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棘阿米巴性巩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acanthamoeba scleritis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棘阿米巴性巩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acanthamoeba scleritis
疾病概述:
棘阿米巴性巩膜炎(acanthamoeba scleritis)是指由棘阿米巴原虫引起的一种巩膜炎,可由棘阿米巴直接感染,也可由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扩散引起。本病可严重威胁视力,病程长,为慢性进行性的巩膜损害。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的眼痛,严重者可发展成坏死性前巩膜炎,并导致巩膜葡萄肿。本病的治疗方式目前尚有争议,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剧烈眼痛
主要病因: 感染棘阿米巴原虫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棘阿米巴原虫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共聚焦显微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重要提醒: 对于佩戴角膜接触镜的人群,应注意眼部及角接触镜的卫生,以预防本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会传染。
流行病学-传染源:
在病变角膜、巩膜、上呼吸道与健康人咽部均检出过棘阿米巴,故患者与带虫者可能是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棘阿米巴在淡水、污水、自来水、游泳池水及地表、泥土中普通存在。主要是接触传播,如角膜接触镜被水体中的棘阿米巴污染,游泳池水亦可直接污染角膜、眼结合膜。其他传播途径,如空气飞沫传播尚待证实。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较为罕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戴角膜接触镜的人,如对接触镜的保洁与消毒措施执行不力,佩戴不当而损伤角膜,则易发生感染。无年龄与性别差异,但年轻人多见。
病因-总述:
棘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可见于土壤、污染的淡水、海水、游泳池、谷物及家畜的小阿米巴,棘阿米巴也常存在于人类鼻腔黏膜,还可见于接触镜或清洗镜片的溶液。在自然界中,棘阿米巴以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式存在。滋养体是棘阿米巴的活动期形式,主要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包囊是棘阿米巴的静止期形式,能耐受干燥、高温及化学物质的损害。两种形式可相互转化,其转化机制尚未完全了解。棘阿米巴性巩膜炎可由棘阿米巴直接感染导致,也可由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扩散引起。此外,对被杀死的棘阿米巴的免疫反应也可引起棘阿米巴性巩膜炎。
病因-危险因素:
近几年,有破坏倾向的棘阿米巴巩膜炎增加,患者年轻、健全、免疫机能正常,但至少有以下1种危险因素:
1、轻度角膜和(或)巩膜外伤史。
2、直接暴露于土壤和污染的水中。
3、配戴角膜接触镜。
症状-总述:
棘阿米巴性巩膜炎病程长、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有剧烈的眼痛,可能由棘阿米巴的嗜神经性引起。棘阿米巴性巩膜炎多为弥漫性或结节性,可发展成坏死性前巩膜炎并导致巩膜葡萄肿。
症状-典型症状:
发病初期有眼红、畏光、流泪、异物感、结膜囊分泌物、眼痛,并伴有视力下降。50%以上的患者有剧烈的眼痛,夜间剧烈,并向三叉神经分支范围放射。
1、弥漫性前巩膜炎时巩膜呈弥漫性充血,球结膜水肿,病变易于扩散,病变范围局限者约占60%。
2、结节性前巩膜炎时可形成深红色结节,完全不能活动、质硬、有压痛。结节与其上的表层巩膜组织分界清楚,表面的血管被结节顶起。
3、坏死性前巩膜炎破坏性强,首先表现为局限性片状巩膜炎,合并有急性充血。巩膜表面片状无血管区由巩膜外层血管发生闭塞性脉管炎所致。此无血管区下巩膜基质水肿。病变可有不同的进展,有的炎症可局限,多数病例该区的巩膜组织几乎全部坏死,炎症病变向眼球两侧发展,损及整个前巩膜。巩膜坏死部位葡萄膜外露,若长时间持续高眼压,则形成巩膜葡萄肿。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前葡萄膜炎,但比较少见。
症状-伴随症状:
棘阿米巴性巩膜炎常伴有环状渗出性基质性角膜炎。初期表现为永久性或复发性树枝状或点状角膜上皮损害,逐渐发展成基质浸润以及沿角膜神经分布的放射状浸润。角膜基质形成炎症浸润环,环周可见白色卫星灶,中央基质似盘状角膜炎,伴有前房积脓。偶可有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后KP和反复的角膜上皮剥脱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眼部红肿、眼部疼痛剧烈;
2、出现畏光,伴有眼部异常分泌物;
3、出现视力减退;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至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眼部进行体格检查,勿在眼部涂药。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您的眼部红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目前有进一步扩大的情况吗?
3、您的眼睛有什么异常分泌物吗?是否有异味呢?
