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弹响肩胛疾病别名: 肩胛骨弹响综合征、弹响肩疾病概述: 弹响肩胛又称弹响肩,是指肩关节作...
养生
疾病名称: 弹响肩胛
疾病别名: 肩胛骨弹响综合征、弹响肩
疾病概述:
弹响肩胛又称弹响肩,是指肩关节作某一个方向活动时,肩部出现摩擦音或弹响,响声的程度各异。其发病是由于肋骨或肩胛骨下面某些结构上的异常所致,可引起患者肩胛部疼痛或不愉快感。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肩部
常见症状: 肩背部不适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肩胛及肩胛周围组织的异常所致
检查项目: X线、CT、MRI
重要提醒: 虽然本病一般对患者影响较小,但患者也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临床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骨源性、肌源性和滑囊性3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弹响肩胛主要由于肩胛及肩胛周围组织的异常所致,包括骨骼、肌肉以及滑囊的异常。
病因-基本病因:
1、骨源性
由于肩胛骨下方或胸壁上骨性异常所致。
(1)肩胛骨上角前方有一骨性或纤维软骨性肿块,称为Luschka结节。
(2)肩胛骨的内侧角弯度异常或肩胛骨前倾增加。
(3)肋骨或肩胛骨下面骨质增生。
(4)肩胛骨或肋骨的肿瘤。
2、肌源性
在肩胛骨与肋骨间的肌肉病变,如外伤后瘢痕组织形成,在肩胛骨滑动时会产生肌腱炎那样的后果而引起弹响。
3、滑囊性
肩胛下肌下滑囊和前锯肌下滑囊病变,也会引起弹响。
症状-总述:
患者主要表现为在上肢在某种活动姿势(角度)下可出现钝性或清脆的响声及弹跳感,一般均在做自主运动时发生,而被动活动时则无。弹响发生时可伴有疼痛或不适感等一般症状,部分患者在静止时亦有异常感觉。
症状-并发症:
一般无并发症发生。
就医-门诊指征:
1、上肢活动时反复出现响声,伴有疼痛;
2、疼痛影响上肢活动;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限制患肢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患侧肩部有受过伤么?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6、有哪个姿势会加重疼痛么?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活动肩部出现肩部弹响时,应就医咨询。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可能需要进行X线、CT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对患侧肩胛扪诊时可感觉出弹响的部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拍摄标准的肩关节的正、侧位X片,检查肩胛骨和肋骨有无骨质异常。透视可用于模拟肩关节运动时观察弹响。
2、CT
CT扫描可更清楚地显示骨性结构,对怀疑有骨性结构异常的患者还是很有帮助的。
3、MRI
MRI可以确定炎症滑囊的位置和大小。
诊断-诊断原则:
通过患者的典型表现即可对本病做出诊断,但若找出病因,则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来进行确定。
诊断-鉴别诊断:
1、肩胛下滑囊炎
肩胛骨与胸壁之间的滑囊由慢性炎性增殖与肥厚引起,与过度活动或受凉有关。
2、肩胛骨软骨瘤
该部位软骨瘤少见,活动时出现摩擦感并伴有疼痛,行X线片可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大多数患者只要经过短期休息,就能缓解,更多的因弹响并不带来多大的疼痛而逐渐习惯。但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来切除肩胛处的异常增生。
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如有骨性原因,常需手术切除骨突或肿瘤,有的患者可作肩胛骨部分切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跟引起弹响发生的原因有关,若为骨质增生、肌腱炎等良性病变,一般预后较好;若为恶性肿瘤,则可能会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弹响本身一般对患者没有危害,但引起弹响的病因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预后-治愈性:
肩胛部的良性病变多可治愈,但若是恶性病变,则较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正确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患者应遵医嘱限制肩关节活动,以缓解疼痛症状或不适症状,注意休息。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护肩关节
注意肩部保暖;避免患侧肩部过度负荷,防止过多活动肩关节和使用患侧手提举重物,避免肩关节受伤。疼痛时注意休息,局部可自行按摩以放松肌肉;疼痛减轻时,尽量多使用患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
2、保持正确的睡姿
理想睡眠姿势为仰卧位,并在患侧肩下放置一薄枕,让肩关节呈水平位,使肩关节和软组织得到较好的放松与休息。一般不要患侧卧位,以免挤压患肩。健侧卧位时,在胸前放一薄枕,将患肢放在上面。俯卧位不利于保持颈、肩部的平衡与生理曲度及呼吸道的通畅,应避免。
3、防止关节粘连
劳损或损伤后及时治疗,避免肩部长时间不活动。如肩部、上臂、前臂骨折固定时要根据病情做肩部的主动运动,偏瘫患者的患侧肩部应做主动或被动运动,以防肩部软组织粘连。
4、坚持功能锻炼
坚持肩部的活动训练,恢复后可进行太极拳、太极剑、保健操等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锻炼。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众多,积极治疗肩周疾病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