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低氯血症疾病英文名称: hypochloremia疾病概述: 低氯血症(hypochlo...
养生
疾病名称: 低氯血症
疾病英文名称: hypochloremia
疾病概述:
低氯血症(hypochloremia),是血清中的氯离子(Cl-)浓度低于90mmol/L且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本病可分为原发性(缺氯性)低氯血症和代偿性低氯血症,原发性低氯血症的病因包括Cl-排泄过多,如剧烈呕吐、反复洗胃或胃液引流、大量出汗、应用排钾利尿剂;或Cl-摄入减少,如长期低盐饮食。代偿性低氯血症是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CO2)潴留,机体内碳酸氢根(HCO3-)代偿性升高,从而使得Cl-降低的疾病,如伴有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所继发的低氯血症。本病常与低钠、低钾血症等同时存在,轻度低氯血症症状不明显,或被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的症状所掩盖。临床常出现头晕、头痛、腹胀、恶心、呕吐、疲倦、表情淡漠、双眼无神、呼吸表浅、兴奋、躁动不安、神志恍惚等症状。当原发性低氯血症的病因容易去除时,预后较好。但在某些疾病的终末期出现代偿性低氯血症时,预后欠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头晕、头痛、腹胀、恶心、呕吐、疲倦、表情淡漠、双眼无神、呼吸表浅、兴奋、躁动不安、神志恍惚
主要病因: 氯离子排泄过多如剧烈呕吐、反复洗胃、胃液引流、大量出汗、应用排钾利尿剂、摄入减少如长期饮食缺乏食盐、代偿作用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潴留
检查项目: 血清氯测定、尿氯含量测定、心电图
重要提醒: 本病病因很多,且常常伴随其他离子的丢失,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针对病因和针对离子平衡紊乱进行治疗。
临床分类:
基于病因分类:
1、原发性(缺氯性)低氯血症
原发性低氯血症的病因包括Cl-排泄过多,如剧烈呕吐、反复洗胃或胃液引流、大量出汗、应用排钾利尿剂等;或Cl-摄入减少,如长期低盐饮食、回肠吸收氯化物障碍等。
2、代偿性(继发性)低氯血症
代偿性低氯血症是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CO2)潴留,机体内碳酸氢根(HCO3-)代偿性升高,从而使得Cl-浓度降低的疾病,如伴有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所继发的低氯血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发病率尚无权威文献报道。
流行病学-死亡率:
本病死亡率尚无权威文献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好发于剧烈呕吐、反复洗胃或胃液引流、大量出汗、应用排钾利尿剂病史或长期低盐饮食的患者。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巴特综合征、卟啉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伴有低氯血症。
病因-总述:
低氯血症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剧烈呕吐、反复洗胃或胃液引流、大量出汗、应用排钾利尿剂、机体代偿作用等。另外,食欲下降和长期低盐饮食也会引起氯摄入减少,引发低氯血症。
病因-基本病因:
1、呕吐、洗胃或胃液引流
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HCl),呕吐、洗胃或胃液引流会丢失大量的Cl-。
2、大量出汗
大量出汗时,从汗液中会丢失大量的Na+和Cl-。
3、利尿剂的应用
排钾利尿剂同时排氯,例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均可抑制肾小管对Na+和Cl-的重吸收,增加排泄,而Cl-排出比Na+更多,因此会出现原发性低氯血症。
4、机体代偿作用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CO2)潴留,机体可以通过血液缓冲系统、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与肾脏的代偿作用,使得碳酸氢根(HCO3-)代偿性升高,从而使得Cl-浓度降低。
5、其他疾病因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巴特综合征、卟啉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伴有低氯血症。
病因-危险因素:
食欲下降和长期低盐饮食会引起氯摄入减少,引发低氯血症。
症状-总述:
本病常与低钠、低钾血症等同时存在,轻度低氯血症症状不明显,或被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的症状所掩盖。临床常出现头晕、头痛、腹胀、恶心、呕吐、疲倦、表情淡漠、双眼无神、呼吸表浅、兴奋、躁动不安、神志恍惚等症状。本病常会并发代谢性碱中毒、低钙血症、低钠血症。
症状-并发症:
1、代谢性碱中毒
低氯血症时,因为血浆中Cl-减少,为了保持细胞外液阴离子总数不变,HCO3-由红细胞内逸出红细胞外,使血浆中的HCO3-浓度增大,从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另外,低氯血症可降低肾小球的滤过率,并能增加近端肾小管分泌H+,增加HCO3-的重吸收,从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出现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谵妄、意识障碍等表现。
2、低钙血症
由于血氯减少,血中的碳酸氢钠增加发生碱中毒,碱中毒后血浆内游离钙低,使得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手足抽搐。
3、低钠血症
由于氯离子在细胞外液中与钠、钾离子结合,失氯时常伴随失钠、失钾,造成低张性脱水,此时容易引起休克,出现四肢冰凉、尿少等表现。
就医-家庭处理:
当患者呕吐、大汗或腹泻后,应及时补充适量盐水。
就医-急诊指征:
1、出现剧烈恶心、呕吐。
2、伴有呼吸表浅、兴奋、躁动不安、神志恍惚。
以上情况需要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头晕、头痛。
2、伴有腹胀、疲倦、表情淡漠、双眼无神。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要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经常发生呕吐、腹泻的患者到消化内科就诊。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到呼吸内科就诊。
4、患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到内分泌科就诊。
5、肾功能不全患者到肾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及化验单。
3、近期有服用药物的患者,可以记录药名与药物剂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需要由家属陪同就诊。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什么症状?是什么诱因引起的?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2、您平时食欲如何?每餐进食什么食物?有专门低盐饮食吗?
