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鼻中隔偏曲疾病英文名称: 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鼻中隔偏曲
疾病英文名称: 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
疾病概述:
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头痛和鼻出血等。本病可由鼻中隔发育不均衡、外伤、占位性病变等引起。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鼻
常见症状: 鼻塞、鼻出血、头痛、鼻窦炎、嗅觉减退、耳鸣
主要病因: 鼻腔发育不均衡、外伤、占位性病变
检查项目: 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
重要提醒: 鼻中隔偏曲明显,患者有明显鼻塞、头痛、鼻出血或鼻窦炎的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临床分类:
1、按偏曲形态分类
分为S型、C型、嵴突(骨嵴)型、距状突(骨棘)型。
2、按偏曲部位分类
分为软骨部偏曲、骨部偏曲、混合型偏曲。
3、按偏曲高低分类
分为高位偏曲、低位偏曲。
4、按偏斜方向分类
分为纵偏、横偏、斜偏。
5、按有无临床症状分类
分为生理性鼻中隔偏曲、病理性鼻中隔偏曲。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国内调查数据显示,鼻中隔偏曲的人群患病率波动在5.7%~17.6%,男女比例约(2.5~3)∶1。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成年男性。
病因-总述:
鼻中隔由多块软骨和骨质共同组成,相互间构成复杂的连接,诸骨间生长发育均衡才可能保证鼻中隔处于正中位。当鼻中隔发育不均衡、鼻部有外伤或鼻腔产生某些占位性病变时,诸骨间连接产生异常,就会导致鼻中隔偏曲。
病因-基本病因:
1、鼻腔发育不均衡
鼻中隔骨和软骨发育与颌面骨骼发育不均衡,儿童的硬腭高拱,使鼻顶到鼻底的距离缩短,故鼻中隔发育被挤弯曲。如儿童时期腺样体肥大出现“腺样体面容”,伴硬腭高拱的儿童也可发生本病。
2、外伤
多伴发于鼻外伤或鼻骨骨折,出现鼻中隔骨折和脱位,形成尖锐的弯角或鼻中隔软骨偏向一侧形成歪鼻。
3、占位性病变
鼻腔、鼻窦肿瘤、巨大的鼻息肉压迫鼻中隔形成鼻中隔偏曲。
病因-危险因素:
1、鼻部有外伤史。
2、儿童时期患腺体样肥大或硬腭高拱、鼻腔或鼻窦肿瘤以及鼻息肉。
症状-总述:
鼻中隔偏曲会出现鼻塞、鼻出血、头痛等典型表现,并且可诱发鼻窦炎、耳鸣、上呼吸道感染等邻近器官症状。症状轻重与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有关。
症状-典型症状:
1、鼻塞
为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可为单侧或双侧鼻塞,若为交替性鼻塞,可表现为偏曲侧较重。严重者表现为偏曲侧持续鼻塞。鼻塞的程度、性质与偏曲的类型以及下鼻甲是否有代偿性肥大相关。
2、鼻出血
部位多位于偏曲的凸面或棘、嵴处,因该处黏膜张力较大并且菲薄,加之鼻中隔前方软组织处血供丰富(易出血区),故较容易出血。
3、头痛
当偏曲的突出部位压迫同侧鼻甲时,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
4、邻近器官症状
如影响咽鼓管功能,可引起耳鸣、耳闷;长期鼻塞、张口呼吸,可在睡眠时发生严重鼾声。
5、其他
少数会出现嗅觉减退的情况。
症状-并发症:
1、高位鼻中隔偏曲妨碍鼻窦引流,可诱发化脓性鼻窦炎或真菌感染。
2、患者因鼻塞而张口呼吸,以及由后鼻孔流下分泌物的刺激,使口咽部黏膜肥厚、充血,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可致有咽喉疼痛、异物感,还可并发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3、在儿童发育时期影响最大,长期鼻塞,使用口腔呼吸的儿童,可出现营养不良、身体软弱、易于疲劳、发育极差,甚至影响肺部扩张,形成鸡胸。
就医-门诊指征:
1、鼻塞持续不缓解。
2、出现持续性头痛,且随鼻塞加重而加重。
3、出现反复发作的鼻出血。
4、伴耳鸣、耳闷、嗅觉减退等症状。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鼻中隔偏曲患者一般需要前往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备齐以往做过的检查结果及病历资料。最好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以便医生快速了解病情,也可避免重复检查。
3、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应将正在服用的所有药品列出一张清单。如果额外服用一些营养补品,也应该带上完整的药袋或者包装盒供医生参考。另外,除非病情紧急,一般在就诊前不宜乱用药,特别是镇痛药、解热药、降压药、镇静安眠药等。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向医生讲述病情时,应实事求是,既不隐瞒也不夸大。在医生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位置、性质、数量等问题时,给予医生肯定、一致的回答。
6、就诊前尽量不喝酒、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不适症状?
