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腹腔出血疾病英文名称: abdominal bleeding疾病概述: 腹腔出血是指腹腔...
养生
疾病名称: 腹腔出血
疾病英文名称: abdominal bleeding
疾病概述:
腹腔出血是指腹腔内各组织、器官因不同原因所致的腹腔内出血的一类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性腹膜炎和出血性休克。腹腔大出血起病急,病情重,需要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和进行恰当的治疗,否则会延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腹部
常见症状: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腹部压痛、失血性休克
主要病因: 创伤性因素及自发性因素
检查项目: HCG及孕酮测定、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腹部B超、CT检查、X线检查、腹腔穿刺
重要提醒: 部分患者出血情况严重,若不及时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能会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腹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病变,但目前尚无权威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存在腹腔内创伤或多种病变的人群。
病因-总述:
腹腔内出血涉及消化器官、生殖泌尿器官、腹壁组织及腹腔内血管的破裂和出血。通常根据造成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分成创伤性和自发性两大临床类型。
病因-基本病因:
1、创伤性腹腔内出血
腹部创伤往往合并全身复合伤和腹腔内多器官组织损伤,是引起腹腔内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开放性腹部损伤包括锐性刺伤、贯通伤等。闭合性腹部损伤常见于撞击、挤压和坠落等外力所致的创伤。严格意义上腹部手术过程中的不适当的操作(如剪切误伤实质器官和血管或过度牵拉造成脾蒂血管撕裂)所致大出血也属创伤性腹腔内出血。
2、自发性腹腔内出血
较为少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或血管因其潜在的疾病,或者是在无明显原因时发生自发性破裂,导致腹腔内或腹膜后的出血。通常有以下几类:
(1)自发性实质性脏器、组织或其肿瘤破裂:如肝脾肿瘤的破裂和腹腔内组织肿瘤的破裂,以肝癌破裂为最常见。
(2)大动脉病理性破裂:如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破裂,均可引起致命的腹腔内大出血。
(3)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是女性腹腔内出血的常见原因,如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滤泡破裂、卵巢囊肿扭转。
(4)腹腔内炎症性疾病: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有时也会引起血管破裂大出血。
(5)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型紫癜、血友病、抗凝药物过量所致腹腔内弥漫性出血。
(6)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门脉高压症和肠扭转所致肠系膜静脉、大网膜静脉、胃短静脉压力增高破裂出血。
症状-总述:
腹腔出血患者常可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还常同时伴有恶心、殴辱、腹部压痛等表现,部分病情严重患者还可发生出血性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神志淡漠、脉速、血压下降等。
症状-并发症:
腹腔出血患者常合并多种腹腔脏器病变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发生血性腹膜炎等病变。
就医-急诊指征:
1、腹部严重外伤后,出现剧烈腹痛、苍白乏力、意识模糊甚至丧失,警惕腹腔内脏器大出血。
2、有停经史,疑似怀孕者,突发腹部剧痛、阴道出血,甚至意识模糊、昏迷等,应警惕宫外孕。
3、女性月经周期后半期,突发一侧下腹部剧痛甚至休克,要警惕黄体破裂。
4、肝癌、腹主动脉瘤患者,突发剧烈腹痛、休克表现,要警惕肝癌、动脉瘤破裂等。
5、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症状。
以上均须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严重,症状危急时,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静的状态,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奔波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发现腹腔有出血的?是如何发现的?
2、您目前有什么不适吗?
3、自从您发现出血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都做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最近有受到较为严重的撞击吗?有从高处跌落吗?有受外伤吗?
8、您最近有行腹部的手术吗?
9、您本身患有什么疾病吗?有腹部器官、盆腔器官的疾病吗?
10、您有查过凝血功能吗?正常吗?
11、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血?
3、我需要输血吗?
