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颈腰综合征疾病概述: 颈腰综合征是指颈椎及腰椎椎管同时狭窄,出现颈段脊髓以及腰神经根同时...
养生
疾病名称: 颈腰综合征
疾病概述:
颈腰综合征是指颈椎及腰椎椎管同时狭窄,出现颈段脊髓以及腰神经根同时受压,并出现相应的症状,二者可先后发生,也可同时并存,症状可出现一重一轻,也可同时并重。常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间歇性跛行、腰部后伸受限及疼痛等症状。可通过颈、腰部制动以及调整与改善睡眠状态等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也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手术治疗。早期经治疗,一般预后尚可。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颈椎、腰椎
常见症状: 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间歇性跛行、主诉与客观检查的矛盾、腰部后伸受限及疼痛
主要病因: 颈腰椎椎管狭窄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老年人。
病因-总述:
颈腰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主要为颈腰椎的退变,其可导致颈腰椎椎管狭窄,从而使椎管内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引发本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髓核突出、椎节松动、黄韧带肥厚、椎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为颈腰椎的退变因素。而颈腰椎创伤、反复劳损等可加重颈腰椎的退变。
病因-危险因素:
有以下情况者易患颈腰综合征:
1、长时间一个姿势工作或睡姿不良。
2、缺乏体育锻炼。
症状-总述:
本病主要特点是在其有颈髓受压症状的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状,两者可一前一后(多见),亦可同时存在(少见),或在颈部手术后发现腰部症状,也可因腰部症状就诊、检查时发现颈髓受压更严重。
症状-典型症状:
1、颈部受压症状
(1)感觉障碍
至少95%以上的病例具有此组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过敏或感觉分离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脊髓丘脑束及其他感觉神经纤维受累所致。有以下特点:
①最早出现:此点与脊髓型颈椎病者明显不同。
②多从上肢开始:90%以上的病例其感觉障碍先从上肢开始,以手及前臂部尤为多发,亦可能先从肩部开始。
③麻痛为主:患者多诉本病初发时自觉手臂疼痛及麻木感,尤以刺痛为多见。
④呈持续性:即感觉障碍出现后多呈持续性,但可有阵发性加剧,此多与各种诱发因素有关。
(2)运动障碍
常在感觉障碍之后数周或数月出现,主要表现为锥体束征,多从步态沉重、下肢无力、抬步困难、易跪倒及束带感等开始。随着病程的发展症状日益加重,以致完全瘫痪。
(3)其他
①大小便障碍:多在中后期出现,以尿频、尿急及便秘为多见,后期则可引起尿潴留,甚至大小便失禁。
②植物神经症状:亦多伴有胃肠及心血管症状,占全部病例的30%左右(多从术后获得证实)。
③颈部防卫征:此类患者常使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功能位),怕仰伸,亦怕前屈。
2、腰部受压症状
(1)间歇性跛行
即当患者步行数十米或数百米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稍蹲下或坐下休息数分钟,又可继续步行;如此可连续行走,因有间歇期,故名间歇性跛行。
(2)主诉与客观检查的矛盾
尤以本病的早期可见。当患者长距离的步行或处于各种增加椎管内压的被迫体位时,则主诉甚多,甚至可有典型的坐骨神经痛。但在就诊时,由于临诊前的短暂休息而使椎管内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检查常为阴性。
(3)腰部后伸受限及疼痛
由于管腔内有效间隙减少或消失,当腰椎由中立位到后伸位时,除使椎管后方的小关节囊及黄韧带挤向椎管和神经根外,椎管长度亦缩短2.2mm,椎间孔变窄,椎间孔突向椎管以及脊髓与神经根的横断面增粗。如此则使管腔内压急骤增高,患者后伸受限,并由此出现多种症状。但将腰部恢复到伸直位或略向前屈,则由于椎管也恢复到原来的宽度,症状也立即消除或缓解。
症状-并发症:
可合并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
就医-急诊指征:
出现大小便失禁、瘫痪应紧急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四肢麻木、刺痛;
2、一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肢行跛行;
3、腰部活动受限;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和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骨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前保护好颈部、胸背部、腰部,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加重。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伴就诊。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症状?有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吗?
2、您的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的情况吗?
3、您有头痛、肢体无力、发麻、感觉异常、行走异常的情况吗?
