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弗郎西丝菌肺炎疾病英文名称: Francisella pneumonia疾病概述: 弗郎...
养生
疾病名称: 弗郎西丝菌肺炎
疾病英文名称: Francisella pneumonia
疾病概述:
弗郎西丝菌肺炎(Francisella pneumonia)是寄生于野生动物、家畜及鸟类身上的弗郎西丝菌,通过蜱或鹿蝇叮咬而传染给人的一种疾病。本病主要累及皮肤及局部淋巴结,其特征是全身各处的局灶性化脓性和肉芽肿性炎症反应。肺部受累一般继发于菌血症或原发吸入致病菌所致。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咳嗽、咳白痰或血痰、胸痛、气促、发热
主要病因: 感染弗郎西丝菌后,引起的肺部炎症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痰或胸腔积液培养、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血清凝集试验、X线检查
重要提醒: 随着疾病进展,可引起多个脏器感染,为避免不良后果,建议患者尽快就医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传染源可为感染弗朗西斯菌的野生动物(如松鼠、野兔)、家畜及鸟类等。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动物间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人可通过蚊虫叮咬、接触感染动物、消化道或空气传播。但目前尚无人与人直接传播的病例报道。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有北美或疫区旅居史,以及防蚊措施不到位的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本病好发于北美地区。
病因-总述:
人主要通过蜱、鹿蝇叮咬,或接触感染动物而感染。也有部分患者是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吸入由感染鸟或动物散发于空气中的飞沫小粒而致病。细菌经呼吸道吸入可引起原发性肺炎,表现为多部位炎症、坏死及肉芽肿形成趋向。
病因-危险因素:
1、近期去过北美或疫区;
2、在户外活动时,未做好防蚊措施,如穿着短裤、短袖,未喷涂防蚊液等。
症状-总述:
细菌随血流播散引起的肺炎常发生在病程开始的2~3周,表现为咳嗽、咳白痰或血痰、胸痛和气促,病人常伴有发热及局限性溃疡性肉芽肿形成。由吸入所致原发性肺炎,除咳嗽、气促外,偶尔累及胸膜,引起胸腔积液。
症状-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因病情进展并发菌血症,甚至引起骨髓炎、脑膜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发热;
2、频繁咳嗽、咳白痰或血痰;
3、胸痛、呼吸急促;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呼吸科,亦可于感染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出去旅行了吗?去过北美地区吗?
6、您最近被蚊虫叮咬过吗?
7、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8、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我的家人需要筛查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有疫区生活史或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或血痰、胸痛、气促、发热等表现,应尽快就医。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查体后,可能建议其做痰或胸腔积液培养、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血清凝集试验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通过问诊,了解患者有无北美或疫区的旅居史;并通过触诊,明确蚊虫叮咬附近是否有淋巴结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痰或胸腔积液培养
痰及胸腔积液中,革兰染色和培养不易找到致病菌。
2、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
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阳性,可明确病菌的类型,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3、血清凝集试验
双份血清凝集试验对病因诊断十分有帮助,即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升高,如恢复期单份血清抗体效价超过1∶160,应高度怀疑体内存在活动性病灶。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在发热初2~4小时,X线表现可能未见异常,以后出现肺浸润病灶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可累及胸膜,引起胸腔积液。本病X线改变与体征不成比例,即弥漫性支气管肺炎、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但体征相对较轻。
诊断-诊断原则:
病人有疫区动物接触史或疫区蚊虫叮咬历史,之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淋巴结肿痛等表现,再结合痰或胸腔积液培养、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血清凝集试验、X线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诊断为本病。
治疗-治疗原则:
弗郎西丝菌肺炎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其中,链霉素为治疗的首选,此外,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药物也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时应足量、足疗程使用,直至将弗郎西丝菌完全清除。
治疗-药物治疗:
青霉素对弗郎西丝菌肺炎无效,氯霉素、氨基糖苷类及四环素类药物对弗郎西丝菌敏感。其中链霉素为治疗的首选药物,通常采用肌内注射。四环素或氯霉素对此病亦有效,适合于不能耐受氨基糖苷类的病人。此外,庆大霉素对本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及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并发菌血症者,则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菌血症,细菌随血流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心包炎、骨髓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本病通常不会自愈,需要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积极治疗,患者通常可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避免蚊媒孳生。
5、患者应避免在疾病发作期去花粉、柳絮飞扬或者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需佩戴口罩。
6、患者应少接触野生动物及鸟类。
7、建议安装纱窗和纱门,使用蚊香和蚊帐,减少蚊虫进入家中叮咬家人的风险。
8、若患者皮肤出现脓肿处,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患处,若脓肿破溃,避免水洗。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半个月后复查。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可帮助缓解咽喉部症状,并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红枣、鸭血、莲子等食物。
7、患者注意饮食卫生,进食完全煮熟的食物和水。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少吃高盐、高糖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喱等。
4、避免喝生水,吃生食和不干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尽量避免去疾病暴发地区。
2、在疾病流行地区,外出时应尽量穿长袖上衣、长裤和长筒袜,在身上喷蚊虫驱避剂,降低被蚊虫叮咬的机会。
3、北美地区或者疾病流行地区的人群应注意安装纱窗和纱门,使用蚊香和蚊帐,减少蚊虫进入家中叮咬家人的风险。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避免蚊媒孳生。
5、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