4、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腹腔出血患者多需要行体格检查明确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医生一般根据病因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明确有无异位妊娠、脏器破裂或出血性疾病等。影像学检查对于明确脏器破裂有重要意义。怀疑异位妊娠或流产、黄体破裂或其他脏器如肝、脾破裂等还可能需要行诊断性穿刺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发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多提示腹腔出血的发生。
检查-实验室检查:
1、HCG测定
尿或血HCG测定是目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
2、孕酮测定
异位妊娠的血清孕酮水平偏低,但在孕5~10周时相对稳定,单次测定即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3、血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
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有时可见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可进行性下降,白细胞亦可轻度升高等表现。
4、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异常,多提示肝脏病变,对肝破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诊断性腹腔穿刺或后穹隆穿刺有助腹腔内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抽出陈旧性暗红色血液,且放置10分钟后不凝固,表明有腹腔内出血,多见于异位妊娠或流产、黄体破裂或其他脏器如肝、脾破裂等。若未抽出液体,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平片
可以为肿瘤、实质脏器破裂等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2、B超检查
根据脏器的形状和大小提示有无损伤,损伤部位和程度,周围是否积血、积液等,有助于肝破裂、异位妊娠、脾破裂等疾病的诊断。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尤为常用,阴道B超检查较腹部B起程检查准确性更高。
3、CT检查
有助于肝腺瘤、肝破裂、脾破裂的诊断。例如,能清楚地显示脾的形态,对诊断脾实质裂伤或包膜下血肿的准确性很高。同时可发现腹腔内多脏器伤。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HCG测定、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腹部B超、腹腔穿刺等,可明确诊断。医生可能需要对肝破裂、脾破裂、黄体破裂等情况做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引起腹腔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应注意鉴别。
1、肝破裂
患者多有右上腹部、胸部重度创伤病史,表现为急性腹痛,伴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配合B超、CT或者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不难。自发性肝破裂多见于原发性肝癌和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以原发性肝癌为最多见。若肝癌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伴休克及腹膜刺激症,腹穿可穿刺出不凝性血液,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则提示有肝癌破裂。肝海绵状血管瘤以婴幼儿自发性破裂多见。本病应与消化道穿孔鉴别。消化道穿孔患者往往腹膜炎体征十分明显,X线透视可发现膈下气影,腹穿可协助确诊。
2、脾破裂
脾脏是腹腔最容易因外伤而破裂的器官,临床上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破裂两类,以外伤性脾破裂多见。临床表现与肝破裂相似,患者多有左上腹部、胸部重度创伤病史,表现为急性腹痛,伴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腹痛早期位于左上腹,可扩张至全腹部,疼痛可向左肩部放射。体征为腹胀,腹式呼吸减弱伴有腹膜炎的体征,如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体征以左上腹部最为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
3、黄体破裂
患者无闭经史,滤泡破裂出血多发生在月经中期,黄体破裂出血多发生在月经前期,常伴有阴道流血。起病急骤,下腹突然剧烈疼痛,先为一侧下腹痛,继之波及全腹坠痛。轻症者仅有突然发生的下腹疼痛,短时间后渐渐缓解,仅感轻度不适,腹部触痛明显,但双合诊盆腔触痛极明显。重症者下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腹肌强直不如弥漫性腹膜炎明显。出血少时,仅有肛门坠感,出血多则有恶心、呕吐、头晕、眼前发黑、出冷汗、甚至晕厥、休克等。
治疗-治疗原则:
腹腔出血患者一般应立即进行止血、抢救治疗,然后尽快找到病因,针对引起腹腔出血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常见原发病脾破裂、黄体破裂、肝腺瘤,多数需要手术治疗,黄体破裂症状较轻者有时可行保守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合适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蛇毒血凝酶、垂体后叶素
治疗-手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素质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大量失血情况,甚至发生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预后-危害性:
1、引起腹腔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有时难以诊断病因,会给治疗带来困难。
2、部分患者病情较重,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后,多数患者的出血情况可得到控制,甚至被治愈。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相关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长期的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遵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容易引起患者发生烦躁、焦虑等情绪。
(2)由于对疾病的过度担忧,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严重时甚至会给治疗带来不良影响。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调整心态,不要对疾病产生畏惧心理,可以多和医务人员沟通,了解疾病的相关治疗措施,建立治疗的信心。
(2)由于患者可能需要家属的照顾,家属也要调整好心态,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陪伴患者共同战胜疾病。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影响治疗效果,如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以便对治疗药物进行调整,防止耽误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休息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2、病情严重者,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病情。
3、病情允许时,可适当活动锻炼,外出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注意保持衣物清洁,勤翻身,避免褥疮的形成。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复诊时可携带既往病例和近期相关检查结果,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疾病恢复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手术创口应定期换药,同时保持手术切口附近清洁、干燥。
2、注意手术创口是否有红肿、破溃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积极进行相关治疗。
饮食调理:
注意饮食调理,以保证患者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充分摄入,但若出血症状严重,或者存在消化系统病变,可遵医嘱短期内禁食,通过补液的方法保证机体摄入。之后再随着机体的恢复,逐渐将饮食从流食、半流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
饮食建议:
1、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
2、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菠菜、紫甘蓝、圆白菜、生菜等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
3、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猪肝、红肉等含铁丰富的食物也要注意补充。
饮食禁忌:
1、不吃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禁烟酒。
3、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4、避免暴饮暴食。
5、避免食用过热的食物。
6、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保护,避免腹部损伤。同时积极针对腹部相关疾病进行治疗,可避免腹腔出血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