4、您有排尿异常、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吗?
5、您在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减轻?
6、您之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7、您既往有过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吗?
8、您的工作是什么?您平时会经常低头或对着电脑工作吗?
9、您平时的工作需要经常久站久坐或弯腰吗?
10、您平时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目前该如何治疗呢?我需要住院吗?
5、我需要进行手术吗?费用能报销吗?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间歇性跛行、腰部后伸受限及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而后可能会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为检查患者神经系统情况医生可能会做以下检查:
1、Babinski征
做该检查时,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会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划到小趾根部附近并转向内侧。若患者拇趾背伸,其余脚趾呈扇形展开,则为阳性。
2、Oppenheim征
医生会用弯曲的食指和中指,沿着患者的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动。若患者拇趾背伸,其余脚趾呈扇形展开,则为阳性。
3、Gordon征
医生会用手用力捏压患者的腓肠肌。若患者拇趾背伸,其余脚趾呈扇形展开,则为阳性。
4、Chaddock征
医生手持被检查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背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为内侧,阳性表现为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
5、Hoffmann征
医生会用左手握住患者的腕部,然后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夹住患者的中指并稍向上提,然后用拇指快速地弹刮患者的中指指甲。若患者其余四指掌屈反应则为阳性反应。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腰椎不稳定、腰椎滑脱等颈腰椎退变增生的表现。
2、CT及MRI
CT及MRI上可发现颈腰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或黄韧带肥厚等突入椎管,压迫脊髓神经根的表现。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空洞症、周围神经炎、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脊髓痨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脊髓侧索硬化症
较为常见,颈腰综合征因同时引起上、下肢肌力减弱或 瘫痪而易与本病相混淆。但本病的全过程中不伴有感觉障碍,患者发病年龄较轻,肌力减弱及肌萎缩较明显,颈椎与腰椎的椎管多无狭窄,且亦无 腰椎椎管狭窄症所特有的三大临床症状,只要认真检查,一般易于鉴别。
2、脊髓空洞症
由于感觉症状较多,亦易与颈腰综合征混淆。但脊髓空洞症患者大多伴有感觉分离及营养性障碍,无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三大临床症状,易于区别。MRI检查有利于鉴别。
3、周围神经炎
大多为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毒与各种感染后所引起的末梢神经炎性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无脊髓性受压及腰部三大症状,一般容易鉴别。
4、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
本病除可继发于各种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外,长时间的椎管狭窄亦易继发本病。前者可根据原发伤患加以鉴别,后者则较难以区别,尤其是后期病例,常需依据MRS(脊髓磁共振)或脊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加以判定。对需行手术的病例,可在术中进行硬膜囊穿刺等检查加以证实。
5、脊髓痨
为晚期梅毒所致,以感觉障碍为主,目前甚为少见。本病患者具有冶游史、血液康华阳性及夏科关节等特征,一般易于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本病的处理,一般来说,脊髓受压症状明显的应积极手术。对初次发病的轻型患者尤其年纪较轻者,可先行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对非手术疗法无效或症状迅速加重者,则应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及早实施手术。
治疗-一般治疗:
1、颈、腰部制动
根据病情可同时或分别对颈段或(和)腰段采取相应的制动措施,包括颈围、腰围、石膏固定及卧床牵引等。固定颈、腰椎于适当的位置,改变不良体位,以保持正常体位。限制颈腰部过度活动以保持局部稳定,从而减少脊髓、神经根、血管及关节面之间的互相刺激、摩擦。缓解与改善椎间隙的压力状态。
2、调整与改善睡眠状态
除注意睡觉姿势外,应强调睡硬板床,以及枕头高低适度,切勿过高,亦不宜过低等。并应注意使双下肢处于屈曲状态,不仅可改善椎管内压力及血供,且有利于下肢功能的恢复。
3、改善工作条件
改正劳动或工作中的不良姿势。避免单一体位,特别是过久低头曲颈体位。
治疗-药物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减轻和解除疼痛,从而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松弛,以减轻肌肉对局部病灶部位的牵拉,有助于局部损伤病灶的修复。常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尼美舒利、酮洛芬、双氯芬酸等。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尼美舒利、酮洛芬、双氯芬酸。
