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所致青光眼疾病英文名称: glaucoma assoiated w...
养生
疾病名称: 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所致青光眼
疾病英文名称: glaucoma assoiated with vitreous and retinal surgery
疾病概述:
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所致青光眼(glaucoma assoiated with vitreous and retinal surgery)是指在进行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的青光眼,以眼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所致青光眼在术后第一天即可发生,多为急性眼压升高,其症状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多为恶心、呕吐、眼部疼痛等。也可发生在术后半年以上,表现为隐匿性或慢性的眼压升高。随着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的广泛开展和复杂性手术的日趋增多,这一类的继发性青光眼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因为一旦发生,不仅更加重了视网膜神经功能损害,而且治疗处理也常常较为棘手。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有家族史者容易在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患青光眼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眼部疼痛
主要病因: 本病主要由玻璃体和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造成房水流出受阻所致。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超声检查、眼压检查、视野检查、房角镜检查
重要提醒: 在进行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应严格遵医嘱进行调护,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玻璃体手术伴眼压升高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0%,甚至有报道在玻璃体注气术中达100%。单纯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术后青光眼发生率报道在0.57%-16%不等。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眼、无晶状体眼、糖尿病或手术前的“基础”眼压偏高者。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随着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的广泛开展和复杂性手术的日趋增多,这一类的继发性青光眼越来越多。
病因-总述:
玻璃体和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青光眼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房水流出受阻,可分为房水循环路径的扰乱和手术应用的辅助材料影响两个方面。主要与玻璃体及视网膜的术中操作或术后处理等相关。
病因-基本病因:
1、手术操作造成损伤
手术操作造成损伤是术后发生眼压升高和青光眼的重要因素。如视网膜脱离手术巩膜环扎过紧、巩膜外加压块过宽、位置偏后过深等,玻璃体切除和眼内填充术的膨胀气体量和浓度、硅油的注入量和分子量等,以及视网膜冷凝、光凝的范围和程度等。
2、术后处理不当
术后不恰当的处理如不及时彻底的抗炎治疗,或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炎治疗等。
病因-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后发生眼压升高和青光眼的风险:
1、患眼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结构特征,如眼轴小、眼球小、前房浅、晶状体厚等。
2、有青光眼家族史。
3、手术前的“基础”眼压偏高。
4、患有高度近视眼、无晶状体眼、糖尿病等。
5、术后的特殊体位如长时间的俯卧位、趴头位等。
6、对曲安奈德等高敏感。
症状-总述:
患者多与术后第一天下午出现急性眼压升高,症状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眼部疼痛、一般无虹视。视力可仅有光感甚至无光感、眼睑肿胀、眼部充血。角膜上皮水肿或后弹力层皱褶,前房浅或正常,房角关闭或开放,有时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反应不易区别。
症状-并发症:
本病患者还常出现葡萄膜炎症、房角粘连、虹膜红变、青光眼视盘病变等。
就医-急诊指征:
1、 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突发眼部视力急骤下降,甚至失明;
2、 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眼部剧烈疼痛;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需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反复出现眼酸、眼胀、眼痛等不适;
2、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视力减退、视野缩窄;
3、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有色觉障碍等视功能异常;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对于病情危急,症状严重的患者,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
2、若患者病情稳定,可及时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因需要做眼部检查,就诊当天避免戴隐形眼镜。
2、就医前眼部尽量不使用滴眼液,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近期有加重吗?
2、您自己感觉最不舒服的症状是什么?
3、您手术在哪做的?什么时候做的?
4、您出现这些症状后去过医院吗?做过检查吗?
5、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后有使用药缓解不适吗?用的什么药?
6、您因为什么疾病做的手术?
7、您的亲属中有人患有类似疾病吗?
