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髌骨不稳定疾病概述: 髌骨不稳定是造成膝关节不稳定的常见原因,髌骨不稳定的患者可出现膝关...
养生
疾病名称: 髌骨不稳定
疾病概述:
髌骨不稳定是造成膝关节不稳定的常见原因,髌骨不稳定的患者可出现膝关节疼痛、不稳定、绞索、脱位感和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所以需及时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髌骨
常见症状: 疼痛、打“软腿”
主要病因: 软组织异常、骨结构异常、髌骨形态变异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在平时要注意活动安全,尽量避免容易引发髌骨脱位的姿势。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髌骨不稳定的主要病因是髌骨与其周围的肌肉、韧带相连接异常。骨结构异常、髌骨形态异常也是造成髌骨不稳定的原因。
病因-基本病因:
1、软组织异常
包括韧带松弛、股内侧肌萎缩、股外侧肌肥大、髌外侧支持结构挛缩、髌骨外侧膨大等,例如髌骨两次韧带中有一侧松弛,则髌骨则会向另一侧偏移。
2、骨结构异常
包括胫骨结节偏外,Q角>15°、股骨颈前倾或股骨内旋、股骨髁间窝的形态异常、外髁发育不全、较正常稍低、膝外翻、胫骨外旋、膝反屈等。
3、髌骨形态变异
如果髌骨内侧面较小而呈凸形或髌骨半月形两个面相互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出现髌骨脱位的倾向较大。
4、高位髌骨
高位髌骨为复发性髌骨脱位或半脱位的重要因素已得到证实,约有50%的病人存在高位髌骨。
症状-总述:
患者主要表现为膝部疼痛、走路感到软弱无力以及伸膝时会感到一定的限制,膝部疼痛在活动时往往会加重。
症状-典型症状:
1、疼痛
为最常见的主要症状,其位置多位于膝前内侧。疼痛可因活动过多而加重,特别是上、下楼、登高或长时间屈伸活动时更为明显。
2、打“软腿”
当走路负重时,膝关节出现的瞬间软弱无力,不稳定感。此常由于股四头肌无力,或由于半脱位的髌骨滑出髁间沟所致。
3、假性嵌顿
是指伸膝时出现的瞬间非主自性的限制障碍。临床上常需与半月板撕裂或移位出现的绞锁或游离体引起的真性嵌顿相鉴别。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出现股四头肌萎缩、髌骨关节炎等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膝关节疼痛,可因活动过多而加重;
2、反复出现打“软腿”;
3、伸膝时可出现暂时性活动限制;
4、时长有脱位感;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膝盖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可在骨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可能需要做MRI等检查,所以在就诊当天尽量避免佩戴金属饰品。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具体表现为哪里不舒服?您是否有膝部疼痛、肿胀、变形等症状?
2、您的这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3、您是否是在外伤后出现的不适?
4、您在出现疼痛后自己处理过吗?是如何处理的?
5、您之前有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既往有过膝关节脱位、膝关节炎等病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膝关节等相关部位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者的一般情况。同时辅以X线、CT、MRI检查来观察髌骨的情况,必要时会行关节镜检查来帮助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1、髌骨“恐惧”实验
膝伸直位时外推髌骨,逐渐屈膝,至20°~30°时出现膝部疼痛、股四头肌反应性收缩,患者对此动作有“恐惧感”。
2、髌骨滑动实验
膝伸直位内推或外推髌骨,若髌骨向内或向外移位常规髌骨宽度的3/4为阳性。
3、髌骨轨迹“J”征
患者坐位,膝自然下垂呈屈曲90°,膝逐渐伸直,正常情况下髌骨呈直线轨迹向近端移动,若伸直过程中髌骨轨迹表现为向近、外侧的倒“J”形弧线为阳性表现。
4、测量Q角检查
检查股四头肌萎缩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关节镜检查:可观察髌骨与股骨的位置关系、运动轨道、髌骨与股骨关节软骨的改变。关节造影不仅能观察髌骨软骨的改变,还可以对比检查髌骨两侧支持带以及诊断滑膜皱鞭综合征。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对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可以显示髌骨形态和位置是否正常,常规应拍膝关节正侧位及髌骨轴位X线片。
2、CT检查
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髌股关节情况,以股骨髁后侧缘作为基线测量外侧髌股角,由于排除股骨的旋转因素,更加准确,且CT扫描可连续地测量适合角,是髌骨不稳定有力的检查手段。
3、MRI(核磁共振)检查
MRI的图像清晰,重复性好,便于测量和计算,对髌骨不稳定有很大的诊断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根据患者出现明显的膝盖不适症状,结合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可以确诊。同时医生会积极查明病因,与半月板损伤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是膝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半月板位于膝关节的两块主要骨骼之间,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半月板损伤后患者可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一般通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
2、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的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关节炎性疾病,临床以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症状,一般根据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等可以确诊。
3、膝关节脱位
膝关节骨性结构虽不稳定,但关节周围和前节内有较坚强的韧带和肌肉保护,故膝关节脱位较为少见。偶有脱位也是在强大的直接暴力撞击胫骨上端或间接暴力使膝关节受旋转或过伸性损伤,致胫骨上端向后、向前两侧脱位。膝关节拖尾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并且伴有膝关节的畸形及大片瘀斑等。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并结合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是为了缓解膝部不适,控制病情发展,阻止发生不可逆的骨改变,尽可能的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视实际情况进行药物、手术、理疗等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较轻、拒绝手术或有禁忌症的患者,可试行股四头肌练习、限制增加髌骨关节符合的运动、绷带保护或呼吸保护等。同时对于骨关节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司匹林、布洛芬
治疗-手术治疗: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和体征较严重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调整髌骨力线,改善股四头肌的功能或稳定髌骨,适用于髌骨关节尚无显著变形者。另一类是切除髌骨,重建股四头肌结构,适用于髌股有严重变性的患者。常用术式如下:
1、调整髌骨近端力线
包括膝外侧松解术、膝内侧关节囊缩紧筋膜成形术、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股内侧肌止点移位术等。
2、调整髌骨远端力线
包括肌腱转位手术、髌腱手术、胫骨结节移位术等。
3、髌骨切除股四头肌成形
当髌骨不稳定伴有严重的髌股关节变性时,不适用上述两种手术,可考虑切除髌骨,修复股四头肌结构。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讲,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髌骨不稳定进展到晚期可致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也视疾病情况而定,需要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预后-危害性:
若病情持续进展,可致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
日常-总述:
术后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用药时应按时按量,谨遵医嘱;日常应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有特殊不适,应停止用药,在咨询医生后再进行使用。
日常-生活管理:
1、遵医嘱坚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2、外出活动是注意安全,应避免进行可能会诱发症状发作的运动。
3、病情恢复期间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促进疾病恢复。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戒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2、按时拆线。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并无特殊影响,但合理的饮食对保持健康有一定作用。
饮食建议: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平衡,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
饮食禁忌:
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预防措施:
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