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疾病英文名称: ovarian malignant peritonea...
养生
疾病名称: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
疾病英文名称: ovarian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疾病别名: 卵巢腹膜癌病
疾病概述: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ovarian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过去曾被称为卵巢腹膜癌病。由于其组织结构复杂多样,部分与转移性腺癌的形态学十分相似,诊断比较困难。本病常见症状有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等,一般通过手术治疗,辅以化疗和放疗,可延缓肿瘤的复发。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卵巢
常见症状: 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乏力、消瘦、食欲减退
主要病因: 可能与接触石棉有关,还可能与放射性物质、病毒、遗传、个体敏感性及慢性炎症等刺激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腹水检查、血清CA125检测、胃肠造影、B超检查、CT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腹腔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预后较差,但通过积极治疗,可延缓复发、延长生存时间。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为罕见病,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发病年龄为49~53岁。
病因-总述: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接触石棉有关,此外,还可能与放射性物质、病毒、遗传、个体敏感性及慢性炎症等刺激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接触石棉
石棉的接触途径包括职业、环境及石棉工人的家庭成员,其中最主要的接触是职业。石棉的致癌力与接触的时间、接触的量有关。石棉一般先吸入呼吸道,然后通过横膈或血流吸入腹腔,沉积在组织中,然后形成石棉小体,抑制了抗癌免疫监视中起重要作用的NK(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从而诱导癌变。
2、其他
本病的发生还可能与放射性物质、病毒、遗传、个体敏感性及慢性炎症等刺激有关。盆、腹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恶性间皮瘤的也有报道。
病因-危险因素:
从事接触石棉的职业,如船厂工人、纺织工人、管道工人、焊工、油漆匠及建筑工。
症状-总述:
本病常见的症状是腹胀、腹痛、腹水和腹部包块,腹痛在排尿、排便时加重,常伴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少数病人可表现为低血糖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常见的症状是腹胀、腹痛、腹水和腹部包块。
2、绝大多数患者(90%)有浆液性或血性腹水,增长迅速,尤其以弥漫型间皮瘤更为多见。
3、腹痛多样,可以是无明确定位的灼热感或隐痛不适,亦可呈剧烈痉挛性腹痛,排尿、排便时加重,常伴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少数病人最初表现为慢性小肠梗阻。
4、个别肿瘤可能产生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样物质,可发生低血糖症状(心慌、大汗、头晕等),血小板增多症及血栓栓塞也比较常见。
症状-并发症:
1、肠梗阻
随着肿瘤增大及扩散,可导致小肠肠腔发生机械阻塞或小肠正常生理位置发生不可逆变化,引发肠梗阻。
2、其他
瘤体可有坏死、出血。此外,肿瘤对周围组织如肝、脾、胰、胃肠道及后腹膜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浸润,腹膜脏、壁层还可见散在的小的瘤结节。
就医-门诊指征:
1、扪及腹部肿块,腹围增大;
2、伴腹胀、腹痛,腹痛在排尿、排便时加重;
3、伴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首诊常于普通外科就医,本病在妇科进行诊断和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工作、生活的环境中有石棉吗?