8、您是否还患有高度近视、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有接受治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现在的症状是手术没做好吗?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包括视力、视野检查等全面的眼部查体。之后根据情况进行眼部超声检查、眼压检查、房角镜检查等,以明确机制,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了解有无视力下降的情况。
2、视野检查
医生会与患者相距1米,相视而坐。检查时,医生与患者同一侧眼睛彼此注视,并遮盖另一眼。医生手指(或持一棉球)作为视标置于二者中间等距离处,分别从上、下、左、右各方位向中央移动。如患者能与医生同时看到视标,则表明视野大致正常。通过此方法可简单判断患者视野情况。
3、其他
通过肉眼观察面部或眼睑皮肤有无原受外伤的瘢痕,眼球有无出血、外伤等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通过房水及玻璃体的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检查,以了解房水及玻璃体细胞数量及种类等。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压测量
通常使用眼压测量仪来测量眼压,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眼压升高的现象。
(1)用压平式眼压计或Tono-pen眼压计测量眼压升高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但应注意术后眼睑肿胀和角膜上皮缺损、水肿、显著散光等对眼压准确测量的影响。
(2)Schiötz眼压计易受玻璃体视网膜术后巩膜硬度改变的影响。
2、房角镜检查
检查医生利用光线通过镜面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直接观察房角的结构,以帮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眼部超声检查可明确玻璃体状态以及视网贴敷等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史,结合临床表现、相关眼部检查等可做出诊断。患者多与术后第一天下午出现急性眼压升高,但有时被认为是视网膜术后的炎症反应,尤其容易与全麻术后反应相混淆,不易被发现,轻症者更易被忽略。一般多因角膜水肿不能看清眼底时始发现眼压升高。
诊断-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故需要与之进行鉴别。但本病患者一般无虹视,并且其前房变浅与瞳孔阻滞所致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外形有些不同。房角镜检查可帮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正确合理的治疗玻璃体和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青光眼,须针对各种发病机制来处理。多数情况下,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及时采用手术方法处理。
治疗-药物治疗:
睫状体前旋引起的闭角型青光眼在大部分病例用药物能有效地治疗。主要包括:
1、降眼压治疗
(1)术后前房变浅或部分变浅,眼压升高,应立即滴用强力的睫状肌麻痹剂阿托品,而不用缩瞳剂,因其可使睫状肌收缩、睫状体充血而加重病情。
(2)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如β受体阻滞剂(噻吗洛尔等)、α2受体激动剂(溴莫尼定等)、碳酸酐酶抑制剂(布林佐胺滴眼液等),必要时可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醋甲唑胺片等)和静脉滴注高渗脱水剂(甘露醇等)以快速降低眼压。
(3)部分患者还可使用前列腺素衍生物类降眼压药,但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又因为此类药具有加重炎症反应、恶化病情的风险,故在临床上多不作为首选药物。
2、抗炎治疗
局部或全身使用醋酸泼尼松滴眼液、氟米龙滴眼、甲泼尼龙等皮质类固醇或普拉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利于减轻睫状体水肿,减轻眼部炎症和充血,防止周边虹膜前粘连。
治疗-相关药品:
阿托品、噻吗洛尔、溴莫尼定、布林佐胺滴眼液、醋甲唑胺、甘露醇、醋酸泼尼松滴眼液、氟米龙滴眼、甲泼尼龙、普拉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阿司匹林。
治疗-手术治疗:
无效时,或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来解除青光眼的患眼,应及时采用手术方法处理。
1、穿刺
在膨胀气体填充术的患眼首先可作穿刺放出部分填充气体,如无效也可考虑做玻璃体和前房穿刺放液。
2、滤过性手术
较严重的玻璃体和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青光眼往往需施行滤过性手术。常使用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SLT)等配合药物治疗,往往获得较好的降眼压效果。
3、睫状体破坏性手术
睫状体破坏性手术是最后的治疗选择,尤其是还残留视功能的患眼。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睫状体冷凝和激光睫状体光凝术,一般在上述手术多次治疗失败、难以再施行时才采用。应注意控制睫状体的破坏量,以免造成眼球萎缩的严重后果。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为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预后一般与具体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以及治理等有关。有些病人需要多次手术,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一旦发生,不仅更加重了视网膜神经功能损害,而且治疗处理也常常较为棘手。严重者甚至可造成失明。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干预,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保护,避免过度用眼,防止眼疲劳,严格遵循医嘱,学会正确使用滴眼液,正确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眼部保护,避免过度用眼,防止眼疲劳,同时远离强光照射等不良环境。
2、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避免举重及剧烈活动,以免增加眼压。
3、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
4、视力受损的患者平时可用视力辅助工具,如大字印刷品、电子助视器等,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防止受伤。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诊治。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能够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患者应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过于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饮食建议:
1、饮食宜选择清淡、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主食谷、豆、麦、薯类均可。
2、多食富含维生素A、C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促进眼组织正常代谢。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卜、菠菜、甘蓝、空心菜、杏、枇杷、芒果等。
饮食禁忌:
1、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芥末、大蒜等,食用后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2、不宜食用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高脂和高胆固醇可加重或引起眼部血管硬化,不利于本病的治疗。
3、忌烟酒,少饮或不饮咖啡和浓茶。
预防措施:
本病与玻璃体及视网膜的术中操作或术后处理有关,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术后遵医嘱进行护理可预防。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