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柯萨奇病毒疹疾病英文名称: coxsackie virus eruption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柯萨奇病毒疹
疾病英文名称: coxsackie virus eruption
疾病概述:
柯萨奇病毒疹(coxsackie virus eruption)是一种由于机体感染了柯萨奇病毒而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疹,如红斑、水疱、斑丘疹、风团等。本病的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正规的治疗后,病情可逐渐好转,但婴幼儿若出现全身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则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皮肤黏膜疹如红斑、水疱、斑丘疹、风团、淤点和紫斑,疱疹性咽峡炎、咽痛、咳嗽、手足口综合征、厌食、流口水、发热、头痛、意识障碍、肌肉痛、短暂性皮疹、心慌、心悸、胸痛、胸闷
主要病因: 由于机体感染了柯萨奇病毒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病毒分离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若不及时治疗,随着除皮疹外的病情加重,柯萨奇病毒疹患者特别是对于婴幼儿,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脑炎、肝炎等。
临床分类:
根据感染的类型不同可分为:
1、柯萨奇病毒A组
(1)柯萨奇病毒A9型:是一种常见致病病原体,常在夏季流行,常伴发脑膜炎及肺部损害,可为散在性红斑、斑丘疹。
(2)柯萨奇病毒A4型:可发生鼻塞、咽炎、流涎等前驱症状,且常有疱疹性咽炎样发疹,可持续1-10天。
(3)柯萨奇病毒A16型:可引起Gianotti-Crosti综合征样皮损。
2、柯萨奇病毒B组
(1)柯萨奇病毒B1型:有发热、头痛、无菌性脑膜炎等的前驱症状。
(2)柯萨奇病毒B2型:在发热时可发生斑丘疹、水疱或瘀斑性皮疹,常仅见于腹部。
(3)柯萨奇病毒B3型:约25%儿童患者可有发疹,主要表现为斑丘疹、丘疱疹及瘀点,可出现结节、溃疡,亦可出现手足口病样皮疹。
(4)柯萨奇病毒B5型:是一种常见的致病病原体,常引起脑炎、心肌炎、心包炎、腹膜炎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显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均是本病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粪-口、直接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过的物品等方式进行传播。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一般好发于儿童及婴幼儿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常流行于春、夏季节。
病因-总述:
柯萨奇病毒疹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机体感染了柯萨奇病毒,一般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粪-口、直接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过的物品等方式进行传播。
症状-总述:
柯萨奇病毒疹的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疹,如红斑、水疱、斑丘疹、风团等,并伴有淤点和紫斑,还有疱疹性咽峡炎、咽痛、咳嗽、手足口综合征、厌食、流口水,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可有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部分患者还有肌肉痛、短暂性皮疹、心慌、心悸、胸痛和胸闷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黏膜疹
常见于柯萨奇A9感染引起的疾病,如红斑、水疱、斑丘疹、风团等,其最先开始出现在患者的面颈部,随后向躯干、四肢等蔓延,并伴有淤点和紫斑。
2、疱疹性咽峡炎
患者咽扁桃体黏膜周围有水疱性皮疹,并伴有发热、吞咽痛等症状。
3、上呼吸道症状
如咽痛、咳嗽等。
4、手足口综合征
手、足、口等部位有水疱。
5、发热、厌食、流口水
常见于感染柯萨奇A组病毒疹后引起的症状,部分患者全身还有麻疹样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红斑。
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
可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如脑炎。
7、其他症状
多见于柯萨奇病毒B组引起的感染。
(1)关节炎:可表现为发热、肌肉痛、短暂性皮疹等。
(2)心肌炎、心包炎:如心慌、心悸、胸痛和胸闷等。
症状-并发症: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并发脑膜炎、肺炎、肝炎、睾丸炎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泛发性皮肤损害;
2、伴高热、寒战;
3、伴头痛、意识障碍等疑似脑炎表现;
4、心慌、心悸、胸痛和胸闷等心脏病表现;
5、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需紧急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红斑、水疱、斑丘疹、风团,伴有淤点和紫斑;
2、伴咳嗽、咽痛、咽喉疱疹、吞咽痛;
3、手、足、口等部位有水疱;
4、伴肌痛;
5、伴发热、厌食;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需前往皮肤科或感染性疾病科就诊。病情危急者可急诊科处理。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能会进行相关血液学检查,患者需于就诊前一晚10点后禁食,就诊当天空腹来诊。
4、医生会对患者的皮损处进行检查,就诊时需穿着方便穿脱的衣服。
5、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6、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症状?