治疗-手术治疗:
除非腰部症状十分严重,原则上均先对颈椎施术,术后视恢复情况再决定腰部需否手术。两处手术的间隔时间一般以半年为宜,如此可使颈髓获得较为满意的康复。
1、颈部手术
视脊髓受压部位不同而酌情选择前路或后路减压术。本病多以感觉障碍起病,故多先行后路。前后均需施术者,一般间隔2-3月为宜。
2、腰部手术
主要为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视根管是否受累而酌情扩大减压范围。也可采用将腰椎在前屈位置上行后路“H”植骨融合术,以维持椎管处于较宽的位置,从而获得减压的疗效;但此种体位可增加其他椎节间隙内压,在选择时应注意。
3、颈腰段手术
颈、腰段都有椎间盘突出时,应判断何者产生症状及何者的症状为主,颈椎间盘突出虽多,但颈椎间盘突出症少,且为中央或中间型,压迫脊髓者多。因此颈腰段都有突出,都有症状,只要疼痛不太重,解除脊髓压迫就比较重要,则先切除突出的颈椎间盘组织,解除脊髓压迫,待颈部病情稳定后,再作突出的腰椎间盘摘除。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较一般单纯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情复杂,如能早期诊断,并予以及时治疗,后果多较满意。但患者病程延续过久,脊髓已出现变性改变或已有蛛网膜炎形成时,预后大多较差。
预后-危害性: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通过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日常要避免疲劳,按照医嘱进行颈、腰部制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损伤。如果行手术治疗,注意保护术后的伤口和监测并发症。
日常-生活管理:
1、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 2-3 周。
2、卧硬床,最好是木板床,床上铺的垫子不能很厚,床的高度要略高。睡眠体位应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侧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可以弯曲,使全身肌肉尽量放松。
3、咨询医生是否能进行适当活动,若能进行一定活动,动作要求轻柔、和缓而有节奏,运动量缓慢逐渐增加。
4、在症状好转后,鼓励尽早回归适度的正常活动。避免进行高强度性运动,避免反复转头、弯腰的运动,如某一特定的活动会引起严重的腰痛或颈肩疼痛,或使疼痛明显加重,则应避免进行该活动,或尝试其他活动方式。
5、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者维持同一坐姿,纠正不良坐姿,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曲线。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如有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经休息及保守治疗后仍不缓解或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床铺用硬板床,卧床时间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切除组织范围而定,一般为4-5周。
2、手术后早期翻身应由护理人员协助,不宜自行强力翻转。
3、充分卧床休息后,可在合适的腰围、颈托保护下,下地做轻度活动。
4、在恢复期,患者要逐渐加强腰背部、颈肩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颈肩及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止疾病复发。
5、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腰背部、颈肩部受凉。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颈腰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可适当补充含钙量高的食物,患者可保持饮食均衡。
饮食建议:
1、以清淡容易消化的为主,保证充足的营养。
2、以含钙、蛋白质、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高的食物为主,如鱼类、禽类、牛奶、豆类等,这些物质不仅能给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还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新陈代谢,延缓中老年人群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利于病情恢复。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需要注意多参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
3、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减退,肠蠕动减慢,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饮食禁忌:
1、不挑食,保证营养均衡。
2、避免吃生冷和辛辣、油腻的食物。
3、戒烟以及尽量不饮酒,不喝浓茶、浓咖啡。
预防措施:
颈腰综合征可通过科学的日常生活管理预防。
1、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期低头姿势。
2、避免久坐、久站或保持一个姿势很久,应该及时起身放松一下身体,舒展一下身体,从而缓解腰背的不适。
3、避免长期弯腰负重动作,学会正确的弯腰和搬动重物的技巧。搬动重物时,应下蹲,膝关节屈曲,将物体尽量靠近身体,并使腹肌维持紧张以保护腰部较弱的肌肉,防止其拉伤。
4、调整枕头和睡硬板床。一般建议成年人颈部垫高约10cm 为最佳,不宜睡高枕,因其会使颈部处于屈曲状态,结果与低头姿势一样。另外注意侧卧睡觉时,枕头要加高到头部不出现侧屈的高度。
5、注意保暖,防止腰部、颈肩部受凉。
6、加强颈肩、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如经常做一些颈椎体操和腰背部锻炼操。
7、运动时注意保护颈部、胸部和腰部,避免运动损伤。
8、适当进行补钙,特别是中老年人需要注意多参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