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晶状体浑浊疾病英文名称: cataract疾病别名: 白内障疾病概述: 晶状体浑浊是眼科...
养生
疾病名称: 晶状体浑浊
疾病英文名称: cataract
疾病别名: 白内障
疾病概述:
晶状体浑浊是眼科常见疾病,是一种由衰老、眼部手术、炎症等原因导致晶状体囊破坏或渗透性增加,晶状体代谢紊乱、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浑浊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常有视力减退、近视、飞蚊症、单眼复视或多视等临床表现,又称白内障,是全球致盲性第一位的眼病。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因素有相关性,有晶状体浑浊家族史者更易患病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视力减退、近视、飞蚊症、单眼复视或多视
主要病因: 先天发育障碍、眼部炎症或退行性病变、眼部外伤、内分泌障碍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眼压测量、对比敏感度试验、视网膜电流图、视诱发电位检查
重要提醒: 若患者视力缓慢降低、视物模糊,眼前有如烟雾或纱幕遮挡,复视、炫光、色觉异常,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影响预后。
相关中医疾病: 圆翳内障、胎患内障、金花内障、惊振内障等
临床分类:
晶状体浑浊根据其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年龄相关性晶状体浑浊、先天性晶状体浑浊、外伤性晶状体浑浊、代谢性晶状体浑浊、并发性晶状体浑浊、药物性晶状体浑浊、放射性晶状体浑浊、后发性晶状体浑浊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眼科常见疾病,其中年龄相关性晶状体浑浊男性患病率从45~49岁的3.23%上升到85~89岁的65.78%;女性患病率从45~49岁的4.72%上升到85~89岁的74.03%。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老年人,女性多见。
2、糖尿病患者。
3、经常佩戴隐形眼镜者。
4、经常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者。
5、居住环境恶劣多风沙者。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高海拔、长日照、多风沙地区。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晶状体浑浊中以老年性晶状体浑浊最为常见,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本病发病率将逐渐升高。
病因-总述:
晶状体浑浊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先天发育障碍、眼部炎症或退行性病变、眼部外伤、内分泌障碍等多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氧化总用是导致晶状体浑浊最早期变化的主要原因,紫外线、饮酒吸烟、心血管疾病、精神病、机体外伤等都与其形成有关。
病因-危险因素:
1、年龄
高龄者由于晶状体退行性病变患本病风险更高。
2、疾病
如眼部炎症、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
3、不良生活习惯
过量饮酒、吸烟,饮食不节,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期用电脑、手机等。
4、不良居住环境
多风沙、长日照等地区本病患病率更高。
5、眼部外伤
如利器割伤、异物划伤等,晶状体结构损害而可能引起浑浊病变,影响正常视觉。
症状-总述:
晶状体浑浊以视力缓慢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近视、飞蚊症、单眼复视或多视等表现,并且可出现前房渗出、前房出血、角膜炎、角膜水肿等并发症。
症状-典型症状:
1、视力减退
晶状体浑浊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对视力的影响不同,浑浊明显时,视力可仅为光感,即患者仅能感觉到有光存在。
2、近视
晶状体吸收水分后,屈光力增加,变为近视,原有的老视症状,即更易视远物减轻。
3、飞蚊症
即患者自觉眼前有蚊虫样黑影,当眼球固定不动时,晶状体浑浊引起的眼前黑影也固定不动。
4、单眼复视或多视
晶状体纤维肿胀、断裂或水隙形成,晶状体内屈光力改变所致。
症状-并发症:
1、前房渗出
患者可有眼痛、眼睑浮肿、前方内出现脓性渗出物等症状,形成前房积脓。
2、前房出血
患者前房有明显出血,影响正常视物。
3、角膜炎
患者可有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典型刺激症状,可持续至炎症消失。
4、角膜水肿
视力下降是角膜水肿最典型的症状,另常见疼痛、畏光、流泪、虹视等症状,患者视光源时周围出现彩色光环。
就医-家庭处理:
晶状体浑浊一般发病较缓,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密切注意病情发展,出现病情加重或反复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门诊指征:
当患者出现视力减退、近视、飞蚊症、单眼复视或多视等视力视觉异常改变时,需眼科门诊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平稳者,可至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眼部进行相关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过烫的食物?
