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肺弓形体病疾病英文名称: toxoplasmosis of lung疾病概述: 肺弓形体...
养生
疾病名称: 肺弓形体病
疾病英文名称: toxoplasmosis of lung
疾病概述:
肺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 of lung)系由刚地弓形体所致的肺部炎症。该原虫侵入人体产生血行播散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肺部亦可受累。免疫功能抑制者容易患此病,免疫功能正常者患本病罕见。患者可有发热、头痛、肌痛、干咳、咳痰等表现,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经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头痛、肌痛、干咳、咳痰、高热、发绀、呼吸困难、皮疹、淋巴结肿大
主要病因: 感染刚地弓形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是可以预防,日常应加强饮食卫生,不吃未煮熟的动物肉类,并加强家畜、家禽的粪便管理,防止水源被畜(禽)粪污染。
临床分类:
根据原虫感染的时间,肺弓形体病分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两类。
流行病学-传染性:
弓形体病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猫和猫科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我国猪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弓形体病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经口传播、接触传播及血液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感染率范围为0.6~94%,国内人群感染率为0.33%~38.6%。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免疫功能抑制者。
病因-总述:
刚地弓形体属孢子纲、球虫目。人因误食猫粪污染的水或食物或食入未煮熟的肉类而受感染,病原体穿过肠壁黏膜随血液或淋巴液播至肺,滋养体侵犯肺部,进而引起肺部炎症。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途径
本病为人畜共患疾病。猫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为猪,随猫粪排出的囊合子,可在外界存活较长时间。猪肉或内脏含有包囊。人吃了猫粪污染的水或食物或未经煮熟的肉类而被感染。孕妇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称为先天性弓形体病。
2、发病机制
若机体被感染后,囊合子中的子孢子或包囊中的囊殖体溢出,并穿过肠壁黏膜,随血液或淋巴播散至肺,免疫功能抑制者机体由于防御机制异常而导致清除弓形体的功能下降,最终可导致肺部感染。
病因-危险因素:
免疫功能抑制,如肿瘤化疗、器官移植,尤其是AIDS(艾滋病)患者易患此病。
症状-总述:
后天获得性肺弓形体病的临床表现可呈急性发病或慢性经过,可有头痛、肌痛、咳嗽等表现,AIDS合并肺弓形体病者,可有高热、咳嗽、发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先天性肺弓形体病者,可有咳嗽、发热、气急、紫绀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后天获得性肺弓形体病
(1)急性发病时,多数初始有类似上感症状如头痛、肌痛、干咳等,咳嗽为阵发性,少数咳大量黏液痰或黏液血痰。
(2)慢性经过可有类似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或发作性喘息。
(3)AIDS合并肺弓形体病,几乎均是由于播散性弓形体病累及肺部所致,症状严重,可有高热、咳嗽、发绀和呼吸困难,或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脑膜炎症状。
2、先天性肺弓形体病
多由于母体妊娠晚期急性感染所致,可有咳嗽、发热、气急、紫绀等呼吸系统表现。
症状-并发症:
肺弓形体病若不及时治疗,会侵犯全身多器官系统,引发视网膜脉络膜炎、脑积水、脑膜炎、心肌炎、心包积液等疾病,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持续或反复咳嗽、咳痰;
2、伴气急、喘息;
3、伴发热、头痛、胸痛等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呼吸内科。亦可在感染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喜欢吃生食吗?
6、您家里养动物了吗?
7、您有什么基础病吗?
8、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6、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7、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8、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9、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10、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肌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可有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正常或伴有轻度白细胞升高或轻度贫血。
2、病原学检测
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液、尿液等其他体液,以及淋巴结、肺组织、肌组织或其他活组织等标本可采用直接涂片或印片。
3、血清免疫学检查
(1)染色试验:是诊断弓形体病的一种经典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当将活弓形体滋养体与正常血清混合,若用碱性亚甲蓝染色则胞质深染。相反,当将虫体与免疫血清和补体混合时,则仍保持原有形态,对碱性亚甲蓝也不着色。
(2)间接血凝试验(IHA):1∶64表示过去感染,1∶256表示新近感染,1∶1024表示活动感染。
(3)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1∶64表示过去感染,1∶256表示新近感染,1∶1024表示活动感染。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宿主的特异循环抗体或抗原,已有多种改良法广泛用于早期急性感染和先天性弓形体病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同时检测IgM、IgG。
(5)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效果与IFA相似,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检查-其他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积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找到弓形体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免疫功能正常或轻度抑制的患者多表现为肺部结节状、斑片状或大片浸润影,也可表现为两肺毛玻璃样浸润影或囊状阴影,可伴少量胸腔积液,病灶进展缓慢。重度免疫抑制的患者多表现为两肺弥漫性肺泡性渗出影。
2、胸部CT检查
重症免疫抑制的患者肺部CT多表现为双肺毛玻璃样浸润影或弥漫性肺泡性渗出影,也可因小叶间隔、叶间胸膜增厚形成“铺路石”样病灶,可伴有单侧或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免疫功能抑制史)及临床表现(发热、咳嗽、肌痛),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病原学检测、胸部X线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肺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原体是EB病毒,患者可有疲乏无力、咽喉痛、发热、头痛、肌痛、食欲减退等不适,还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对二者进行鉴别。
2、支原体肺炎
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较轻,其表现主要为发热、干咳、乏力、咽痛或肌肉痛。对于二者,可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结合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相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一旦确诊,需立即治疗。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等。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酌情加强免疫功能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
可干扰弓形体体内的叶酸代谢,从而抑制弓形体滋养体的分裂繁殖,药物对包囊无效。两药常联合使用,亦可单独应用。乙胺嘧啶有致畸作用,故对孕妇,尤其妊娠早期禁用。
2、复方磺胺甲噁唑
可抑制病原体增殖,也可用于妊娠早期患者。
3、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可单独应用,亦可与乙胺嘧啶或磺胺嘧啶联合应用。
4、其他
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采取加强免疫功能的措施,如给予胸腺肽等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胸腺肽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通过积极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治愈,一般预后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危害患者健康。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打扫卫生。
5、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并及时消毒污染区域,防止疾病传播。
6、建议将厨房用品进行生熟分离,避免互相污染。
7、家中养动物的患者,建议定时、定区域处理动物粪便,并及时消毒。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多喝水,保持患者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禁止高盐、高糖饮食。
4、患者应避免饮用生水、吃生食和不干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不吃未煮熟的动物肉类。
2、家中养动物的人群,建议定时、定区域处理动物粪便,并及时消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