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麦收皮炎疾病英文名称: wheat-harvest dermatitis疾病别名: 麦芒...
养生
疾病名称: 麦收皮炎
疾病英文名称: wheat-harvest dermatitis
疾病别名: 麦芒皮炎
疾病概述:
麦收皮炎(wheat-harvest dermatitis)又称麦芒皮炎,是麦收期间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生可能与麦穗携带的真菌有关。多在接触麦穗后发病,常导致接触部位皮肤出现少量、散在性针尖至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或红斑,自觉瘙痒。停止接触麦穗,给予相关药物进行止痒和抗过敏治疗,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红色丘疹、红斑、丘疱疹、小疱、皮肤糜烂
主要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因麦穗携带真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皮肤过敏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斑贴试验、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麦收皮炎可引起瘙痒不适,若搔抓引起皮肤破损,如不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流行病学-传染性: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本病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暂无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麦收皮炎多见于参加麦收者,如农民等。
病因-总述:
麦收皮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因麦穗携带真菌产生致敏毒素,接触皮肤后引起过敏反应所致。麦穗导致皮肤损伤可能会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
症状-总述:
麦收皮炎主要见于接触麦穗部位,少数患者可泛发全身。接触麦穗后先感皮肤局部发痒,于当天或次日出现少数散在性针尖至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或红斑,常伴有搔抓伤,自觉瘙痒。严重者可出现丘疱疹和小疱,甚至因搔抓导致皮肤糜烂。有时患者还可能发生荨麻疹或湿疹样皮炎表现。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因搔抓皮肤引起破损,从而导致皮肤继发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红色丘疹、红斑、丘疱疹、小疱、糜烂等异常;
2、伴局部持续瘙痒不适;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接触麦穗后出现以上情况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于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需要对皮肤进行检查,就诊时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服。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发现的皮肤变化?
3、这些皮疹痒吗?疼吗?
4、是怎么出现的皮疹?接触什么特殊物体、去过特殊环境吗?
5、您出现皮疹之前有收割麦子吗?
6、过去出现过类似情况吗?
7、是否尝试进行过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这皮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应该怎么治疗?能治愈吗?
3、有什么止痒的方法吗?
4、我大概多久能恢复?
5、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6、这个病传染吗?还会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接触麦穗后出现皮肤丘疹、红斑、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皮肤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血常规、斑贴试验、病理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在询问相关情况后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1、视诊
主要观察皮损的类型、形态、大小、数目、颜色、发病部位、分布特点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皮肤破损、流脓、溃疡等异常表现。
2、触诊
要检查皮损的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触痛等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通过血细胞数目变化情况判断机体是否存在感染情况。
2、斑贴试验
医生会根据受试物的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以适当的方法将其贴于皮肤,一定时间后观察皮肤变化情况,从而了解机体过敏情况,并明确致敏物质。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有意义。
检查-病理检查:
有时医生可能会在病变部位切取部分皮肤组织送病理科进行检查,可明确组织病理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麦穗接触史,以及皮肤散在性针尖至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或红斑、丘疱疹、小疱、瘙痒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斑贴试验等辅助检查结果,通常不难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麦收皮炎的治疗首先需脱离致敏环境,避免继续接触过敏物质,同时根据情况给予合适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不适症状,促进皮损恢复。
治疗-一般治疗:
避免再次接触麦穗,以防加重病情。
治疗-药物治疗:
1、抗过敏药物
常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有助于缓解皮肤过敏情况,减轻瘙痒不适。
2、止痒药物
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可缓解瘙痒不适。
3、抗生素药物
如有皮肤破损情况,为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可酌情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部分患者可自行痊愈,经过积极的治疗,也常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常可引起局部瘙痒不适,有时可因过度搔抓引起皮肤破损、感染等不良情况。
2、若皮损严重,且位于暴露部位,可能会影响外貌美观。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在停止接触麦穗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自行痊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规范、正规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逐渐痊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发病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护好患处皮肤,避免出现损伤和感染。
日常-用药护理:
1、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
2、服用抗组胺类药物者需注意观察有无镇静、嗜睡、全身乏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症状。服药期间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勤洗澡,洗澡时不要大力擦洗,以免损伤皮肤。
2、勤剪指甲,不要抓挠患处,以免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3、局部瘙痒剧烈、皮肤温度高,可使用冷湿敷;感觉瘙痒难忍,可用手掌轻轻拍打,以代替抓挠。
4、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5、日常做好防晒措施,避免太阳暴晒,以免加重皮疹。
饮食调理:
麦收皮炎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切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皮疹。
饮食建议:
1、以清热利湿为主,多食用冬瓜、百合、绿豆、莲子、苦瓜等凉性食物。
2、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3、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4、多饮水,加速身体代谢,加速毒素排泄。
饮食禁忌:
1、忌食鱼、虾、海鲜类食物。
2、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3、少吃油腻、油炸食物。
4、少吃甜食,如糖类、咖啡及甜的饮料。
5、禁烟、禁酒。
预防措施:
收割麦子时减少皮肤的裸露,如穿长袖长裤、带袖套、扎紧裤脚、戴围巾、戴口罩等,收割完毕后及时洗澡、洗衣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