6、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
7、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有肿瘤患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遗传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有后遗症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腹水检查、血清CA125检测、胃肠造影、B超检查、CT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腹腔镜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腹部体检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腹部检查,尤其是腹部视诊和触诊。首先会观察患者有无腹部膨隆,并可能会对患者的腹围进行测量。其次会行腹部触诊,患者可能会在下腹部触及包块。
2、妇科检查
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妇科专科检查。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宫体及双侧附件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以了解关于肿瘤的体积、形态、质地、活动度、边界等信息。
(1)检查场景:进行检查前,医生会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排空膀胱,并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检查时,病人需除去下身衣物并躺上检查台,两脚分别放上脚踏,并调至舒适的位置。医生在检查完外阴后,会使用窥器检查阴道和宫颈,下一步会取出窥器,戴无菌手套行双合诊检查,一手的一指或两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附件区有无肿块,若有,则查其位置、大小、形状、软硬度、活动度、与子宫的关系以及有无压痛等。对于无性生活、阴道闭锁或有其他原因不宜行双合诊的患者,则使用直肠-腹部诊代替双合诊检查。
(2)检查注意事项:妇科检查前24小时禁止性生活、阴道检查、灌洗和阴道用药。做妇科检查时,尽量排尽小便;若可能做直肠-腹部检查或三合诊,则应尽量排空大便。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腹水检查
腹水呈血性或浆液纤维素性,比重高(多数>1.020),利凡他(rivalta)试验阳性。腹水细胞学检查如有大量的非典型、异型间皮细胞或肿瘤细胞,则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2、血清CA125检测
患者可有CA125水平升高,CA125也可作为监测治疗反应的一项指标。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会作针吸活检或穿刺活检,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1、大体所见
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外形,可以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类,以前者更为常见。
(1)弥漫型的生长特征是腹膜广泛受累,腹膜的脏、壁层可见多数大小不一的瘤结节,结节边界不清,广基或有长短不一的蒂,有些可融合成较大的包块(或称母瘤),色暗红或灰白色,质软或脆,触之易脱落。
(2)局限型好发于上腹部或盆腔,常形成大块肿块附着于浆膜脏层,直径可超过10cm,其质软而脆或纤维性较硬,有坏死、出血,对周围组织如肝、脾、胰、胃肠道及后腹膜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浸润,腹膜脏、壁层还可见散在的小的瘤结节。个别局限型为单个肿瘤,包膜完整,可为良性或低度恶性。
2、光镜所见
从组织学看间皮细胞具有双向分化的特点,可向上皮细胞分化,形成上皮样肿瘤(上皮型),也可向间质细胞分化形成梭形细胞肿瘤(肉瘤型),还可形成两种组织形态混合的肿瘤(混合型)。
3、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
(1)组化法:用于检测酸性和中性黏多糖,常用的方法有胶质铁染色(CollFe)、PAS染色、黏液卡红染色。可用于间皮瘤与腺癌的鉴别诊断,其中胶质铁染色较为可靠。
(2)免疫组化:常用的方法有抗癌胚抗原抗体染色(CEA)和抗细胞角蛋白抗体染色(Keratin)。
(3)电镜:超微结构的特点包括密集细长的微绒毛、糖原、桥粒、基底膜、张力微丝。
检查-其他检查:
腹腔镜检查:可直接窥视腹腔内貌、肿瘤的位置、范围,以及在脏、壁层腹膜、大网膜多处取活检,是比较可靠的术前诊断手段。尤其适用于需与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等鉴别诊断时,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即可明确癌性或非癌性疾病。如活检组织少,病理也常难肯定是转移性癌或间皮瘤,但两者均需手术治疗,也不影响处理。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胃肠造影
在胃肠造影时可以见到以下征象:
(1)由于腹膜广泛受累而造成肠襻改变,如小肠肠襻变形、活动差而固定。
(2)肠管管腔因外压可造成偏心性狭窄,甚至有梗阻的表现。
(3)由于粘连的瘤组织推移,常出现肠襻分布的异常。
(4)肠黏膜无明显破坏,消化道内见不到占位病变。
2、B超检查
B超除能准确报告腹水、盆腔等处的大瘤块外,还常能见到腹内肠襻粘连固定、肠壁不规则增厚,以及提示肿瘤腹腔内种植的异常回声波等。当肿瘤侵犯腹膜时,原连续均匀的腹膜线呈波浪起伏,可出现球形小结节、局限性片状增厚或不规则块状物。
3、CT检查
CT主要表现为腹水、腹膜不规则增厚粘连和腹膜结节、大网膜和肠系膜受累、盆腔肿块、胸膜受累(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粘连时,CT所见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胃肠道肿瘤转移和腹腔慢性感染等鉴别。CT定期复查,对观察病变进展和疗效常是有用的。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组织病理学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结核性腹膜炎、胰岛素瘤、肝硬化腹水、腹腔转移性肿瘤、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大多在40岁以下,常有发热、盗汗、血沉增快等结核中毒症状,50%腹部有“揉面感”。腹水多为淡黄色,有时为血性,比重1.016~1.020,细胞学涂片可见白细胞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抗酸染色5%~10%可找到结核菌,腹水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为40%,抗结核治疗有效。
