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肱骨上端骨骺分离疾病英文名称: epiphyseal separation of the...
养生
疾病名称: 肱骨上端骨骺分离
疾病英文名称: epiphyseal separation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疾病概述:
骨骺是儿童部分骨骼两端的软骨性结构,是骨骼生长的基础。肱骨上端骨骺分离(epiphyseal separation of the proximal humerus)是由于患者肩部受到直接暴力,或通过肘、手部向上传导的间接暴力所致的骨骺分离。患者伤后主要表现为肩部肿胀、剧烈疼痛,以及活动障碍。本病预后一般良好,骨生长很少受到影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肩部
常见症状: 肩部肿胀、剧烈疼痛、活动障碍
主要病因: 上臂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
检查项目: X线
重要提醒: 受伤后应注意休息,在恢复前应不免进行患处的关节活动。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最常见于4~14岁的儿童。
病因-总述:
肱骨上端有3个骨骺,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在与骨干合并之前,直接或间接外力皆可使肱骨上端骨骺分离。如跌倒时,暴力沿肱骨向上传导作用于骺板,可致骨骺分离。
病因-基本病因:
肱骨上端骨骺在尚未闭合时,该处解剖学结构较为薄弱,可因作用于肩部的直接暴力,或通过肘、手部向上传导的间接暴力而使骨骺分离。外力较小时,仅使骨骺线损伤,断端并无移位。作用力大时,则骨骺呈分离状,且常有一个三角形骨片撕下。
症状-总述:
患者主要表现为肩部肿胀、剧烈疼痛,以及活动障碍,可有皮下淤血。疼痛在活动时可加剧,同时伴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
症状-并发症:
可能并发肱骨头缺血性坏死。
就医-急诊指征:
1、外力损伤后出现肢体肿胀、剧痛、活动受限,甚至不能活动;
2、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外力损伤后肩关节长时间疼痛不适;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如症状较轻,则可前往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限制患肢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是怎么受伤的?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6、有哪个姿势会加重疼痛么?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外伤后出现肩部疼痛、肿胀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需要进行X线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可见患者患处肿胀、有压痛及活动受限。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可显示骨折及移位。
诊断-诊断原则:
主要根据外伤史、患者年龄,以及外伤后出现肩部肿胀、剧烈疼痛、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及结合X线,可确定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时可首先进行保守治疗,通过手法进行复位;如保守治疗失败,或有肱骨头脱位,应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疼痛难忍时可遵医嘱使用一些止痛药,如布洛芬。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
治疗-手术治疗:
若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或肱骨头已脱位者,应行切开复位,用螺钉或克氏钉内固定,可早期活动,术后3周拔钉。复位后以三角巾悬吊患肢,早期开始肩关节运动。
治疗-其他治疗:
可首先尝试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大致过程如下:
1、用1%~2%普鲁卡因血肿内麻醉。
2、患者坐位或仰卧位,伤肢上臂外展前屈位。
3、经伤侧腋窝、胸壁及背侧用布带向健侧做对抗牵引,一助手将伤肢屈肘90°,沿肱骨纵轴牵引。
4、术者用手向后按压远侧骨折端,一般即可复位。复位后稍放松一点牵引,使骨折端互相抵紧。
5、用外展架及石膏固定,以维持骨折端的对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一般良好。多无功能障碍,骨生长很少受到影响,故生长性畸形极罕见。
预后-危害性:
受伤后可引起患者肩部剧烈的疼痛,同时,在恢复期间患者伤侧肩关节不能正常活动。
预后-治愈性:
经过恰当的治疗后,多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正确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制动,循序渐进的恢复患肢活动,避免再次损伤,注意休息。
日常-生活管理:
1、坐起时要给予协助,以免患侧上肢用力不当而影响伤肢的固定。
2、制动期间多活动手指,屈伸前臂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3、继续双下肢肌力锻炼,活动时注意安全,劳逸结合。
日常-复诊须知:
遵照医嘱到医院复诊,X线检查是复查常规检查方式。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但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3个阶段,随着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饮食建议:
1、早期(1~2周)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2、中期(2~4周)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及蛋白质。
3、后期(5周以上)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
饮食禁忌:
骨折早期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物,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淤血积滞,难以消散,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预防措施:
本病多受外力影响导致,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适当的体力活动可提高肌力和协调性,减少因跌跤导致脱位的风险。
2、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跌倒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如影响视力的白内障、骨关节炎、直立性低血压、反复发作的眩晕、帕金森病等。
3、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对抗性强的活动时,应佩戴好防护措施。
4、注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