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电脑视觉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CVS疾...
养生
疾病名称: 电脑视觉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CVS
疾病概述:
电脑视觉综合征(computer vision syndrome,CVS)是指在与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VDT)使用相关或使用VDT过程中,而造成的一组复杂的眼部及视觉疾病。患者常可出现视觉疲劳、眼疼痛、眼沉重、复视、眼干等眼部症状,以及颈、肩、手指关节等麻木、疼痛。本病可能会导致大脑的疲劳,出现记忆力减退、脱发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一般暂停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患者的症状可自行缓解。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视觉疲劳、眼疼痛、眼沉重、复视、眼干
主要病因: 长时间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镜
重要提醒: 电脑视觉综合征患者一定要改正不良用眼习惯、严格控制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长时间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的人群。
病因-总述:
电脑视觉综合征主要因长时间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所致,其病因包括调节机制、眼表机制和眼外机制。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患有眼部疾病等因素均会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病因-基本病因:
1、调节机制
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操作中,人眼为保持接近正常的有效视力,会使眼持续得保持调节紧张的状态,导致睫状肌紧张。当调节达到极限,这种代偿会被放弃,眼部睫状肌紧张转化为松弛,从而减弱了调节和结合能力,出现视觉疲劳。
2、眼表机制
干眼可能是视觉疲劳的主要病因,主要与眼睑的运动速率、脂质层的运动及瞬目时形成泪膜的量的异常有关。
3、眼外机制
(1)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为自发光的显示器,显示器的品质如闪烁频率、清晰度、光亮对比度、颜色、字体大小等物理特性会对视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室内照明不足、眩光、反光等环境因素也会增加视觉功能损害。
(3)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发出的紫外线、射线、红外线及超低频等也会对眼睛产生强烈的刺激,进而对视觉功能造成损害。
(4)其他环境因素中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的纸屑、粉尘、静电情况等都可能与眼部的症状相关。
病因-危险因素:
1、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更容易发生本病。
2、本身患有眼部疾病,如过度用眼,发生本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症状-总述:
电脑视觉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视觉疲劳或眼疲劳、眼疼痛、眼沉重、眼刺痛、视物模糊、复视、眼干等。此外,患者因长时间处于端坐姿势、手高肘低等姿势,可能出现颈、肩发僵、麻木等视觉系统之外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眼部症状
患者常出现视觉疲劳或眼疲劳、眼疼痛、眼沉重、眼刺痛、视物模糊、视物变色、复视、眼干、眨眼反射降低、烧灼感、畏光、异物感、摩擦感或沙砾样感、流泪、充血、眼痒等眼部异常症状。
2、眼外症状
患者因长时间处于端坐姿势、躯干前倾、双臂半伸半屈、手高肘低等姿势,呈一定程度强迫体位,伴随头、眼、手快速频繁动作,导致某些肌肉过度紧张,可能出现颈、肩、背、腕、指关节发僵、麻木、疼痛、痉挛等视觉系统之外的异常。
症状-并发症:
因为眼睛的视觉神经直通大脑中枢,人类大部分的信息都来自视觉,视觉的疲劳会直接导致大脑的疲劳,进而使人体的整体机能下降。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失眠、噩梦、记忆力减退、脱发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长时间使用电脑者,出现以下情况须及时就医咨询:
1、眼疼痛、沉重、干燥;
2、视物模糊、复视;
3、伴颈肩发僵、麻木;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2、近期症状有加重么?
3、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每天看电视多长时间?会一直对着电脑吗?
4、平时用眼习惯如何?
5、您有其他全身性疾病么?
6、您之前接受过去其他治疗么?
7、有验光么?结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眼部症状还能恢复么?
2、我现在需要如何治疗?
3、我能使用隐形眼镜么?
4、我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5、我需要戴眼镜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视觉疲劳、眼疼痛、眼沉重、复视、眼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镜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眼部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测患者的视力有无下降、眨眼反射是否正常、眼部有无疼痛充血等,以便初步了解眼部病变情况。
2、全身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颈、肩、手指等部位有无麻木、发僵、疼痛,患者是否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表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是眼科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光学设备,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可以清楚地观察眼脸、结膜、巩膜、角膜、前房等有无病变,可以发现眼部病变。
2、眼底镜
眼底镜可以检查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等,有助于明确眼部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长时间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的病史,出现视觉疲劳、眼疼痛、眼沉重、复视、眼干等症状,并结合体格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镜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电脑视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的原则是从根本上防止过度凝视及其造成的瞬目次数减少,并尽量减少眼表暴露面积。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改正不良用眼环境,使用滴眼液等药物治疗,并进行视觉功能锻炼等。
治疗-一般治疗:
1、改正不良用眼环境,暂停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
2、定期进行屈光或眼科检查,及时矫正屈光不正。
3、坚持工间休息,在休息期间可以适当地活动四肢,晾望远处,做眼保健操,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作业。
4、避免搭乘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时进行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操作。
治疗-药物治疗:
1、滴眼液
(1)滴用人工泪液能够缓解干眼症状、增加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凝视,自觉增加瞬目次数稳定泪膜等。
(2)2%聚维酮滴眼液可改善眼部疲劳、眼干及聚焦困难等症状,并可维护角膜表面正常结构及动态视力。
2、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B等维生素类药物有助于缓解眼疲劳。
治疗-相关药品:
人工泪液、2%聚维酮滴眼液、维生素A、维生素B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暂不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电脑视觉综合征的预后较好,通过改正不良用眼习惯,控制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的强度,同时采用人工泪液、维生素等药物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达到治愈。但再次长期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可能会导致疾病复发。
预后-危害性:
电脑视觉综合征可能会影响大脑,使大脑出现疲劳,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暂停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改善不良用眼习惯后可自行缓解。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实现治愈,恢复正常。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可达到治愈,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长期使用电脑等视屏显示终端可能会导致本病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需注意调整生活习惯,注意健康用眼,避免病情持续发展,造成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带来其他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管理:
1、适度用眼,在需要长时间用眼时定时休息。
2、工作和学习时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过多使用电子设备,避免症状加重。
3、出现近视症状时,选择合适的眼镜,在正规的验光机构咨询配镜。
4、使用隐形眼镜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注意眼镜的清洗。
5、阅读时应在光亮适宜的环境下,尽量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阅读。
饮食调理:
饮食对患者的疾病发生及发展意义相对较小,但部分食物中所含物质可能对于患者眼部有益,对于患者视力的保持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饮食建议:
1、蛋白质、钙、磷是增强巩膜韧性的重要物质,对于控制屈光不正有一定帮助,患者可多吃肉类、鱼、蛋、奶等。
2、元素铬的缺乏可能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产生近视。可适当通过粗粮、红糖及部分素材补充。
3、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鸡蛋黄、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橘子、杏子、柿子等,对于患者的近视有一定帮助。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减少日常饮食中盐的使用,避免高盐食物或腌制物。
4、饮食过甜会可能大量消耗体内的维生素B,降低体内钙质,使眼球壁弹性减弱,眼球容易扩张,眼轴延长,导致近视。应当避免糖类等食物的摄入。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控制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min,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h,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min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min。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使用有红光滤过功能的电子产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