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疾病英文名称: glaucoma with phacoanaphy...
养生
疾病名称: 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
疾病英文名称: glaucoma with phacoanaphylaxis
疾病别名: 晶状体过敏性青光眼
疾病概述:
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glaucoma with phacoanaphylaxis)又称晶状体过敏性青光眼、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是指晶状体损伤后机体对晶状体蛋白产生过敏性反应所致。其很少发生,可见于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外伤性或自发性囊膜破裂,成熟或过熟的白内障晶状体蛋白漏出等状况。本病主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多采用药物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压增高、视力下降、眼红、眼胀痛
主要病因: 白内障手术、晶状体外伤性或自发性囊膜破裂,成熟或过熟的白内障晶状体蛋白漏出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皮内试验、免疫学检查、房水细胞学检查、房水生化检查、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裂隙灯检查、房角镜检查
重要提醒: 在进行白内障手术后经严格遵医嘱进行调护、避免眼球外伤等对于预防本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临床上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晶状体外伤或白内障手术后晶状体皮质残留在眼内病史者。
病因-总述:
本病可见于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外伤性或自发性囊膜破裂,成熟或过熟的白内障晶状体蛋白漏出等状况。其青光眼的发生有多种机制,包括晶状体颗粒性物质、晶状体蛋白均能阻塞小梁网,导致眼压升高;炎症反应累及小梁网也可引起或加重青光眼;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也可致眼压升高;虹膜周边前粘和瞳孔后粘可造成闭角型青光眼。
病因-基本病因:
1、白内障手术
本病常发生与白内障手术,特别是囊外摘除术或超声乳化摘除术后,可合并或不合并玻璃体脱出。
2、眼外伤
如眼球穿透伤后晶状体囊壁破裂,从而造成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
3、其他
还可见于晶状体自发性囊膜破裂、成熟或过熟的白内障晶状体蛋白漏出等状况。
症状-总述:
本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炎症反应可在数小时内或数天内发生,也可迟至数月,葡萄膜炎可以轻微,也可很剧烈,大量前房积脓,前房内可见晶状体碎片。患者常可出现眼压增高以及视力下降、眼红、眼胀痛等不适。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能会出现晶状体蛋白过敏性葡萄膜炎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眼部视力急骤下降,甚至失明;
2、伴眼部剧烈疼痛;
3、存在严重眼部外伤;
4、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需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眼酸、眼胀、眼痛等不适;
2、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视力减退、视野缩窄;
3、伴有色觉障碍等视功能异常;
4、眼底检查发现异常改变;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对于病情危急,症状严重的患者,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
2、若患者病情稳定,可及时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因需要做眼部检查,就诊当天避免戴隐形眼镜。
2、就医前眼部尽量不使用滴眼液,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近期有加重吗?
2、症状出现前您有受到眼部外伤吗?
3、您既往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您出现这些症状后去过医院吗?做过检查吗?
5、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后有使用药缓解不适吗?用的什么药?
6、您既往有过眼部疾病吗?您近期有做过眼部手术么?
7、您的亲属中有人患有类似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发生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包括视力检查等全面的眼部查体,之后根据情况进行皮内试验、免疫学检查、房水细胞学检查、房水生化检查、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裂隙灯检查、房角镜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以了解有无视力下降的情况。
2、其他
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包括有无外伤、色觉、暗适应、明适应、两侧瞳孔对光反射的表现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皮内试验
用晶状体浸出液做皮内试验,可产生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
2、免疫学检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与IgM的升高,血清中测定出晶状体蛋白抗体都有助于诊断。
3、房水细胞学检查
诊断性前房穿刺术,取出房水进行细胞学检查,如发现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确定过敏性反应是有帮助的。
4、房水生化检查
可见房水中高分子量可溶性晶状体蛋白含量极低,可以认为是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鉴别的可靠证据。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通过手术取出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在组织病理上晶状体过敏以典型的带状、肉芽肿性炎症反应为特征。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压测量
正常人的眼压值通常为10-21毫米汞柱(mmHg),一般两眼相差不超过5毫米汞柱,昼夜眼压波动也不超过5毫米汞柱。测量眼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非接触性眼压计(NCT)。
2、视野检查
非接触、无创检查。此检查可以直接了解整个视觉神经通路的功能,判断该通路受损的程度。
3、房角镜检查
为接触性的检查,利用光线通过镜面反射和折射,直接观察房角的结构。操作过程会有不适,但能忍受。
4、裂隙灯检查
通过此检查,医生可了解前房深度,明确前房中有无灰白色或黄褐色小点状物漂浮、角膜后壁是否有沉着物、是否存在虹膜粘连、瞳孔缩小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来做出诊断。当临床征象怀疑是晶状体过敏性炎症或存在剧烈的葡萄膜炎时,诊断性前房穿刺可见到泡沫状的巨噬细胞,也可通过诊断性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术获得病理依据来明确。
诊断-诊断依据:
诊断晶状体过敏性青光眼必备的标准有:
1、在房水或玻璃体标本中,必须存在多形核粒细胞。
2、房水中有一定量的晶状体蛋白质或晶状体物质,可解释青光眼的发生,因而晶状体过敏症偶伴有眼压升高,方可称为晶状体过敏性青光眼。