2、第一次出现鼻塞是什么时候?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呢?经常会鼻出血吗?
3、有什么原因会加重或者减轻这种情况吗?
4、头痛会随着鼻塞加重吗?单侧头痛还是双侧呢?
5、最近鼻子受过外伤吗?
6、之前有患过什么病吗?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吗?
7、之前有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如何呢?
8、有做过治疗吗?是什么治疗呢?治疗效果怎么样?
9、平时饮食正常吗?大小便正常吗?睡眠情况怎么样?
10、平时吸烟吗?饮酒吗?多久一次呢?一次大概多少呢?持续多少年了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是什么病呢?
2、这个病严重吗?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能完全康复吗?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需要做手术吗?手术有风险吗?不治疗会怎么样?
5、手术费用大概多少呢?
6、多久可以好?好了还会复发吗?会影响我的嗅觉吗?
7、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8、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持续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后,会建议患者做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结合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患者鼻部外形有无改变,患者鼻内有无出血、鼻中隔有无偏曲,鼻黏膜有无水肿。
检查-其他检查:
1、前鼻镜检查
医生持两片合拢的前鼻镜深入鼻前庭轻轻打开,借助额镜反射的光线,窥视鼻腔的情况。可发现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鼻中隔凸起面可见黏膜充血糜烂。外伤造成的可出现歪鼻、中隔软骨脱位。严重者伴黏膜撕裂,软骨外露突于鼻腔。鼻中隔偏曲明显者两侧鼻腔大小不等,一侧鼻腔明显狭窄者,双侧鼻甲常有“代偿性肥大”。
2、鼻内镜检查
鼻腔内表面麻醉后,用0°、30°鼻内镜观察鼻中隔与鼻甲、鼻道的解剖结构关系及对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产生的影响。
检查-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扫描:可以评估鼻中隔偏曲与相邻解剖结构的关系及其与鼻窦炎的相关性,也可以定位鼻中隔偏曲的部位及手术矫正的范围,来判断是否影响鼻内镜手术操作,是否对术后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及术后出现鼻腔粘连构成威胁。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体格检查提示的症状以及前鼻镜和鼻内镜的检查结果,结合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即可作出诊断。诊断时,除应注意观察偏曲的部位、类型及毗邻关系外,尚需排除鼻中隔结节、鼻中隔血肿或脓肿、鼻中隔梅毒瘤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鼻中隔偏曲的判断标准尚未统一,通常可分为以下三度。
1、Ⅰ度
轻微偏曲。鼻中隔偏曲部与鼻腔侧壁不接触,对鼻腔功能和鼻窦引流尚无妨碍者。
2、Ⅱ度
较重偏曲。偏曲部与鼻腔侧壁接触,或伴有对侧鼻甲代偿性肥大或萎缩性改变,已影响鼻功能及鼻窦引流者。
3、Ⅲ度
严重偏曲。偏曲部与鼻腔侧壁紧靠,距状突或嵴突紧压鼻甲骨,以细棉签探查不能通过,伴有极明显鼻塞等症状。
诊断-鉴别诊断:
1、鼻中隔结节
鼻中隔结节发生于中隔高位近中鼻甲处,是中隔黏膜局限性肥厚形成的突起,以探针触及质地柔软。
2、鼻中隔血肿或脓肿
常有外伤史或手术史,少数鼻中隔脓肿也可由鼻疖等邻近炎症引起。鼻中隔一侧或两侧黏膜肿胀膨隆,触之有弹性或波动感。若为脓肿,则有局部压痛,并可能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鼻中隔梅毒瘤
病变多在鼻中隔骨部、四周充血、分界明显。同时,常有其他部位的梅毒病变。血清康华反应阳性。
治疗-治疗原则:
鼻中隔轻度偏曲不引起症状者不必治疗,外伤引起的偏曲在伤后早期可试行手法复位。诊断明确有明显的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时,可给予鼻喷激素、鼻腔滴药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可进行手术,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术。
治疗-对症治疗:
1、对于合并鼻窦炎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可按医嘱酌情使用鼻喷激素改善炎症症状,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
2、鼻塞严重者可以鼻腔滴药,按医嘱给予止血剂,如1%麻黄碱,可加入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恢复鼻黏膜活性药物,如ATP、溶菌酶。
