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单纯性外阴炎疾病英文名称: simple vulvitis疾病概述: 单纯性外阴炎(si...
养生
疾病名称: 单纯性外阴炎
疾病英文名称: simple vulvitis
疾病概述:
单纯性外阴炎(simple vulvitis)属于非特异性外阴炎,是单纯的细菌感染。本病多发生在儿童、老人、孕妇、糖尿病患者中。可有外阴部痛、痒、肿胀、灼烧感、溃疡等表现,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外阴
常见症状: 外阴部痛、痒、肿胀、灼烧感、行走困难、外阴局部充血、肿胀、糜烂
主要病因: 细菌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尿糖检查、肛周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免传染给性伴侣。
临床分类: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单纯性外阴炎和慢性单纯性外阴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者本人。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生在儿童、老人、孕妇、糖尿病患者中。
病因-总述:
外阴暴露于外,与尿道、肛门、阴道邻近,外阴部皮肤黏膜经常处于阴暗潮湿状态。外阴的皮肤、黏膜与外界接触较多,是性交、分娩及各种宫腔操作的必经之道外,也是经血及阴道分泌物流向之处。容易受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等刺激,引起细菌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导致发病。本病常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以及变形杆菌等。
病因-基本病因:
1、由于宫颈炎及阴道炎的分泌物、宫颈癌的分泌物、产后恶露的刺激;尿瘘、粪瘘患者的尿液、粪便刺激;糖尿病带糖的尿液以及某些卫生巾及护垫的物理、化学性刺激。
2、若不注意外阴清洁,加之穿紧身化纤内裤致使局部通透性差,经常性浸渍、潮湿刺激均易引起外阴部的炎症。若外阴瘙痒时抓伤,当伤及大、小阴唇时,细菌自伤口侵入而致发炎。其中以小阴唇为最常见。
3、当机体自然防疫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源性菌群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浸入,都可导致发病。
症状-总述:
炎症多发生于小阴唇内侧、外侧或大阴唇,严重时可波及整个外阴部。急性期可有外阴部痛、痒、肿胀、灼烧感等表现,慢性期可有外阴部瘙痒,严重者形成溃疡或湿疹。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单纯性外阴炎
多诉外阴部痛、痒、肿胀、灼烧感、行走困难,于运动、性交、排尿、排便时加重。由于病变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外阴局部充血、肿胀、糜烂。毛囊感染可形成毛囊炎、疖肿、汗腺炎、外阴皮肤的脓疱病等。
2、慢性单纯性外阴炎
多主诉外阴部瘙痒,常可看到抓痕、局部皮肤或黏膜肥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变。严重者形成溃疡或湿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体温可稍升高。
症状-并发症:
1、如病情严重,可形成外阴部蜂窝组织炎、外阴脓肿,也可因引起外阴湿疹溃疡而致行走不便。
2、由于尿糖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糖尿病性外阴炎常并发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外阴明显瘙痒、肿胀、烧灼感;
2、影响行走,于运动、性交、排尿、排便时加重;
3、外阴局部充血、肿胀、糜烂,甚至有脓疱、疖肿、溃疡形成;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妇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外阴部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有过冶游史吗?
6、您平时经常清洗外阴部吗?
7、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能自愈吗?
6、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外阴部痛、痒、肿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阴道分泌物涂片、尿糖检查、肛周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外阴有无充血、肿胀、糜烂、溃疡、疖肿、抓痕等,还会检查有无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阴道分泌物涂片
查清洁度及线索细胞或培养。排除特异病原体,如滴虫、真菌、淋菌、衣原体、支原体、化脓菌等。
2、尿糖检查
中老年患者应查尿糖,以除外糖尿病伴发的外阴炎,
3、肛周检查
对年轻患者及幼儿检查肛周有否蛲虫卵,以排除蛲虫引起的外阴部不适。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外阴部痛、痒、肿胀),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阴道分泌物涂片、尿糖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排除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本病临床表现为重度瘙痒伴有烧灼感。分泌物呈白色,豆渣样。阴道黏膜水肿、红斑。阴道pH<4.5。胺试验阴性。显微镜检查可见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少量白细胞。
2、滴虫阴道炎
本病临床表现为分泌物增多伴有轻度瘙痒。分泌物呈稀薄、脓性,泡沫状,阴道黏膜有散在的出血点,阴道pH>4.5,胺试验可为阳性。显微镜检查可见阴道毛滴虫,多量白细胞。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本病,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可用高锰酸钾液清洁外阴部,然后涂抹药膏。此外,还可应用物理治疗,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治疗-药物治疗:
详见急性期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新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可的松软膏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3~6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停用引起外阴部激惹的外用药品,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洁外阴部2~3次,每次15~30分钟,擦干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1%新霉素软膏或金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用敏感试验药膏及可的松软膏。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预后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有外阴部痛、痒、肿胀、灼烧感、行走困难等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2、本病可能会引起外阴部蜂窝组织炎、外阴脓肿等并发症,危害健康。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且常照太阳。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可适当使用弱酸性私处清理液。且尽量少使用卫生护垫,穿棉质或者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5、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禁止性生活,防止疾病传播。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半年复查一次。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多喝水,保持患者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或者浓茶、咖啡、辣椒、花椒、咖喱等。
3、禁止高盐高糖饮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可诱发本病的疾病。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不必使用私处清理液。且尽量少使用卫生护垫,穿棉质或者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3、避免危险性生活,建议使用安全套。
4、增加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5、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