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疾病英文名称: pyogenic osteomyelitis of ve...
养生
疾病名称: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
疾病英文名称: pyogenic osteomyelitis of vertebra
疾病概述: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of vertebra)多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循环传播引起。其原发感染病灶可为疖肿、脓肿和泌尿生殖系下段的感染,少数为外伤、椎间盘手术或腰椎穿刺手术后感染所致,也可由脊椎附近的软组织感染而来。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及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经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脊柱、脊髓
常见症状: 腰背部疼痛、发热、骶棘肌痉挛
主要病因: 细菌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同位素扫描、X线检查、CT及MRI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呀医生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发展,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常见于成年人,以20岁~40岁年龄段的成年人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总述: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主要的病因为细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主。若出现创伤、邻近组织感染、血源性感染等情况,致病菌可突破防御屏障,可通过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以及周围组织蔓延等途径感染脊椎。
病因-基本病因:
1、创伤
子弹贯通上造成的继发感染;或因医源性所致,如腰穿、脊椎手术等继发的感染。
2、邻近组织感染
致病菌可由邻近组织的感染病灶蔓延,如疖、痈或扁桃体炎等,细菌可直接蔓延至脊椎,引发感染。
3、血源性感染
有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细菌可通过血液运输至脊椎处,导致感染。
症状-总述: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病菌的能力与机体的抵抗力,一般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以及腰背部疼痛。而不同的发病时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期
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谵妄、昏迷、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有酸中毒、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有剧烈的腰背部疼痛、骶棘肌痉挛,神经根受压时有放射性疼痛至两侧腹股沟和下肢等。如腰椎受累,负重时疼痛加重,腰椎生理前凸消失。若腰大肌受累引起屈髋。在颈椎感染的患者中可能仅表现为斜颈、吞咽困难或发热。
2、亚急性期
多见于成人,细菌有一定活力,毒性不高。患者有抵抗力,全身毒性症状轻微,有低热。全身和局部体征不明显,但有腰痛、骶棘肌痉挛和脊椎僵硬,活动不便,不能起床。
3、慢性期
病程长,可能由急性转化而来,也可由于全身抵抗力强,细菌毒力低所致,全身和局部症状轻微。有时因软组织脓肿穿破至皮肤外形成痿管、慢性窦道,久治不愈。可能由小死骨为脊椎慢性骨髓炎。早期脓肿在胸椎可引起瘫痪,在腰椎有神经压迫症状。
症状-并发症:
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和脱位,以及神经根受压与截瘫等并发症。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寒战、高热;
2、伴恶心、呕吐;
3、伴剧烈腰背部疼痛、脊椎活动受限、瘫痪;
4、谵妄、昏迷、颈项强直;
5、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须紧急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紧急情况急诊处理。病情平稳的患者可到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
3、可能会进行相关血液学检查,患者需于就诊前一晚10点后禁食,就诊当天空腹来诊。
4、若近期患者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患者曾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伴就诊。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症状呢?
2、您的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您疼痛性质如何?是酸痛还是胀痛?是持续性的疼痛还是间歇性的?
4、您有发热的情况吗?最高体温是多少?
5、影响您的症状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有哪些?
6、您的症状是第一次出现还是反复出现呢?
7、您近期有进行过腰穿或脊椎手术吗?
8、您发病之前是否有过疖、痈或扁桃体炎等疾病?