3、您既往有什么慢性疾病史吗?
4、您最近服用了什么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接受什么治疗?
5、我平时需要注意什么,避免再次复发呢?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在出现头晕、头痛、腹胀、恶心、呕吐、疲倦、表情淡漠、双眼无神、呼吸表浅、兴奋、躁动不安、神志恍惚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了解患者有无腹泻、呕吐、食盐摄入量、进水量、利尿剂的服用情况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清氯测定、尿氯含量测定、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及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患者可能会存在慢性营养不良的表现,会有直立性眩晕、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或皮肤弹性减弱、眼窝及婴幼儿囟门凹陷的失水体征。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氯测定
血清氯含量低于90mmol/L即可诊断为低氯血症。单纯的代偿性低氯血症血氯最低降至85mmol/L,如果实测血氯值小于85mmol/L,则证明存在有其他病因存在,如摄食减少、呕吐、利尿剂使用不当等。
2、尿氯含量测定
原发性低氯血症时,尿氯排出量低于10mmol/L。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
1、单纯低氯血症的心电图可出现ST-T段改变,但无特殊性。
2、当伴随有低钾血症时,各导联有U波增高,T波低平或倒置,ST下移0.5mm以上等改变。
诊断-诊断原则:
血清氯测定是诊断低氯血症的关键,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判断低氯血症的类型及具体病因。同时还需排除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诊断-诊断依据:
血清氯测定低于90mmol/L即可诊断低氯血症。
诊断-鉴别诊断:
1、低钠血症
当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135mmol/L,即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常因利尿剂使用不当而丢失大量的液体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直立性眩晕、血压下降、少尿等症状,本病易与低氯血症并见。
2、低钾血症
当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即为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心律失常,心电图常表现为Q-T间期延长,严重低钾血症时还可见到P波增高,P-Q间期延长和QRS波群增宽,本病易与低氯血症并见。
治疗-治疗原则:
低氯血症的治疗目的,首先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利尿剂、脱水剂,使用镇静止吐剂等,然后合理补充钠、钾、氯,纠正其他酸碱平衡紊乱,并进行其他支持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1、缺氯性或混合型低氯血症,需要综合临床情况选用含氯制剂方能纠正,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盐酸精氨酸、氯化钙、稀盐酸等。
2、治疗呕吐,使用镇静止吐剂。
3、当存在低钙血症,伴有手足抽搐症时,选用氯化钙。
4、纠正碱中毒,轻度碱中毒可以用等渗盐水治疗,重度碱中毒可以给予一定量的酸性药物,如精氨酸、氯化铵等。单纯性低氯性碱中毒,也可用氯化铵治疗,但禁用于肝硬化者,因为氯化铵需要经过肝脏代谢。
治疗-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支持,如脂肪乳、氨基酸、谷氨酰胺等,避免发生营养不良及消耗性低钠低氯血症。
治疗-药物治疗:
缺氯性或混合型低氯血症,需要综合临床情况选用含氯制剂方能纠正,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盐酸精氨酸、氯化钙、稀盐酸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盐酸精氨酸、氯化钙、稀盐酸
治疗-手术治疗:
低氯血症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低氯血症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低氯/钠/钾血症不易纠正,可考虑连续性静-静血液滤过治疗,使用晶体置换液超滤。
预后-一般预后:
当原发性低氯血症的病因容易去除时,预后较好,甚至不需要药物补氯就可以纠正低氯血症。但在某些疾病的终末期(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出现代偿性低氯血症,预后欠佳,伴有严重并发症者,病情会危及生命。本病不能自愈,需要积极就医接受治疗。低氯血症有可能复发或再发,需要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利尿剂。
预后-危害性:
严重的低氯血症伴有脱水者,可能会引起休克,尿少者可引起尿毒症,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1、轻症的代偿性低氯血症一般不需要补氯,通过改善通气功能,就可以纠正低氯血症。
2、缺氯性低氯血症或混合型低氯血症,需要根据临床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补氯。病情轻重不同,部分难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轻症的低氯血症可以根治,但某些疾病的终末期引起的代偿性低氯血症难以根治。
预后-复发性:
低氯血症有可能复发或再发,需要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利尿剂。
日常-总述:
低氯血症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
日常-心理护理:
1、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遵医嘱应用药物,以便取得较好疗效,进而增加治愈信心。
2、家属应及时了解患者情绪,加强语言、非语言的交流与沟通。应随时将对患者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露给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低氯血症患者应当在安静环境中休息。
2、每天补充足够的盐分,如氯化钙、稀盐酸。
饮食调理:
低氯血症的发生与饮食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患者需要在积极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重视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低氯血症患者的菜肴可以适当偏咸一点,可以食用火腿、咸菜、酱瓜、咸蛋,并适当多喝一些咸的菜汤。
饮食禁忌:
1、避免低盐饮食。
2、避免摄入有利尿作用的物质,如咖啡。
预防措施:
本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及用药进行预防。
1、日常饮食应合理摄入盐分,如呕吐、大汗或腹泻后,应补充适当的盐水。
2、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利尿剂。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