治疗-相关药品: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麻黄碱、ATP、溶菌酶
治疗-手术治疗:
1、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
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手术,也是符合鼻生理功能的较为实用的手术。手术时医生会在在鼻内孔处开口,使用鼻中隔旋转刀分离双侧鼻中隔黏软骨膜,切除大部分鼻中隔软骨。适用于成年以上,尤其年龄较大者、鼻中隔软骨已骨化、以鼻中隔软骨偏曲为主者。因为鼻中隔软骨大部分被切除,所以术后有随呼吸气流而发生鼻中隔扇动的可能。
2、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在鼻前庭皮肤处开口,仅用鼻中隔黏膜刀分离切口侧的黏软骨膜,只条形切除鼻中隔软骨,保留的软骨切成田字形。适用于尚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不以鼻中隔偏曲为主者。因为保留了大部分鼻中隔软骨,所以术后鼻中隔仍较坚硬,不会随呼吸气流扇动。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适当手术矫正,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危害性:
如不及时治疗,除出现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外,还可引起邻近器官受累,进而出现鼻窦炎、耳鸣、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出现症状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预后-治愈性:
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症状可以得到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要加强鼻部保健,纠正不良习惯,保持鼻腔清洁,如再次出现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咨询。手术患者要注意伤口的卫生,不要过分紧张,避免加重病情。
日常-用药护理:
按医嘱按时使用滴鼻药或冲洗鼻腔。
日常-生活管理:
1、改正不良习惯,勿用手挖鼻,如果鼻腔发干发痒,可把手绢浸湿或用消毒湿棉签在鼻腔中擦洗。
2、正确擤鼻,轻轻的擤鼻涕,一次一个鼻孔,避免同时擤两个鼻孔造成头颅压力不平衡,影响听力。
3、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鼻部外伤。
日常-术后护理:
1、预防鼻出血
(1)患者取半卧位,如有头晕或虚脱症状者,应取平卧位。
(2)患者额部或鼻背部冷敷12小时,以减轻疼痛,减少鼻腔出血。
(3)观察患者鼻部渗血量,渗量较多时应重新行鼻腔填塞。
(4)患者如果有血流如咽喉部时,切勿咽下,应及时吐出,以便观察出血量,避免血液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5)患者应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以免鼻内填塞纱条松动或脱出。欲打喷嚏时,张口做深呼吸或经口打出喷嚏,保护鼻部勿受外力碰撞,防止出血或影响鼻部手术效果。
2、预防感染
(1)术后鼻腔分泌物用消毒棉球擦拭,勿用卫生纸卷成团塞进鼻腔,以免造成伤口感染。
(2)嘱患者不要随意触摸鼻腔填塞物。
(3)可用湿纱布盖于口唇外,或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水以温凉为宜),防止口腔和咽喉干燥诱发咽喉炎。口唇干裂者可涂液状石蜡。
(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饮食调理:
鼻中隔偏曲患者平时宜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和奶制品,保持充足的营养。
2、注意饮食营养及卫生,饮食需要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
3、进食前漱口,平时多饮水,可保持口腔清洁,增加食欲。
4、进食或喝水时,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发生呛咳。
饮食禁忌:
1、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
2、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咖喱粉、胡椒粉、辣椒粉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呼吸道黏膜不利,使之干燥、痉挛,引起鼻塞、呛咳等,加重病情。
3、禁烟酒。
预防措施:
1、小儿腺样体肥大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鼻中隔偏曲,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外伤是引起鼻中隔偏曲的主要原因,避免鼻部外伤骨折是预防其发生的重要方面。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