9、您之前有进行过治疗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患病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会对我以后的生活有影响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如果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7、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8、回家后该怎么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发热、腰背部疼痛等症状时,需积极就医处理。医生多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明确患者病因,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同位素扫描、X线检查、CT及MRI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全身查体
一般会检查患者的神智、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一般情况。
2、神经系统检查
(1)感觉系统:医生常用一些器具(如大头针、棉絮或音叉等)触碰患者的皮肤,患者可能会有身体两侧相同位置的感觉不一致的情况,还可能完全没有感觉,或者会让患者触摸一个常见的物体(如钥匙),患者可能不能准确说出这个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名称。此检查主要测试患者的痛触觉、温觉及深感觉,并依据减弱或消失的部位来确定截瘫平面。此外,肛周及会阴部痛触觉亦应加以详细检查。
(2)运动系统:医生会用自己的力量使患者的肢体做被动运动(并要求患者的受试肢体放松),医生可感觉到患者的肌肉较硬或者被动运动的阻力较大;医生会要求患者做特定的活动(如屈膝),然后医生用手施加阻力,感知患者肌肉的力量强度,以测定患者肌力。
(3)神经系统: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一些生理反射及病理反射,从而大致了解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包括腹壁反射、肛门反射、Hofmann征,Babinski征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早期白细胞计数升高,有明显核左移现象,血沉增快。
2、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可抽取患处的脓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体及为后期用药指导提供依据。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同位素扫描
急性化脓性脊椎炎早期,可出现患椎同位素浓聚现象,同位素扫描对寻找病灶、确定病变部位有一定帮助。
2、X线检查
早期常无阳性发现,发病1个月后可见椎体内虫蚀样破坏。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发现椎旁脓肿、椎间隙变窄、椎板破坏,最后,椎体硬化骨形成。4个月~6个月后可见骨桥形成及椎体间的骨性融合。
3、CT及MRI检查
可提前发现椎体内破坏及椎旁脓肿。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脊椎结核、伤寒性脊椎炎、类风湿性脊椎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脊椎结核
为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病变,病程长,一般有肺结核史。椎体呈破坏性改变,椎间隙狭窄,椎体可塌陷,并有软组织阴影,也可见死骨,骨质增生不多。化脓性脊椎炎中的感染椎间盘很快就被细菌产生的酶破坏,而结核感染的椎问盘往往得以保留,在手术中常可看到结核腔里漂浮的椎间盘。
2、伤寒性脊椎炎
一般有伤寒史,血清肥达反应阳性,病程由急性到慢性,可能有胃肠道合并症。
3、类风湿性脊椎炎
全身和局部症状没有化脓性脊椎炎那么剧烈,疼痛范围广,从腰低椎开始,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清粘蛋白和抗“O”增高。
4、强直性脊柱炎
症状与类风湿性脊椎炎相似,有“晨僵”现象,HLA-B27呈阳性。
治疗-治疗原则: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治疗的主要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疾病进展。必要时,可根据脊椎受累情况进行手术治疗,以彻底清除病灶及改善相应临床症状。
治疗-一般治疗:
在起病后或诊断后应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必要时可使用石膏进行固定。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在急性发作期或手术前后,可根据不同的致病菌,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进行全身或局部治疗,且在治疗期间须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常用药物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钠、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磺苄西林等。
2、非甾体抗炎药
此类药物可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常用药物有尼美舒利、酮洛芬、双氯芬酸等。
治疗-相关药品: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钠、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尼美舒利、酮洛芬、双氯芬酸
治疗-手术治疗:
当患者出现截瘫或巨大椎旁流注脓肿时,需进行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视病情的需要与患者的一般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减压术、病灶清除术或脓肿引流术等。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使患者出现截瘫,若感染得不到控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危害性:
1、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和脱位,以及神经根受压与截瘫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2、若感染得不到控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治疗可控制感染以及缓解相应临床症状,但若造成了不可逆的神经损伤,较难恢复。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进行适当锻炼,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使患者出现截瘫,若感染得不到控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可出现恐惧、焦虑心理,也可使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
2、护理要点
(1)患者及其家属应向医生了解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给予患者必要的帮助。督促、鼓励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床铺、衣物,个人清洁卫生等。有利于树立患者信心,还能促使其由患者角色向健康人角色转变。
日常-用药护理:
1、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足量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出现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2、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可缓解。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尽量自理日常生活。
2、留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被,防止受凉。
3、患病期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4、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5、恢复后患者可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瑜伽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饮食调理:
患病期间患者应避开刺激性食物,日常可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避免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禁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通过以下方式,可一定程度的降低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生风险:
1、注意周身安全,避免外伤。医学手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运动,如跑步、登山等,以增强抵抗力,减少或避免病菌的侵袭。
3、一旦患有疖、痈或扁桃体炎等疾病时需要积极治疗,以免细菌蔓延至,引发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