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表层巩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episcleritis疾病别名: 巩膜外层炎疾病概述: 表层...
养生
疾病名称: 表层巩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episcleritis
疾病别名: 巩膜外层炎
疾病概述:
表层巩膜炎(episcleritis)是一种复发性、暂时性、自限性的累及巩膜表面血管结缔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好发于20岁~50岁的青壮年。约1/3的患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患者可表现为充血,但无明显刺激症状。炎症常累及赤道前巩膜,多见于角膜缘至直肌附着点的区域内,并以睑裂暴露部位最常见,复发病变可出现在原部位或不同部位。表层巩膜炎可反复发病,持续数年。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相关性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红、疼痛、羞明、触疼、泪溢、怕光、近视、偏头痛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免疫反应相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裂隙灯光束、血常规、免疫学检查、X线检查
重要提醒: 表层巩膜炎可多次反复发病,反复发作可使局部巩膜变薄甚至穿孔,造成不可逆损伤,需要关注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密切观察复发情况。
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结节性巩膜表层炎和单纯性表层巩膜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女性。
病因-总述:
表层巩膜炎是巩膜表层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多认为与免疫反应相关,还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全身代谢性疾病有一定关系。
症状-总述:
表层巩膜炎患者可表现为巩膜表层充血,但无明显刺激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眼红、疼痛、羞明、触疼、泪溢、怕光、近视、偏头痛等。结节性巩膜表层炎和单纯性表层巩膜炎两种临床类型各有独自的典型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结节性巩膜表层炎
结节性表层巩膜炎是以局限性结节为特征的一种巩膜表层炎。多为急性发病,有眼红、疼痛、羞明、触疼、泪溢等症状。在近角膜缘尤其在颞侧,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结节。结节可为圆形或椭圆形,其结节表面的球结膜自如推动。结节表面的球结膜充血水肿。病程2周左右即自限。结节变为灰白色,渐较扁平。部分累及深层形成深层巩膜炎。
2、单纯性表层巩膜炎
单纯性表层巩膜炎病变部位的巩膜表层与球结膜呈弥漫性充血与水肿。周期性复发、发作时间短暂、数小时或数天即愈。偶尔可有眼痛、怕光,并因虹膜括约肌与睫状肌的痉挛而造成瞳孔缩小与暂时性近视。发作时眼睑可见神经血管反应性水肿,严重的病例且可伴有周期性偏头痛。
症状-并发症:
表层巩膜炎可并发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巩膜变薄/缺损、眼压增高等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眼红、疼痛、羞明、触疼、泪溢。
2、伴有怕光、近视、偏头痛。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眼红、疼痛、羞明、触疼、泪溢,伴有怕光、近视的患者,可以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一旦患者症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诊断。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对眼部进行体格检查,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
4、近期有服用药物或滴眼药水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4、您患有其他疾病吗?
5、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表层巩膜炎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裂隙灯光束检查是是什么?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眼红、疼痛、羞明、触痛、泪溢、眼痛、怕光、暂时性近视、偏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进行血液检查、裂隙灯光束检查等帮助确诊。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会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眼部巩膜表层有无充血、水肿、泪溢等,检查眼部是否触痛、怕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判断是否存在炎症。
2、免疫学检查
若出现免疫球蛋白、补体C3、类风湿因子等免疫因子升高,可提示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原发疾病而导致表层巩膜炎的发生。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光束
表层巩膜炎的充血和水肿仅局限在巩膜表层,不累及其下的巩膜,通过裂隙灯光束可清楚辨认,其充血多呈暗红色。
2、滴肾上腺素
滴肾上腺素后血管迅速变白,而更为深层的巩膜炎充血为紫红色,滴肾上腺素后也不易褪色。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检查胸部、脊柱、骶髂关节等处,用于辅助诊断是否存在原发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表层巩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一般根据患者眼部表现即可诊断表层巩膜炎,通过裂隙灯光束检查及滴肾上腺素可以清楚辨认炎症是否累及巩膜。同时还需要和巩膜炎、结膜炎相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症状及体征
急性发病,眼红、眼痛,可有触痛、怕光表现。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
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
(2)裂隙灯光束检查
①单纯性表层巩膜炎:巩膜表层局限或弥漫性充血与水肿,呈紫红色外观。
②结节性表层巩膜炎:巩膜局部充血并形成局限性单发或多个结节样隆起,暗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mm~3mm。
诊断-鉴别诊断:
1、结膜炎
充血弥漫,且多伴有分泌物,而巩膜炎多局限在角膜缘至直肌附着点的区域内,不累及睑结膜,充血血管呈放射状垂直从角膜缘向后延伸。
2、巩膜炎
表层巩膜炎充血和水肿仅局限在巩膜表层,不累及其下的巩膜,通过裂隙灯光束可清楚辨认,滴肾上腺素后血管迅速收缩变白;巩膜炎充血为紫红色,滴肾上腺素后不褪色。
治疗-治疗原则:
结节性巩膜表层炎病程两周左右即自限,但2/3的患者可多次复发,甚至可并发青光眼、白内障、眼压增高等并发症,治疗目标是延缓或阻滞病情进展、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单纯性表层巩膜炎患者症状较轻,每次持续一天或数天,然后自行消退;少数长期不愈者,多伴有相关系统疾病,首先应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表层巩膜炎为自限性,通常可在1周~2周内自愈,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治疗-药物治疗:
病情严重或者复发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
1、局部滴用血管收缩剂(盐酸萘甲唑啉)可减轻充血。
2、若患者感觉疼痛,可用0.5%可的松眼液或0.1%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
3、必要时可全身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盐酸萘甲唑啉、0.5%可的松眼液、0.1%地塞米松眼液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局部湿热敷:可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消散,减轻疼痛。
治疗-治疗周期:
表层巩膜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个月~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1)肺热亢盛
