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季节性手脱皮疾病别名: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板层状出汗不良疾病概述: 季节性手脱皮是剥脱性...
养生
疾病名称: 季节性手脱皮
疾病别名: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板层状出汗不良
疾病概述:
季节性手脱皮是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又叫板层状出汗不良)的俗称,是一种掌跖部角质层浅表性剥脱性皮肤病,具体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以季节性出现的掌跖部反复发作的鳞屑、剥脱为特征,常伴多汗症。本病可在发病后2-3周自然缓解,但常反复发作。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手部
常见症状: 掌跖部反复出现鳞屑、剥脱,常伴多汗症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真菌镜检
重要提醒: 本病治疗较困难,但病程经2-3周后常可发生自然缓解。然而容易反复发作。平时手足部尽量不要接触刺激性物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青壮年多见。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季节性手脱皮好发于春夏季节。
病因-总述: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缺陷性疾病,多汗症可能是一种诱因。
症状-总述:
季节性手脱皮好发于春夏暖热季节,青壮年多见。临床表现以掌跖部反复发作的鳞屑、剥脱为特征,常伴多汗症。
症状-典型症状:
1、发病部位
皮疹见于手掌、足跖,偶见于手、足背,常对称性发作分布。
2、皮损特征
本病病程慢性,皮损初期为针头大白点,由表皮角质层与下方松解形成,无炎症改变,逐渐渐扩大成类疱液干涸的疱膜,易破裂或撕脱,其下方皮肤正常。可融合形成整片易剥脱的鳞屑。
症状-并发症:
本病常与汗疱疹并发。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伴有手足多汗,脱屑严重时可出现局部干燥不适。
就医-门诊指征:
1、皮损范围比较大,几乎覆盖整个手掌或足底,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或走路;
2、皮损呈季节行反复发作,脱屑严重时出现局部干燥不适;
3、手掌或足底除了有可剥脱的鳞屑外,还伴有多汗。
出现以上症状均需立即就医治疗。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保持手部清洁,可适当在手部涂抹润手油,缓解不适症状。
2、尽量避免手部接触刺激性物品,如有需要,可戴手套。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出现手部脱皮多长时间了?
2、您的手部脱皮是持续性存在还是间歇性发生的?
3、什么情况下,您手部脱皮现象会缓解或加重?和季节有关吗?
4、除了手部脱皮外,您的手部有灼热、刺痛等不适吗?
5、您身体的其他部位有脱皮吗?
6、您的亲属中有类似的情况吗?
7、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手癣、手部湿疹、银屑病等皮肤病?有治疗过吗?
8、你使用过药物治疗手部脱皮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手部脱皮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若需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的手部脱皮能治好吗?以后还会再发吗?
7、平时我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手掌、足跖等部位出现皮疹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皮损的相关情况。然后针对具体情况,可能建议做组织病理检查,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双手皮肤是否出现皮损,以及观察皮损分布、颜色、形态、是否对称等,还需检查患处是否潮湿多汗。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从患者皮损周围皮肤取下一小块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季节性手脱皮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增殖迅速伴角化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当患者症状不典型时可作皮损真菌镜检,排除真菌感染。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尤其是家族患病情况,了解皮损出现的时间以及伴随症状等,之后检查皮损的分布范围、颜色、大小、形态,一般可做出诊断。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帮助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癣菌疹、汗疱疹、接触性皮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癣菌疹
急性发病,发生于足癣活动期时。皮损为发生于手掌、指侧的丘疱疹、水疱,剧烈瘙痒。足部真菌检查阳性。
2、汗疱疹
目前认为属于湿疹范畴。一般于春末夏初发病,夏季加剧,冬季自愈。典型损害为手掌、手指侧缘、指腹的深在水疱,常对称分布,水疱一般不破,干涸后形成领口状脱屑。常伴瘙痒、灼热感。每年定期反复发作。
3、接触性皮炎
急性发病,起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在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可继发糜烂、渗液,伴瘙痒。去除可疑接触物后皮疹可逐步消退。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具有自愈倾向,病程经2-3周后常可发生自然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若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或病情比较严重者,可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E等,或外用润肤剂。
治疗-药物治疗:
1、全身治疗
重者可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E等。
2、局部治疗
5%煤焦油软膏常可获满意疗效;0.025%-0.05%维A酸乳膏也常有效;低浓度的角质剥脱剂,如3%水杨酸软膏,也有一定的效果。或温和的润肤膏,如凡土林软膏,可以起到滋润和保护的作用。
治疗-相关药品:
维生素A、维生素E、煤焦油软膏、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凡土林软膏、黄连膏、青黛膏、白玉膏。
治疗-手术治疗:
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季节性手脱皮具有自愈倾向,若不存在持续性诱发因素,病程经2-3周后常可发生自然缓解。但受病情严重程度、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需要在专业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可外用黄连膏、青黛膏及白玉膏外涂。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治疗较困难,但病程经2-3周后常可发生自然缓解。然而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引起手掌、足底部对称性点状或片状反复脱屑,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慢性病程,常在春夏暖热季节复发,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预后-自愈性:
本病具有自愈倾向,病程经2-3周后常可发生自然缓解。
预后-治愈性:
本病治疗较困难,容易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日常注意皮肤保护,避免皮肤刺激或受损,并注意观察皮肤的恢复情况。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因手部脱皮位于暴露部位,影响美观,导致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法舒缓不良情绪,也可通过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相关治疗方法,树立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和医生说明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内休息,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2、手要保持干净,尽量少沾水,洗手最好要用温水。
3、脱屑严重干燥时,宜加强皮肤保湿护理,外用保湿霜。
4、外用药物宜温和,不宜刺激性强,避免碱性肥皂或热水烫洗。
5、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6、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及家属平常应注意观察手脱皮症状是否逐渐消退,有无皮肤感染等不良情况发生。一旦出现任何异常,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治疗。
饮食调理:
患者的饮食需要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合理的饮食可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皮肤恢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合理膳食,清淡饮食,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2、多饮水、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有助于维持皮肤细胞组织的正常功能,促进皮损恢复。
3、皮肤角质异常与维生素A缺乏有一定关系。平时可多食胡萝卜、猪肝、菠菜、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饮食禁忌:
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以防引起机体不适。
2、避免油炸、熏烤、腌制食品,防止加重机体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3、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虾蟹等发物,防止加重皮肤损害。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以下措施可能会降低本病的发病几率:
1、注意补充营养,多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物。
2、外用药物宜温和,不宜刺激性强,避免碱性肥皂或热水烫洗。
3、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