诊断-鉴别诊断:
1、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发生于过熟期白内障,多见于老年患者,有视力减退的长期白内障病史。患者突然出现眼睛红肿、疼痛,视力骤然减退,眼压升高,伴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除外其他使眼压升高的原因,大多可以做出诊断。如有怀疑,还可行前房穿刺进行房水细胞学和生化检查以明确诊断。
2、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
有白内障手术史或晶状体外伤史,前房较深,发作时房角仍开放,房水闪光明显,前房中含大量肿胀的晶状体皮质颗粒,并含有少量较大的巨噬细胞和小的白细胞,可见虹膜周边前粘连。
3、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
系由于晶状体肿胀,体积增大,前后径加大所致。前房极浅,瞳孔开大呈固定状态,光反应消失,晶状体前囊与瞳孔缘紧贴,房角大部分或全部关闭。房水中可见少量色素。而本病前房深,房角开放,瞳孔轻度或中度散大。房水和虹膜角膜角有灰白色或褐黄色点状物漂浮或沉着。
4、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主要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甚至无光感、眼压急剧升高、前房浅、房角关闭,可见晶状体青光眼斑及虹膜节段性萎缩,瞳孔呈椭圆形强直散大,光反应消失。
治疗-治疗原则:
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需采用皮质类固醇及房水生成抑制剂治疗,以减轻炎症及降低眼压。如药物治疗未获成功,残留的皮质应通过手术予以清除。具体的处理需依据诊断,根据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皮质类固醇药物
主要用于抑制炎症,但要注意皮质类固醇应用的不良反应和相对禁忌证。常用药物包括醋酸泼尼松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甲泼尼龙等。
2、房水生成抑制剂
主要是通过抑制房水生成来降低眼压。常用噻吗洛尔等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溴莫尼定等α2受体激动剂、布林佐胺等碳酸酐酶抑制剂。
治疗-相关药品:
醋酸泼尼松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甲泼尼龙、噻吗洛尔、酒石酸溴莫尼定、布林佐胺。
治疗-手术治疗:
晶状体过敏性炎症通常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反应较差,需要手术彻底清除残余的晶状体包括囊膜,如有人工晶状体也需取出。以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术为最佳。取出物应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一般与是否明确病因、伴发的病理性损害、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等有关。
预后-危害性:
1、有的病例出现严重色素膜反应,病程比较迁延。
2、本病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视觉损害,甚至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能够改善症状,特别是视力情况。
日常-总述:
本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保护,避免过度用眼,防止眼疲劳,严格遵循医嘱,学会正确使用滴眼液,正确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在确诊后,患者担忧视力能否恢复正常,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心理负担重,容易出现急躁、易怒。
(2)由于严重的眼部症状,患者的生活会不便利,可能会感觉自己没用,无法找到生命的价值,产生悲观、抑郁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劝说、安慰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的治疗及预后知识,并讲解给患者听,告诉患者早期得到治疗,视力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损害,多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心理变化。
(2)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唱歌、书法、绘画、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眼部保护,避免过度用眼,防止眼疲劳,同时远离强光照射等不良环境。
2、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避免举重及剧烈活动,以免增加眼压。
3、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
4、视力受损的患者平时可用视力辅助工具,如大字印刷品、电子助视器等,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防止受伤。
5、睡前戴防护眼罩,强光下注意防护,出门佩戴合格的太阳眼镜。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诊治。
日常-术后护理:
1、手术的患者应保持手术切口附近干燥、清洁,遵医嘱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如果手术切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脓液等炎症征象,应及时就医。
2、术后注意勿揉术眼,避免受外伤,睡前戴防护眼罩,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剧烈活动,避免提重物。
饮食调理:
患者应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过于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少饮酒。科学合理的饮食能够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饮食宜选择清淡、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主食谷、豆、麦、薯类均可。
2、多食富含维生素A、C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促进眼组织正常代谢。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卜、菠菜、甘蓝、空心菜、杏、枇杷、芒果等。
饮食禁忌:
1、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芥末、大蒜等,食用后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2、不宜食用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高脂和高胆固醇可加重或引起眼部血管硬化,不利于本病的治疗。
3、忌烟酒,少饮或不饮咖啡和浓茶。
预防措施:
本病为晶状体蛋白过敏所致,预防主要是做好眼部防护,积极治疗原发病。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用眼过度。
2、尽量避免强光或紫外线直射,出门可佩戴太阳镜。
3、日常生活中避免眼部外伤,不进行高危运动、不打架斗殴、避免燃放烟花爆竹。
4、尽量不要使用可能诱发晶状体混浊的药物。
5、白内障手术时避免晶状体皮质残留。
6、积极治疗眼内炎症或其他眼部疾病,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及时手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7、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