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卵巢功能异常综合征疾病别名: 库蒂斯综合征、自主神经性卵巢功能障碍综合征疾病概述: 卵巢...
养生
疾病名称: 卵巢功能异常综合征
疾病别名: 库蒂斯综合征、自主神经性卵巢功能障碍综合征
疾病概述:
卵巢功能异常综合征又称库蒂斯综合征、自主神经性卵巢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由于卵泡成熟和类固醇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导致大脑系统各部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失调,出现无月经、月经过多、月经不调、生殖器发育不全等卵巢功能不全的表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卵巢
常见症状: 手足厥冷、四肢感觉异常、眩晕、无力、习惯性头痛、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生殖器发育不全
主要病因: 本病的病因不明,可能由于间脑、垂体的血管具有遗传性的调节障碍,使大脑间脑系统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激素水平检测、盆腔超声、腹腔镜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应尽早就医,以免因病情进展而并发血管紧张性间隙性跛行。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及绝经期妇女。
病因-总述:
本病的病因不明,可能由于间脑、垂体的血管具有遗传性的调节障碍,使大脑间脑系统各部分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
病因-基本病因:
1、年龄因素
青春期女性卵巢功能发育不完善,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均可能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2、精神与饮食
精神过度紧张、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也可能引起激素分泌紊乱,从而诱发本病的发生。
症状-总述:
患者可见体质性血管不稳定表现(如手足厥冷、肢端皮肤变化、感觉异常以及眩晕、无力、头痛等全身表现)、卵巢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生殖器发育不全)、习惯性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精神不稳定等。病情严重者,还可并发血管紧张性间隙性跛行。
症状-典型症状:
1、体质性血管不稳定的表现
患者可出现手足厥冷,肢端发绀、红斑、大理石样皮肤,四肢感觉异常,易冻伤、眩晕、无力、习惯性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易出汗等表现。
2、卵巢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过多、月经提前,白带增多、生殖器发育不全。
3、其他表现
常见如习惯性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精神不稳定等。
症状-并发症:
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因血管反复收缩舒张而出现血管紧张性间隙性跛行。
就医-门诊指征:
1、手足冰凉、久不缓解,伴四肢感觉异常、肢端红斑或颜色变化;
2、极度乏力、眩晕、头痛;
3、月经长期紊乱,如闭经、月经过多、月经提前;
4、伴白带增多、长期便秘等;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妇科的诊疗范围,患者可去妇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月经初潮是什么时候?平时生理期正常吗?
6、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确诊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可以自愈吗?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手足厥冷、眩晕、闭经、月经过多、月经提前、白带增多、生殖器发育不全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激素水平检测、盆腔超声、腹腔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检查第二性征的发育状况,如乳房发育是否正常,乳房有无乳汁分泌等。
2、检查内外生殖器发育情况,了解有无先天缺陷、畸形。
3、检查患者的四肢末端的皮肤有无异常,是否存在红斑、发绀、大理石样改变等。
4、检查患者的四肢感觉是否存在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激素水平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清中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的水平,来判断卵巢功能。若上述指标存在异常,则提示卵巢功能或卵泡发育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腹腔镜检查:用于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提示存在异常的患者,可明确病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并可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盆腔超声:可明确双侧卵巢的位置、大小、形态,同时还可监测卵泡发育的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由不同诱因引起的患者大脑系统各部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具有上述体质性血管不稳定及卵巢功能异常症状和体征,可考虑本诊断。激素水平检测、盆腔超声、腹腔镜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有助于本病的确诊。此外,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与子宫腺肌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子宫内膜癌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子宫腺肌病
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痛经为主要表现,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宫腔镜检查可见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而卵巢功能异常综合征虽然也可见月经改变,但本病好发于青春期或绝经期女性,而且宫腔镜检查可无异常。
2、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者皆可出现月经异常的表现,但多囊卵巢综合征还可见多毛、痤疮、不孕、男性化体征等表现,而且好发于20~35岁女性。高雄激素血症评估、抗苗勒管激素检测、内分泌激素检测等辅助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3、子宫内膜癌
二者的临床表现及好发人群相似,但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值升高,诊断性刮宫可见子宫内膜有癌细胞。而卵巢功能异常综合征则无上述改变。
治疗-治疗原则:
卵巢功能异常综合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为谷维素、维生素B6、锂离子、性激素等,以期达到调节大脑间脑系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目的。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但若药物治疗无效,病情长期反复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年轻有生育要求者可考虑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卵巢部分切除术,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可行卵巢切除术。
治疗-药物治疗:
1、谷维素
对自主神经功能调节有良好的疗效,还可以改善精神失调症状。
2、维生素B6
对谷氨酸代谢有影响,可用于调整自主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关系。
3、锂离子
能改变神经的兴奋性,具有排钠利尿的作用,一般于月经来潮前10天开始服用,月经来后停药。
4、性激素
对于月经失调及生殖器发育不全者可给予性激素治疗,以调整月经和促使生殖器的发育。
治疗-相关药品:
谷维素、维生素B6、锂离子、性激素
治疗-手术治疗:
1、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在腹腔镜下检查卵巢的性质、程度等情况,用电凝或激光在病变卵巢表面进行多点烧灼打孔,以恢复患者卵巢的功能。手术后可能出现治疗无效、盆腔粘连、卵巢功能低下等问题。
2、卵巢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是在腹腔镜下,切除部分病变的卵巢,并将剩余的卵巢组织缝合。
3、卵巢切除术
是在腹腔镜下将病变的卵巢切除,该手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防止疾病复发或癌变。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患者的症状可以减轻或消除。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复发,患者反复出现月经紊乱,甚至并发血管紧张性间隙性跛行。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少数可能复发。
预后-治愈率:
本病的治愈率较高。
预后-复发性:
本病有复发的可能,患者可能反复出现月经紊乱。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保证患者身心舒畅。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不必使用私处清理液。且尽量少使用卫生护垫,穿棉质或者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5、超重者应科学减重,避免过度节食。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特别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应多吃,如胡萝卜、菠菜等。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患者可适量摄入粗纤维的食物,如麦片、紫薯等。
5、患者可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应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禁止高盐、高糖饮食。
4、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不要讳疾忌医。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不必使用私处清理液。且尽量少使用卫生护垫,穿棉质或者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