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疾病英文名称: benign lipoblastoma疾病别名: 胚胎性...
养生
疾病名称: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
疾病英文名称: benign lipoblastoma
疾病别名: 胚胎性脂肪瘤
疾病概述: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benign lipoblastoma)又称胚胎性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孤立性、软组织良性肿瘤,大多在3岁以前发病,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四肢浅表部位,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其病因尚不清楚,常通过手术切除方法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皮肤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B超检查、CT检查、MRI检查
重要提醒: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不危害机体健康,但若肿瘤不断增大,且位于深部组织,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症状,此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治。
临床分类: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
1、局限型
通常又称脂肪母细胞瘤,多位于浅表部位,有包膜。
2、弥漫型
通常又称脂肪母细胞瘤病,多位于深在组织,边界不清,有向周围组织和肌肉扩展倾向。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较少见,且目前尚无其权威、准确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大多发生于婴幼儿,3岁以下占80%以上,男性较女性多见。
病因-总述: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肪瘤,呈良性病变,于1958年由Vellios等首先报道,但目前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症状-总述: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主要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多见于四肢浅表软组织,直径3~5㎝,下肢多于上肢;有时也可见于躯干、颈部、肠系膜、纵膈、腹膜后等部位。一般无不适症状, 但随着肿瘤不断增大,有时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如颈部肿瘤可引起打鼾、呼吸不畅等症状;腹部肿瘤可出现腹痛、腹胀、腹膨隆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某些特殊位置的肿瘤可引起局部相关病变,如肠系膜部位的肿瘤可能会引起肠扭转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皮下出现持续增大的肿块;
2、体检发现不明肿物;
3、肿物不断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各种不适症状;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发现持续增大的皮下肿块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2、体检发现体内不明肿物,可首先去肿瘤科就诊;
3、小儿患者可及时去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处皮肤进行检查,建议就诊当天穿着宽松衣服以便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目前有什么症状?
2、孩子皮下肿块的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出生就有的吗?
3、肿块在身体的那个部位?是逐渐增大的吗?
4、孩子有没有打鼾的情况?
5、孩子有没有突然地哭闹呢?
6、孩子出生时的检查正常么?之后有进行过体检吗?
7、之前有使用过什么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吗?效果如何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孩子得了什么病?这个病会遗传吗?
2、导致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还有其他原因吗?
3、肿块会一直存在吗?会变大吗?
4、需要做什么检查?
5、需要手术切除吗?手术有什么风险吗?
6、治疗的费用,医保会报销吗?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发现不明皮下肿块,或体检发现体内存在不明肿块,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机体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B超、CT、MRI,以及病理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首先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跳、精神状态等情况,之后再对潜在的肿块进行观察,以了解其大小、数目、颜色、形态、发病部位、分布特点等情况。
2、触诊
主要检查肿块的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触痛等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取部分肿块活组织送病理检查,能判断病变性质,并明确组织病理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是本病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能显示肿块的大小、边界情况,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意义。
2、CT及MRI
能更详细的显示肿物的具体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幼年发病,以及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B超、CT、MRI,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诊断通常不难。诊断过程中还需与黏液性脂肪肉瘤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黏液性脂肪肉瘤多在20岁之后发病,10岁以下罕见,位于深部软组织,组织病理检查见异型成脂肪细胞及病理性核有丝分裂象,可资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一般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位置、患者身体素质等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主张完整切除肿瘤,同时尽量减少周围组织及功能的损害。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是一种良性病变,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瘤后,通常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发生在深部组织的肿瘤若不及时治疗,逐渐增大可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症状,对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预后-治愈性:
经过规范、合理的手术治疗后,大多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并获得痊愈。
预后-治愈率:
目前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若肿瘤切除不完全,可能会导致疾病复发。
日常-总述:
家属需要协助患儿做好日常的皮肤护理工作,做好皮肤防护,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促进患儿的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患儿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2、为患儿选择宽松、全棉的贴身衣裤,减少与皮肤的摩擦,防止摩擦引起皮肤进一步损伤。
3、保持室内空气干净、清新,房间应多通风、勤消毒。
4、家属应留意瘤体的变化,避免受到损伤和挤压。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3、术后按照医嘱在麻药消退后尽早进行下床活动,年龄较的小患儿家属需要帮助患儿伸展四肢,能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手术患者需先禁食,之后慢慢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恢复普食。
饮食建议:
1、哺乳期的婴幼儿,恢复期间建议母乳喂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对于已经添加辅食或者可自行进食的患儿,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食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食物。
2、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3、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减少摄入茶饮、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