2、胰岛素瘤
因发作性抽搐、昏迷易误诊为低血糖昏迷、胰岛素瘤。恶性间皮瘤引起的低血糖昏迷可能是由于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后,在代谢过程中消耗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所引起,也可能与此肿瘤合成一种类胰岛素样多肽有关。
3、肝硬化腹水
本瘤缓慢发生的腹痛、腹水和消化道功能紊乱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相似,如患者既往有肝炎病史时,则极易误诊为肝硬化腹水。
4、腹腔转移性肿瘤
腹腔原发性肿瘤甚少见,首先应注意除外来自消化道、乳腺、肺、卵巢等的转移性肿瘤。术前CT和X线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术时仔细探查,除外隐蔽的原发灶。
5、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
该肿瘤原发于腹膜表面,双侧卵巢正常大小或仅有表面微小浸润,组织学形态酷似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术前误诊率几乎达100%。鉴别EPSPC、卵巢癌或间皮瘤,必须经过开腹探查和病理检查,再结合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的EPSPC诊断标准作出最后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腹膜间皮瘤的治疗正在摸索中,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可循。一般认为先经手术切除肿瘤,然后辅以化疗、放疗有些效果,但总的治疗效果欠佳。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可经化学药物治疗,具体详见放化疗。
治疗-相关药品:
顺铂、多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环磷酰胺
治疗-手术治疗:
无论是局限型还是弥漫型,若无手术禁忌证,均应接受手术探查。根据病变的范围可作病变切除、大网膜切除及部分腹膜切除,这样可减少肿瘤负荷,加强手术后化疗或放疗的效果,而且尚可缓解症状,暂时控制疾病,减少腹水的产生。局限型间皮瘤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颇佳,弥漫型间皮瘤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的机会极少,部分只能起到手术探查及活检的作用。
治疗-放化疗:
1、化学治疗
化疗药中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对间皮瘤有些疗效。近年来一致认为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最为有效,尤其推荐腹腔化疗。
2、放射治疗
迄今为止,放射治疗似乎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各种治疗方法中,本法长期生存的人数最多。适合大面积腹膜累及的病人,但必须在切尽大块的肿瘤后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放射治疗可延缓肿瘤复发,且肿瘤复发后再次放疗仍有效。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0~3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即使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仍较差,但通过积极治疗,可延缓复发,延长生存时间。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有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2、本病若不及时治疗,肿瘤可发生扩散和转移,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仍较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本病一般易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控制疾病的发展。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可有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本病若不及时治疗,肿瘤可发生扩散和转移,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可能因此产生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与患者交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接受治疗后会有一段虚弱期,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的居住环境,避免意外感冒等的发生。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且在术后至少半年时间内,注意避免进行加重腹压的动作,不能提重物。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术后患者可遵医嘱下床活动。
4、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不必使用私处清理液。且尽量少使用卫生护垫,穿棉质或者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5、术后三个月内严禁性生活,并且应避免盆浴。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1个月后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管,若出现引流液性质或者颜色变化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芹菜等。
6、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香蕉等通便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
7、患者应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8、术后患者排气后先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及不干净的食物。
3、禁止高盐、高糖饮食,减少熏烤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和腌制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长期暴露在石棉环境中的人群应注意防护,可佩戴防护口罩、衣物等。
2、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