4、您平时生活压力大吗?
5、您以前有过眼部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6、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7、您有眼部疾病的家族史吗?
8、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晶状体浑浊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疾病情况严重吗?会不会影响以后的视力?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呢?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做手术吗?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若患者出现视物不清、飞蚊症、单眼复视或多视、视野缺损等,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会建议首先进行视功能的检查,其次进行眼位检查、眼压及前房角镜检查等,同时检查玻璃体及眼底情况,排除相关疾患。眼科检查可以诊断晶状体浑浊,了解其类型、疾病程度等。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应分别检查双眼远、近视力,以大致估计白内障所致视力的损害程度。对视力低下者,应例行光感、光定位、色觉检查。
2、眼压测量
主要方法是指测眼压法以及眼压计法。指测眼压是指眼科医生用手的两个食指来按压患者的眼球,让患者眼睛往下看,从上眼皮按压眼球来回的按压,通过眼球的抵抗力感觉眼压的高低,只能大致判断眼压,临时用于没有眼压计时;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时用眼压计测量。眼压测量可排除青光眼等其他疾病导致的视力下降。
检查-其他检查:
1、对比敏感度试验
对比敏感度试验可以反映人分辨边界模糊物体的能力,一般以多功能色觉对比敏感度仪来检测。
2、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光学设备,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可以清楚地观察眼部结构,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及深度,对晶状体浑浊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视网膜电流图(ERG)
视网膜电流图是视网膜的视感细胞在光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组复合的电位变化,可以用电极引出,通过适当的放大描记装置把它记录下来,即为视网膜电流图。通过视网膜电流图可了解视网膜的功能,间接反映晶状体浑浊病变的性质及程度,对于诊断有一定帮助。
4、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
是检查晶状体浑浊成熟程度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试验阳性代表进展期晶状体浑浊,阴性代表成熟期晶状体浑浊。
5、Amsler表检查
用以检查中心视野,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查出中心视野的改变,对于诊断晶状体浑浊有一定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眼部疾病及慢性病史、视力视觉异常改变,如视力障碍、单眼复视或多视、屈光变化、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色觉异常、视野缺损等症状,可以诊断晶状体浑浊疾病。诊断过程中,医生会建议患者做对比敏感度试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视网膜电流图、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Amsler表检查等,以帮助明确诊断,同时会排除老年性晶状体核硬化、青光眼等有类似症状的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老年性晶状体核硬化
老年性晶状体核硬化是晶状体老化现象,多不影响视力,彻照法检查眼底可见核硬化为均匀红光。
2、青光眼
青光眼会引起视力下降、伴随眼压的升高,出现剧烈疼痛,甚至放射到头部,引发头痛,而白内障属于无痛性进行性视力下降。
治疗-治疗原则:
至今为止没有治疗晶状体浑浊的有效药物,初发期可选择药物治疗以延缓其发展进程,手术治疗是晶状体浑浊患者恢复视力的主要方法。
治疗-药物治疗:
晶状体浑浊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治疗,只能选择一些药物来延缓其发展进程。
1、抗氧化剂
包括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等,以改善晶状体代谢为目的,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2、晶状体蛋白保护剂
包括吡诺克辛滴眼液、法可林滴眼液等。
治疗-相关药品:
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吡诺克辛滴眼液、法可林滴眼液
治疗-手术治疗:
1、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制作角膜缘或巩膜切口,将晶状体核取出,同时清除残余皮质并植入人工晶体。该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2、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使用超声乳化仪,用超声能量将晶状体核乳化后吸出,保留完整后囊膜再植入人工晶体。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用缝合,愈合快;术后散光小、恢复快。
3、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
术后发生后囊膜浑浊严重影响视力时采用此方法进行治疗,可恢复视力。
治疗-治疗周期:
晶状体浑浊治疗周期因致病原因、年龄因素、个人体质等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晶状体浑浊致病因素复杂,但由于其症状明显,易于早期发现,用手术治疗后可以有效缓解病患症状,促使其视力恢复。但在术后,部分病患由于对晶状体浑浊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术后自护能力和滴眼依从性较差,视力恢复会受到较大影响,需要实施合理的护理和干预。
预后-危害性:
1、有遗传因素相关性,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2、影响正常视力,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影响到正常生活。
3、无有效药物,若不进行手术病程会迁延反复,影响心理和生理健康。
4、可能出现多种眼部相关并发症。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无有效药物治疗。但通过手术治疗,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好转或恢复。
预后-治愈率:
暂无相关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少部分患者经手术去除病因后可基本根治。
预后-复发性:
与年龄有相关性,年龄小者更易复发。
日常-总述:
晶状体浑浊除了年龄因素,与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也有一定关系,无论是从预防还是从治疗的角度,都应该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心态、尽可能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减少晶状体浑浊发病的可能。
日常-生活管理:
1、科学作息
避免劳累、避免过度用眼。如长时间用眼、在车船行进时看书、在黑暗处看手机等。
2、卫生保健
注意眼部卫生,注意使用隐形眼镜及美瞳的卫生护理,避免晶状体浑浊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做过晶状体手术的患者,更应注意不能随意揉搓眼部、控制睡觉姿势等,防止眼部继发感染。
3、生活环境
应选择舒适、清洁的生活环境。尽可能避免强日照、多风沙的环境,以降低患病可能,对于患者则可以有效避免症状加重,有助于术后的恢复。
4、日常锻炼
适当运动,保持身心健康。本病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患者不必有太大心理压力,同时要注意进行合理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等,也可以尝试做眼保健操,帮助眼部功能改善。
日常-术后护理:
1、患者术后应在病房中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以观察体征变化。
2、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力打喷嚏或咳嗽,减少头部移动,多休息。
3、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擦面时要轻柔,防止眼部进水,注意眼部卫生,切勿揉眼。
4、睡眠选健侧卧位,防止术眼受压。
5、不能突然起身,排便不能用力过度,应在医生引导下持续关注眼部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说明。
饮食调理:
由于晶状体浑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不节有一定关系,因此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调理饮食,避免引起疾病加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
饮食建议:
1、选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在动物性食物中以肉类、鱼类、蛋类、乳类为主,动物性食物中含有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在植物性食物中则以豆类、谷类、硬果类为主,植物性食物中的豆类如黄豆、青豆、黑豆、蚕豆、扁豆及多种豆制品都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谷类中的小麦、玉米、大麦、大米,硬果类中的花生、瓜子、核桃等的氨基酸含量也较多。
2、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水果类如柠檬、菠萝、橘子、樱桃、荔枝、苹果,蔬菜类如油菜、紫菜、苋菜等。微量元素含量较多的食物有肉类、肝类、蛋类、牛奶、谷类、萝卜、扁豆、茄子等。
饮食禁忌:
1、少吃油腻、过咸的食物。
2、少吃含糖量高的食品。
3、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忌烟酒。
5、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晶状体浑浊疾病诱发因素很多,比如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卫生的用眼习惯、饮食不节等,针对这些致病因素可以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如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注意用眼卫生、科学合理饮食等,来达到预防的目的。
1、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如减少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使用,避免阳光直射以避开前光紫外线。
2、注意用眼卫生
不随意用手揉搓眼睛,避免使用公共毛巾等,来降低感染等眼部疾病引起晶状体浑浊的风险。
3、科学合理饮食
注意合理饮食,戒烟限酒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患病可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