①主症:局部紫红,结节隆起,伴咽痛咳嗽,舌苔黄,脉数。
②治法:清泻肺热,活血散结。
③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2)肝胆火旺
①主症:目赤涩难睁,羞明流泪,口苦咽干,舌虹苔黄,脉弦数。
②治法:清泻肝胆。
③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3)风湿热邪
①主症:内结白睛结节,色鲜红,周围有赤丝牵绊,眼珠闷胀而痛,有压痛感,羞明流泪,视物不清,伴周身骨节酸痛、沉重、胸闷,口苦,苔白厚或腻,脉滑或濡。
②治法:散风化湿,清热。
③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4)阴虚火旺
①主症:结节不甚高隆,血丝色偏紫暗,有轻度肿胀,压痛不明显,眼酸痛,畏光流泪,伴口咽干燥,潮热,便秘不爽,舌红少津,脉细数。
②治法:养阴清肺,散结。
③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2、药液熏蒸双目
通过药液熏蒸双目有助于缓解巩膜表层炎症。
以上均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或药液熏蒸双目。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多为自限性,通常可在1周~2周内自愈,几乎不产生永久性损害。
预后-危害性:
1、表层巩膜炎几乎不产生永久性损害,但患者可因多次反复发病而影响生活质量。
2、少数长期不愈者,可能会出现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以及偏头痛等其他系统疾病。
预后-自愈性:
本病多为自限性,症状短期内可自行好转。
预后-治愈性:
多数表层巩膜炎患者可在2周内自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本病经过正规治疗可根治。
预后-复发性:
1、结节性表层巩膜炎每次发病持续2周~4周,炎症逐渐消退,2/3的患者可多次复发。
2、单纯性表层巩膜炎每次持续1天至数天,然后自然消退。本病可多次反复发病,妇女多于月经期发作,但复发部位不固定。少数长期不愈者,多伴有相关系统性疾病。
日常-总述: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表层巩膜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眼,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表层巩膜炎易复发,多数患者情绪低落,甚至于悲观。
(2)眼部充血水肿会影响患者的整体形象,患者易表现为自卑、敏感、脆弱。
(3)当出现暂时性近视或偏头痛时,患者易表现为恐惧、舒适感降低、烦躁。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释放情绪,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日常-用药护理:
1、眼药水使用总的原则
(1)避免将瓶子的尖端放在眼睛,手指或任何其他表面上。
(2)使用后立即关闭瓶眼药水。
(3)一定要按医生指示的剂量滴药,以免过量。
(4)两次涂抹之间至少要等待5分钟,以防必须涂抹多于一种的眼药水。
(5)在应用眼药水之前,请摘下隐形眼镜,并在应用后等待15分钟再重新应用。
2、血管收缩剂
血管收缩剂经眼给药偶有眼部疼痛、流泪等。连续长期用药易引起反跳性充血。局部给药可出现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滴药间隔时间不宜少于4小时。
3、0.1%地塞米松滴眼液
(1)遵医嘱按时点眼药,每种眼药要间隔5分钟~7分钟,以保证药物良好吸收。并注意专人使用,注意消毒,预防感染。
(2)长期应用可引起眼压升高、青光眼、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白内障、角膜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一旦产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3)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4、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大剂量、长期应用。需要长期用药时,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使用剂量和疗程用药,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可能出现的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损害。
(2)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近期胃肠道出血者,对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过敏者,肝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严重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细胞减少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等情况应禁服或慎服NSAIDs。
(3)用药过程中如出现可疑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咨询医师或药师后决定是否继续用药,必要时对不良反应给予合适的处理。
(4)用药期间不宜饮酒,否则会加重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不宜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因为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险。
5、糖皮质激素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提前跟医生说明自己的情况,医生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医疗方案和剂量;一般糖皮质激素要在早晨使用;当患者自己感觉身体变良好,若是擅自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患者切记不要擅自停药;同时,还需定期到医院做检查,防止发生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有规律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合理用眼;注意调整休息时间,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保眼部清洁。
(1)避免过度视力疲劳:每用眼1小时左右,让眼放松一下,使眼得到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2)坚持定期按摩眼部:可做眼保健操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攒竹穴、瞳子髎穴、翳风穴等穴位。通过按摩,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加房水中的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
2、注意保暖
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被,尤其是冬季,避免加重或诱发原发疾病。在女性月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劳累。
3、保持心情愉快
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不利于疾病恢复,因此日常应保持心情愉快。
4、活动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饮食调理:
表层巩膜炎的发生和复发与不合理的饮食息息相关,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该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饮食建议: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饮食禁忌:
1、应戒烟忌酒。
2、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3、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4、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预防措施:
1、注意眼部卫生
保持眼部清洁,不要用手揉搓眼睛。
2、避免过度用眼
用眼应以不觉疲倦为度,并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1小时左右,让眼放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望天空或远方等,使眼得到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3、积极治疗可能导致表层巩膜炎的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胶原血管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