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海胆刺伤及海胆肉芽肿疾病英文名称: sea urchin sting and sea u...
养生
疾病名称: 海胆刺伤及海胆肉芽肿
疾病英文名称: sea urchin sting and sea urchin granuloma
疾病概述:
海胆是海洋中常见的水生动物,其表面生长着长短不一的棘刺,海胆刺伤则是由棘刺刺伤导致的皮肤损害。若海胆的棘刺刺入并残留在皮内,历史数月后可在局部出现结节性损害,即为海胆肉芽肿。海胆刺伤和海胆肉芽肿(sea urchin sting and sea urchin granuloma)多见于渔民、潜水员、赶海者等沿海活动人员。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患者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局部剧痛、灼热感、肉芽肿性结节、暗红色浸润斑块、头晕、头痛、心悸、恶心、无力、呼吸困难、面瘫、全身瘫痪
主要病因: 被海胆的棘刺刺伤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下海时注意自我保护,如发生海胆刺伤及时进行伤口清创处理,以防继发感染等不良情况。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海胆刺伤和海胆肉芽肿是由海胆引起的较常见的皮肤损害,但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渔民、潜水员、赶海者等沿海活动人员。
病因-总述:
海胆是海洋中较常见的水生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和寒带海域多见,我国南方海域有30多种,北方海域也有3-4种,其体表生长着长短不一的棘刺,被棘刺刺伤则是引起发生皮肤海胆刺伤和海胆肉芽肿病变的主要原因。
病因-基本病因:
1、海胆的棘刺和其体内的毒腺相通,在遇到人后可将棘刺刺入人的皮肤并注入毒液,从而引起剧痛或炎症反应。有些海胆体内的毒液为神经毒,刺伤皮肤后可引起轻重不等的全身症状。
2、海胆的棘刺脆弱、易折断,刺入皮肤后其尖部常残留皮内,历时数月以后,局部可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部分敏感患者,还可能可诱发肉瘤样肉芽肿。
症状-总述:
本病的临床表现通常取决于海胆种类,刺伤部位、时间、严重程度和机体的敏感状态。常见表现包括皮炎、肉芽肿性结节、浸润性斑块、中毒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皮炎
刺伤后多迅速出现局部剧痛、灼热感,常伴出血,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之久。继而刺伤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肿胀,偶有水疱,历时1-2周后逐渐消退。
2、肉芽肿性结节
多由刺伤2-12个月后于局部出现迟发性反应所致。结节可单发或多发,一般以手部多见,其表面呈疣状,圆形,直径为2-8mm,质硬,初为淡红色或黛青色,继而可变黄褐色。有时顶端呈火山口状,表面可有一定角化,通常无疼痛感,偶有压痛。
3、浸润性斑块
在刺伤皮肤后数月内出现,表现为局部弥漫性暗红色浸润斑块,可和肉芽肿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发生。多发生于手指,可导致手指出现梭状畸形,若伴有局限性骨破坏或关节损害,还可引起手指活动受限。症状通常经久不愈,少数可自然吸收。
4、中毒症状
海胆体内的毒液或神经毒素注入人体后,除引起皮肤损伤,有时还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恶心、无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面瘫、甚至出现全身瘫痪而死亡,有时可因剧痛而昏迷。
症状-并发症:
海胆的棘刺若刺入关节,可能会引起难治性滑膜炎等病变。刺伤后若伤口处理不当,还可能会继发感染。
就医-急诊指征:
1、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2、突发昏迷状态;
3、出现其它危急病症。
以上均需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持续性局部剧痛、灼热感;
2、皮肤出现长期存在的结节、斑块等损害;
3、伴局部关节活动受限;
4、出现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无力、面瘫甚至全身瘫痪等中毒表现;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海胆刺伤后出现以上情况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发生海胆刺伤后可及时去普通外科就诊。
2、出现皮肤结节、斑块样损害时,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3、病情危急、症状严重者,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医生会对患者的皮损处进行检查,就诊时可穿著方便穿脱的衣服。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您是什么时候发现的皮肤结节或斑块的?
3、近期发现斑块范围有扩大吗?
4、您有出现皮损处瘙痒、疼痛等症状吗?
5、您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无力、面瘫甚至全身瘫痪等中毒表现吗?
6、您有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吗
7、您出现症状之前是否接触过海胆呢?
8、之前有治疗过吗?采用哪种方式治疗的呢?效果如何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病情严重吗?
2、导致结节或者斑块的原因有哪些?还有其他原因吗?
3、现在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呢?
4、目前需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治疗呢?
5、需要用药吗?治疗的费用能报销吗?
6、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检查-预计检查:
被海胆刺伤后出现疼痛、局部结节或斑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X线检查、组织病理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面容、意识状态等一般情况,了解有无痛苦面容、意识障碍等表现。之后可能对皮肤进行观察,了解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分布特点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还会注意有无皮肤破损、出血等异常表现。
2、触诊
主要是检查皮损的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触痛等。
检查-病理检查:
有时医生会在皮损部位切取部分皮肤组织送病理科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节性肉芽肿损害表现为皮下组织有组织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的异物肉芽肿结构,周围有较多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时也可见异物巨细胞。在肉芽肿内有时可见到双折光的异物碎片,为海胆棘刺尖部断入皮内所致。
检查-影像学检查:
有时需行X线检查来观察皮内残留棘刺情况,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职业、沿海生活史和海胆刺伤史,以及局部疼痛、出血或皮肤结节、斑块等临床表现,再结合X线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通常不难。
治疗-治疗原则:
海胆刺伤后应立刻进行伤口处理,以消毒创口,清除棘刺。必要时还可通过手术等方法取出残留棘刺。同时,根据临床表现还可给予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不适,消除皮损。
治疗-一般治疗:
被刺后用手轻轻摘除残刺并仔细检查皮内有无残留的棘刺,同时进行局部消毒防止继发感染。
治疗-药物治疗:
1、棘刺去除后外用消炎、止痒、止痛药,可缓解疼痛及炎症反应。
2、手和足的深刺伤施性清创术后,还可加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有结节性肉芽肿损害者可用曲安奈德、泼尼松龙、复方倍他米松等局部皮损内注射,结节可逐渐消退。
治疗-相关药品:
曲安奈德、泼尼松龙、复方倍他米松等。
治疗-手术治疗:
1、如有需要可在X线透视引导下,通过手术方法取出皮内残留的棘刺。
2、存在结节性肉芽肿损害的患者,可酌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中毒症状严重,且病情危急时,需及时进行抢救,医生还可能会迅速给予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后,通常可有较好的疗效,大多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海胆刺伤常会引起剧痛、灼热感等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2、刺伤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结节、斑块等皮损表现,若位于皮肤暴露部位可影响外貌美观。
3、部分患者在刺伤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能会自行缓解、消退。
预后-治愈性:
经过规范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保持皮损处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损伤,以免加重感染。同时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需要充分保护皮损处,避免二次损伤,加重皮损。
2、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不要从事剧烈的劳动或运动。
4、日常可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以免挤压患处。
5、每天需要按照医嘱对刺伤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防止感染。
饮食调理:
患者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需要保证营养充足。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3、可进食冬瓜、苦瓜、黄瓜、绿豆等清热利湿的食物。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避免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不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本病是可以进行预防的,具体措施有:
1、从事渔业以及捕捞业者,日常应带好手套,穿好防护服。
2、对于可能接触海胆的人群,如沿海附近居住者、厨师等日常也需要做好防护工作,不要徒手取海胆。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