有鼻塞、额部头痛和鼻梁压迫感外,还有明显的全身和局部急性炎症表现,如寒战、发热、鼻梁和鼻尖红肿热痛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局部症状
鼻梁和鼻尖红肿热痛、双侧鼻塞、额部头痛和鼻梁压迫感。
2、全身症状
患者还可出现寒战、发热、周身不适等明显的全身急性炎症表现。
症状-并发症:
1、鞍鼻畸形
鼻中隔脓肿若不及时治疗,鼻软骨可遭到破坏,从而形成鞍鼻畸形。
2、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脓肿自行溃破,则形成鼻中隔穿孔。
3、海绵窦栓塞
炎症扩散至鼻梁部软组织,经静脉逆行,可引起海绵窦栓塞。
4、脑膜炎
炎症可沿筛骨正中板至筛板,经筛孔侵入颅腔,引起脑膜炎。
5、败血症
细菌经血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持续性鼻塞、鼻梁和鼻尖红肿热痛。
2、反复发作的额部头痛、寒战、发热等表现。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耳鼻喉科的诊疗范围,可去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鼻部检查,建议携带纸巾,并做好心理准备。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早晨空腹时就诊最好。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生活的环境怎么样?尘土多吗?
6、您最近做过鼻部的手术吗?
7、您鼻部有没有受过外伤呢?
8、您平时抵抗力怎么样?
9、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比如鼻炎?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必须要做手术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鼻塞、额部头痛、鼻梁和鼻尖红肿热痛、寒战、发热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在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后,通常会建议患者做血常规检查、鼻窦CT、前鼻镜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通过视诊观察鼻部外形和颜色是否有异常,尤其是鼻梁和鼻尖部有无红肿;触诊局部有无压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计数增高,则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检查-其他检查:
前鼻镜检查:是鼻部的专用检查之一,检查时医生持前鼻镜,先将两叶合拢,与鼻腔底平行伸入鼻前庭,勿超过鼻阈,然后将前鼻镜的两叶轻轻上下张开,抬起鼻翼,扩大前鼻孔,观察鼻前庭有无异常。鼻中隔脓肿检查时可见鼻中隔黏膜隆起,黏膜表面色泽暗红,触之柔软而有波动感,触痛明显,隆起部位用粗针抽吸可抽出脓液。
检查-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扫描:可以明确病变的范围,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诊断-诊断原则:
结合外伤或鼻中隔手术史、典型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如血常规、鼻窦CT、前鼻镜检查等)一般不难诊断。但应注意与鼻中隔血肿、梅毒瘤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鼻中隔血肿
局部症状较轻,无急性炎症症状,穿刺抽吸仅吸出血液。
2、梅毒瘤
多发生于鼻中隔骨部,向两侧隆起,黏膜亦充血,探针触之质地较硬。无发热及炎性症状,也无外伤及手术史,梅毒血清试验阳性。
治疗-治疗原则:
鼻中隔脓肿一经确诊后,应及早切开排脓,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鼻中隔软骨破坏较多者,后期可考虑进行鼻整形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
全身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感染加重及扩散。常用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氧氟沙星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氧氟沙星
治疗-手术治疗:
1、切开引流
鼻中隔脓肿明确诊断后需立即行切开引流,防止鼻中隔软骨的破坏,而出现鼻畸形及中隔穿孔。在脓肿最突出的一侧下部切开,充分清除脓液及坏死的碎骨片,用过氧化氢溶液,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腔,需放置橡皮引流条,每日换药。
2、鼻整形手术
鼻中隔软骨坏死过多,遗留鼻小柱塌陷或鞍鼻者,后期可行鼻整形手术。大多需在炎症消退2~3个月后,方可进行鼻部整形手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早期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若鼻中隔软骨部发生广泛破坏,则预后不良,需考虑进行鼻部整形手术。
预后-危害性:
鼻中隔脓肿可引起双侧鼻塞,让患者产生不适感。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造成鼻中隔穿孔、鞍鼻畸形,甚至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等。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积极治疗,有治愈的可能。
预后-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少数严重者,可能需要二期整形。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在身体耐受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打扫卫生,避免周围环境尘土飞扬。
5、纠正挖鼻孔或者锐物挖鼻等不良习惯,防止因损伤黏膜造成新的出血;注意鼻腔卫生,定期进行清洁。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术后一周复查前鼻镜和血常规。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感染。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管,若出现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术后患者一般禁食6h后允许进食,可先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然后慢慢过渡到普食。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患者尽量避免使用粉末状食物,以免刺激鼻腔。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尽量避免鼻部受到外伤。
2、纠正挖鼻孔或者锐物挖鼻等不良习惯,防止因损伤黏膜造成新的出血;注意鼻腔卫生,定期进行清洁。
3、远离不良环境,避免有害粉尘刺激。
4、在未化脓之前,认真敷药。切开或自溃后,注意引流通畅。换药清洁创口时注意不要损伤对侧鼻腔的黏膜,否则,黏膜因损伤而形成溃疡,则势必导致鼻中隔穿孔,为今后矫形增加麻烦。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