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疾病概述: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又称非结核分枝杆菌性巩膜炎是指...
养生
疾病名称: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
疾病概述: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又称非结核分枝杆菌性巩膜炎是指因感染非典型分枝杆菌而引起的一种巩膜炎症。本病临床较为少见,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红、畏光、流泪、结膜囊分泌物(俗称“眼屎”)增多、眼痛及视力下降等。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红、畏光、流泪、结膜囊分泌物增多、眼痛、视力下降
主要病因: 感染非典型分枝杆菌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结膜囊分泌物分离培养、结核菌纯化蛋白(PPD)皮肤试验、超声检查
重要提醒: 注意眼部卫生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流行病学-传染性:
目前缺乏非典型分枝杆菌在动物传染给人以及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充分证据,故认为本病一般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临床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来由分枝杆菌引起的眼部损害包括巩膜炎少见,而由非典型分枝杆菌引起的眼部感染有所增加。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最常见的眼部表现是巩膜炎或角膜炎。
病因-总述:
非典型分枝杆菌又称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是指人型、牛型结核杆菌与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可侵犯易感者肺脏、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组织器官,并可导致免疫抑制人群发生全身性播散。
病因-基本病因:
1、肺内病灶扩散至眼部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发生耳前淋巴结炎者,提示病菌可由结膜侵入引起巩膜炎。
2、外伤、眼部手术后,导致非典型分枝杆菌入侵而引起的感染。
3、继发于眼附属器感染、土壤或被污染的水(游泳池、养鱼池及其他水容器)损害而引起。
4、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播散性疾病,包括巩膜的感染。
症状-总述:
本病一般发生在感染数月后,多数患者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眼红、畏光、流泪、结膜囊分泌物(俗称“眼屎”)增多、眼痛及视力下降等。
症状-并发症:
若病变呈进行性损害,受累巩膜可坏死变薄,葡萄膜外露。若眼压持续升高,则还会形成巩膜葡萄肿。
就医-门诊指征:
出现明显眼红、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眼痛及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因需要做眼部检查,就诊当天避免戴隐形眼镜。
2、就医前眼部尽量不使用滴眼液,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近期有加重吗?
2、您自己感觉最不舒服的症状是什么?
3、您既往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您出现这些症状后去过医院吗?做过检查吗?
5、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后有使用药缓解不适吗?用的什么药?
6、您既往有过眼部疾病吗?您有接触过结核患者吗?
7、您的亲属中有人患有类似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眼部视诊、触诊、视力检查等,以初步了解情况。之后还会建议患者进行结膜囊分泌物分离培养、结核菌纯化蛋白(PPD)皮肤试验、超声检查、裂隙灯检查等,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主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眼红、眼睛肿胀,有无流泪、畏光等表现。
2、触诊
医生进行手部消毒后,对患者眼球隆起部进行触诊,了解隆起处是否坚硬、是否有压痛感、是否触之可动,其意义是了解造成患者巩膜症状的原因,便于对疾病的病因进行诊断,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依据。
3、视力检查
医生主要通过视力表对患者进行检查,以了解患者有无视力下降及下降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结膜囊分泌物分离培养
用Ziehl-Neelsen染色法可显示抗酸杆菌存在。在30℃环境中作细菌培养有抗酸杆菌生长(37℃很少生长)。由于该培养需时较长,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呈阳性,只要在活检组织中发现特征性抗酸杆菌可足以做出巩膜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
2、结核菌纯化蛋白(PPD)皮肤试验
结核菌纯化蛋白(PPD)皮肤试验阳性可确定特定的非典型分枝杆菌,而其他的细菌阴性有助于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通过裂隙灯、检眼镜等对巩膜、结膜、角膜等进行检查,以了解有无病变及明确病变部位,有助于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以发现隐匿存在的巩膜葡萄肿。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可做出疑似诊断,但分离出非典型分枝杆菌病原体可以确定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感染性巩膜炎的诊断必须考虑包括非典型分枝杆菌,特别是巩膜炎继发于眼附属器感染、土壤或被污染的水(游泳池、养鱼池及其他水容器)损害引起的眼病。
治疗-治疗原则:
由于大多数非典型分枝杆菌对常用的抗分枝杆菌药物耐药,因此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的治疗较为困难,且疗效大多不理想。故至今推荐的药物治疗方案凭经验来选择。为了治疗的需要,首先必须制定一段观察期来确定病人的稳定程度,决定最佳治疗时机。 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依赖体外药敏试验。
治疗-药物治疗:
对坏死组织进行局部和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可能对治疗分枝杆菌性巩膜炎和角膜炎有效。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 利福平、 乙胺丁醇、链霉素、头孢噻吩、环丝氨酸、 米诺环素以及其他利福平衍生物等。
治疗-相关药品:
异烟肼、 利福平、 乙胺丁醇、链霉素、头孢噻吩、环丝氨酸、 米诺环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暂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一般需用药治疗至少1年以上,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的预后通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等有关。
预后-危害性:
本病患者不仅可因眼部的肿胀、发红而影响美观,还可出现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巩膜坏死,甚至失明。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后-复发性:
若治疗不彻底,则会引起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保护,避免过度用眼,防止眼疲劳,严格遵循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以免导致疾病进展。
2、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1)服用异烟肼者易发生肝损害,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发生周围神经炎可服用维生素B6。
(2)服用利福平后,需注意监测肝功能,如出现黄疸应立即停药,妊娠3个月以内者忌用,超过3个月者要慎用。
(3)乙胺丁醇的不良反应为视神经炎,应加强患者的安全护理,每1~2个月复查一次视力。
(4)链霉素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其肾毒性及对听力的影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尽快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居室环境宜安静凉爽,光线宜柔和偏暗,避免噪声干扰,湿度和温度适宜,避免潮湿。
3、畏光、流泪明显者,外出应戴有色眼镜,加以保护。
4、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过度用眼。
5、保持眼部外周皮肤清洁。
日常-复诊须知:
需遵医嘱进行复诊,监测肝肾功能。
饮食调理:
在治疗期间听从医生的安排选择饮食或是禁食。日常饮食中尽量选择清淡、含足量热量及蛋白质的食物,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饮食建议:
1、保证营养供给。饮食应补充肉、蛋、奶等富含动植物蛋白的食物。
2、每天摄入适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橘、柑、梨、苹果、大白菜、卷心菜、菠菜、空心菜等以补充维生素,同时有利于防止便秘发生。
3、注意配膳的多样化及其色、香、味,以增进患者食欲,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山楂粥等开胃饮食。
饮食禁忌:
1、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2、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3、不要暴饮暴食,不饮酒。
预防措施:
本病的主要预防措施为爱护眼部卫生、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