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镰刀菌病疾病英文名称: fusaridiosis疾病概述: 镰刀菌病(fusaridio...
养生
疾病名称: 镰刀菌病
疾病英文名称: fusaridiosis
疾病概述:
镰刀菌病(fusaridiosis)指由镰刀菌引起的皮肤、眼睛及内脏器官感染性疾病。免疫正常者局部感染与外伤有关,免疫抑制患者可出现侵袭性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睛疼痛、畏光、红肿、视物模糊,以及皮肤红斑、丘疹、溃疡等。免疫正常者一般预后较好,但免疫抑制者预后较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全身、皮肤、眼
常见症状: 眼睛疼痛、畏光、红肿、视物模糊;皮肤红斑、丘疹、溃疡;发热
主要病因: 镰刀菌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药敏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能引起患者失明,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菌血症、脓毒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尽早接受治疗。
临床分类:
1、皮肤镰刀菌病
主要发病部位在皮肤。
2、角膜镰刀菌病
最常见,多见于农村收获季节,男性多见,常因眼角膜擦伤或碰伤。
3、镰刀菌性内眼炎
常由真菌播散引起。
4、播散性镰刀菌病
常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和骨髓移植接受者,吸入孢子来源于皮肤或指甲。
5、足菌肿
多由外伤引起,病变部位多在外露区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镰刀菌病多见于青年、中年或老年人,角膜镰刀菌病男性多见。
2、免疫抑制者,如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器官移植或正接受化疗的患者。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好发于农村。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好发于农村收获季节。
病因-总述:
镰刀菌为腐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淡水和海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危及植物,也可导致人体感染。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群来说,镰刀菌主要引起外伤所致的局部感染,但是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来说,镰刀菌会导致侵袭性感染。
病因-危险因素:
1、经常接触农作物。
2、皮肤外伤。
症状-总述:
镰刀菌病主要累及皮肤和眼部,导致眼部疼痛、畏光、红肿、视物模糊,皮肤出现疼痛性红斑或丘疹等症状。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出现侵袭性感染,出现持续发热、血栓形成、组织坏死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眼部症状
(1)角膜镰刀菌病:眼部疼痛、畏光、红肿、视物模糊。检查可见角膜有浅部溃疡,溃疡边缘不整齐,溃疡基底部呈白色,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溃疡周围可有卫星状损害,严重者可有前房积脓。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导致失明。
(2)镰刀菌性内眼炎:常由真菌播散引起,有眼部肿胀、疼痛、视力受损等情况。
2、皮肤症状
(1)皮肤镰刀菌病:表现为疼痛性红斑或丘疹,黑色坏死性溃疡;可有薄的红斑性边缘,似靶;多发性红斑型皮下结节、肉芽肿;广泛的蜂窝组织炎症,伴或不伴筋膜炎。
(2)足菌肿:多由外伤引起,病变多在外露部位。有假性肿瘤、窦道瘘管和排出颗粒,镰刀菌引起足菌肿的颗粒呈白色。
3、全身症状
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镰刀菌可侵犯血管,引起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而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身上最常见的是持续性发热,对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
症状-病情发展:
眼部感染时,病情发展较快,镰刀菌侵犯到角膜后立即发生疼痛、流泪、角膜潮红、充血、急性炎症,进一步出现角膜糜烂、浑浊、前房积脓、视力丧失,严重者发生穿孔而失明。
症状-并发症:
镰刀菌可产生代谢毒素,如T-2毒素,可导致骨髓造血组织的坏死和内脏器官的出血,引起脓毒症和菌血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眼部疼痛、畏光、红肿、视物模糊;
2、皮肤出现疼痛性红斑或丘疹;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眼部症状为主者,可咨询眼科。
2、皮肤表现为主在,可咨询皮肤科。
3、本病亦可在感染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可穿着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可能会进行相关血液学检查,患者需于就诊前一晚10点后禁食,就诊当天空腹来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可携带药盒。
6、家属可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不适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2、这些不适症近期有加重或减轻吗?
3、您以前有过相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4、您近期有田间劳作吗?
5、您近期皮肤有受过外伤吗?如何处理的呢?