2、您的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近期有加重吗?
3、您的皮损为红斑、水疱、斑丘疹,还是风团呢?皮肤有没有淤点或紫癜?
4、您有没有咽痛、咳嗽、流口水等情况?
5、您有伴随肌肉痛、心慌、心悸、胸痛和胸闷等症状吗?
6、您出现症状之前有接触过已经患有柯萨奇病毒疹的患者吗?
7、您的家人、周围的朋友有和您相似的症状吗?
8、您有使用过什么药物进行缓解吗?效果如何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病情严重吗?
2、导致红斑、水疱的原因有哪些?还有其他原因吗?
3、这个病会传染吗?
4、目前需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治疗呢?
5、需要用药吗?需要进行手术吗?
6、治疗之后会留下瘢痕吗?会影响美观吗?
7、之后还会复发吗?
8、我需要复查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出现皮肤黏膜疹如红斑、水疱、斑丘疹、风团、淤点和紫斑,疱疹性咽峡炎、咽痛、咳嗽、手足口综合征、厌食、流口水、发热、头痛、意识障碍、肌肉痛、短暂性皮疹、心慌、心悸、胸痛、胸闷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会建议行血常规检查、病毒分离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注意观察患者的皮损的位置、大小、颜色、形状、性质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疾病进展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等,可对此此病的诊断指明一定的方向。
2、病毒分离检查
可用来确诊患者是否是柯萨奇病毒疹。可以采取脑脊液、心包液、血液等作病毒分离。若病毒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可以确诊。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用来检查患者身体器官是否存在病变,对诊断具有辅助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一些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柯萨奇病毒感染者接触史、个人卫生习惯、年龄、机体免疫力情况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病毒分离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柯萨奇病毒疹目前暂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患者的病情,其主要分为外用药物和内用药物两种。
治疗-药物治疗:
1、内用药物
(1)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其主要作用是抗感染抗病毒,不良反应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关节痛、皮肤瘙痒等。
(2)维生素C:主要作用是增强免疫力、促进创伤加速愈合、治疗维生素C缺乏病和贫血等。
(3)红霉素:主要作用是消炎抗感染。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肝损害如转氨酶升高,皮疹等过敏反应。
2、外用药物
(1)炉甘石洗剂:主要作用是止痒、干燥、散热、保护等。
(2)红霉素软膏:具有杀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其不良反应有局部烧灼感、干燥、发痒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维生素C、红霉素、炉甘石等。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柯萨奇病毒疹的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正规的治疗后,病情可逐渐好转,但婴幼儿若出现全身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则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预后-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随着除皮疹外病情加重,柯萨奇病毒疹患者特别是对于婴幼儿,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脑炎、肝炎等。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正规的治疗后,病情可逐渐好转。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规律作息,注意个人卫生,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注意适当隔离,防止发生疾病传播。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同时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不可擅自停药或滥用其他药物,以防发生不良情况。用药时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关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适当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外出时可戴口罩,以防疾病传播。
2、充分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定期开窗通风,维持空气流通。
3、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
4、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可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及时给患儿修剪指甲,或者包裹双手,避免患儿自己抓破皮疹。
6、患者穿过的衣服单独清洗和消毒,放在太阳下暴晒。
7、患者使用的餐具、洗漱用品定期进行消毒。
饮食调理:
患病期间患者的饮食宜清淡,避免摄入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
饮食建议:
1、哺乳期的婴幼儿,恢复期间建议母乳喂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对于已经添加辅食或者可自行进食的患儿,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食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食物。
2、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3、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避免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忌食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本病是可以进行预防的,具体措施如下:
1、疾病流行时期应少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
2、避免接触已经患有本病的患者。
3、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4、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