4、您出现这些症状之前有饮用生水吗?又不洁饮食吗?您平时戴眼镜么?
5、您除了眼部还有其他地方不舒服么?
6、您目前有使用过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
2、什么原因导致的?还有其他原因吗?
3、这个病会传染吗?
4、目前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5、需要怎么治疗?治疗费用可以报销吗?
6、这个病能治好吗?视力能恢复吗?
7、以后还会不会发作?
8、在日常生活中我要需要注意些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包括视力检查等全面的眼部查体。之后根据情况,可进行棘阿米巴原虫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共聚焦显微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以了解有无视力下降的情况。
2、其他
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眼部有无红肿、畏光、流泪等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棘阿米巴原虫培养
用活检标本、接触镜及接触镜清洗液、保存液,在室温下,放入用大肠埃希杆菌(如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Klebsiella肺炎杆菌等)制备的无养分琼脂培养基中。有时仅24h即可使棘阿米巴生长阳性。
2、分子生物学检查
包括棘阿米巴原虫的同功酶测定、多聚酶链反应及限制性内切酶方法,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而且有助于棘阿米巴种株的分型。
检查-病理检查:
必要时,医生可获取少量病变部位的角膜、巩膜组织,将组织制成切片,进行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明确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1、共聚焦显微镜
医生可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患者眼睛,寻找寄生在眼部的阿米巴病原体。通常可发现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
2、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医生通过裂隙灯检查,初步判断眼部病变的程度与范围。
诊断-诊断原则:
由于棘阿米巴性巩膜炎少见,常误诊,即使首先考虑巩膜棘阿米巴感染,诊断仍很难证实。详细询问病史、裂隙灯检查、对涂片或活检组织进行特殊染色和用大肠杆菌性无养分培养基培养,可以早期诊断。常规角膜上皮涂片找不到棘阿米巴或棘阿米巴培养阴性,因为棘阿米巴仅存在于角膜基质内。
诊断-鉴别诊断:
主要与单孢病毒性巩膜炎相鉴别。眼剧痛与体征不一致,抗病毒治疗无效,组织培养和活检有棘阿米巴原虫为其诊断鉴别要点。
治疗-治疗原则:
目前,对于棘阿米巴性角巩膜炎的治疗尚有争议。棘阿米巴以包囊和滋养体2种状态存在,需长期治疗。主要包括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
1、抗棘阿米巴药物
常使用0.1%依西双溴丙脒、新霉素-多黏菌素和局部1%咪康唑滴眼液或眼膏,一般情况下次数先频后减,疗程4周以上。并加口服酮康唑、伊曲康唑等。
2、抗生素
若怀疑存在继发性细菌感染或细菌培养呈阳性,应当考虑适当使用抗生素,以局部应用为主,全身应用抗生素要少。主要目的是解除疼痛和消除炎症。常用甲硝唑等。
3、糖皮质激素
在某些情况下,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炎症的消退。但对棘阿米巴性巩膜炎是否是绝对适应证,目前尚有争议。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具有双重作用,一是能抑制棘阿米巴的包囊形成和脱包囊过程,二是能使包囊对抗阿米巴药产生耐药性。但宜慎重。
治疗-相关药品:
依西双溴丙脒、新霉素-多黏菌素、咪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甲硝唑
治疗-手术治疗:
若病灶局限,药物治疗失败或药物治疗后残留严重的影响视力的角膜基质混浊,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为防止术后复发,术后需要继续药物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一般与病情的发展、有无伴发病变及并发症、是否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等有关。弥漫性前巩膜炎预后相对良好,而坏死性前巩膜炎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严重威胁视力,病程长,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棘阿米巴性巩膜炎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严格注意生活用水卫生,对于疾病症状的控制和促进疾病的康复都有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管理:
1、眼部用品使用正规清洁剂进行清洁,勿用生水。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疾病传播。
4、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5、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预防感冒。
饮食调理:
患者日常饮食应当注意调整,注意营养均衡,不饮生水。同时,应当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眼部不适造成不良影响。
饮食建议:
1、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2、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牛奶、豆类等。
3、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丝瓜、苦瓜、青菜、芥菜等。
4、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雪梨、苹果、哈密瓜、杨桃、龙眼肉等。
饮食禁忌:
1、不吃生水。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
4、忌食烤炸炙烧食物,如油条、油炸花生、煎饼、烤羊肉串、烧鹅等。
5、少食滋腻味厚的食物,如糯米、红枣、蜂蜜、花生、松子、枇杷等。
预防措施:
本病主要是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以下措施可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检查和治疗从事饮食业的排包囊者及慢性患者,治疗期间应调换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食物被污染,饮水应煮沸,不吃生菜。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