6、您有使用化疗药物吗?什么药?
7、您是否还患有其他疾病吗?有接受治疗吗?
8、您使用过某些药物缓解不适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病情严重吗?
2、这个病是哪些因素引起的?还有其他原因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需要如何进行治疗?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眼部疼痛、肿胀,皮肤出现丘疹、红斑、肉芽肿或不明原因的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会首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病情,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进行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基础体征
医生首先会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以判断患者的基础体征,患者可有体温升高。
2、视诊
主要观察皮损的形态、颜色、大小、数目、分布特点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流脓、出血、溃疡等异常表现。
3、触诊
主要检查皮损的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触痛等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判断患者有无感染。
2、药敏试验
进行药敏试验检查,以判断患者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
检查-病理检查:
1、直接镜检
在损害处的渗出物、甲屑、刮片等标本中可见到分隔菌丝。菌种的确定有赖于真菌培养。
2、培养检查
培养物在镜下有典型的镰刀形大分生孢子,可聚集成球,大分生孢子有3~4个或更多分隔。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有无接触农作物或污染物的病史,以及皮损、发热等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的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气传真菌是普通培养污染菌,而仅以分离出真菌作出诊断是不够的。甚至当同一种真菌多次被重新分离出,仍必须怀疑诊断,除非在组织病理切片中证明有真菌,再结合培养分离出的病原体,才能进行确诊。本病需要与曲霉感染、病毒性角膜炎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曲霉感染
曲霉为自然环境中最常见的腐生菌,存在于空气灰尘、土壤及腐烂的有机物中,鸟类尤其是鸽粪易受曲霉感染。常侵犯皮肤、脑、眼、耳、副鼻窦等部位,可引起急性炎症和慢性肉芽肿改变。镰刀菌与曲霉的鉴别只有依靠培养,镰刀菌的血培养阳性率比曲霉高。
2、病毒性角膜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与镰刀菌病引起的眼部症状相似,出现眼部畏光、流泪、角膜炎症、穿孔等情况,通过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发生在不同部位,由不同病因导致的镰刀菌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疗程应持续>1年,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也可进行手术切除病灶辅助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系统用药
可以选择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或者泊沙康唑。镰刀菌病对多种抗菌药物不敏感,也可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用药。
2、局部治疗
角膜镰刀菌病主要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首选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部分有效。
治疗-相关药品: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泊沙康唑、那他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1、对某些孤立损害可行外科清创或切除术。
2、角膜受累严重时需要进行角膜移植。
治疗-治疗周期:
药物治疗需要维持一年以上,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免疫正常患者局限性感染,系统治疗辅以外科手术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消除疾病,达到临床治愈。免疫抑制患者出现播散性感染,预后一般不佳,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仅为50%左右。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导致视力障碍、皮肤疼痛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严重者可发生播散性感染,出现全身症状,出现菌血症或脓毒血症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消除症状,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镰刀菌病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合理作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维持自身免疫力,有助于促进机体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常可引起多角膜以及皮肤损害,视力模糊容易使患者出现恐惧、焦虑、不安、烦躁等情绪。此外,本病的皮损影响患者外貌美观,容易使人产生孤独、自卑等消极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关注患者情况,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摆脱不良心理,保持乐观心态,正确面对疾病。
(2)患者可多向亲友倾诉,以缓解消极情绪,同时还可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措施,了解病情发展情况,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医治。
日常-用药护理:
1、抗菌药物必须要按照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出现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2、注意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一旦用药后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关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休息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4、注意皮肤和黏膜保护,避免外伤或感染等不良情况发生。
5、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寒感冒,影响机体免疫力。
6、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畏光者可佩戴遮光眼镜来保护眼睛。
7、患者可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瑜伽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循医嘱定期复查,长期用药应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如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新发症状,及时就医诊治。
饮食调理:
患者要合理饮食,保证机体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摄入,以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同时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以防对机体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禁烟、禁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禁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本病为镰刀菌感染所致,是可以进行预防的,具体措施如下:
1、农忙时节田间作业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可将裤腿、袖口扎紧,避免皮肤损伤,同时可佩戴眼镜,对眼睛进行保护。
2、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瑜伽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