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慢性创伤性滑囊炎疾病概述: 滑囊又称滑液囊、滑膜囊或黏液囊,与腱鞘同是肌肉和肌腱的附属结...
养生
疾病名称: 慢性创伤性滑囊炎
疾病概述:
滑囊又称滑液囊、滑膜囊或黏液囊,与腱鞘同是肌肉和肌腱的附属结构,为一结缔组织扁囊。滑囊多数独立存在,少数与关节腔相通。人体凡是摩擦频繁或压力较大的部位,都有滑囊,多存在于人体坚韧结构的两个摩擦面之间,如骨突、肌肉、肌腱、韧带或皮肤等相互之间。滑囊有减少摩擦、减轻压力、促进运动灵活性的功能。慢性创伤性滑囊炎是指因反复摩擦或压迫滑囊所导致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其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肢体活动受限等。经过治疗,一般可缓解临床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局部肿块、疼痛、肢体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反复摩擦或压迫滑囊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沉检查、X线检查、关节穿刺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运动员。
病因-总述:
慢性创伤性滑囊炎是由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滑囊所致。此外,环境以及训练因素可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病因-基本病因:
滑囊受到过度的摩擦和(或)压迫时,滑囊壁发生炎性反应,滑液分泌增多,同时囊壁渗出增加,使滑囊膨大、肿胀。急性期囊内积液为血性,以后红细胞破溃,含铁血黄素沉积,滑液呈黄色;至慢性期,囊内积液可为正常黏液,但囊壁增生、肥厚、纤维化。滑膜增生可呈绒毛状,有的囊底出现钙质沉着,可影响关节活动。
病因-危险因素:
有以下情况可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1、寒冷的天气;
2、训练方式和强度不合理;
3、护具或鞋子不合适;
4、训练场地存在问题,如不平整。
症状-总述:
慢性创伤性滑囊炎可见于任何年龄和各种职业,中老年人多见,但都有该部位的过度摩擦、压迫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肿块和疼痛。无疼痛的肿块多是在洗澡等时无意中发现。有时肿块可影响关节活动,或压迫周围的神经引起不适。
症状-典型症状:
1、肿块
肿块大小因部位而异,圆形,囊性,与皮肤无粘连,肿块硬度与其囊内压力有关,多数较硬,边界清楚;少数柔软,边界不清。肿块无压痛或仅有轻压痛, 自发性疼痛少见。
2、疼痛
可有局部疼痛。早期疼痛(酸痛)较轻,逐渐加重。阴雨天、劳累或受凉后以及主动或被动活动关节时,疼痛加剧。
3、关节活动受限
由于滑膜增生,滑囊壁变厚,滑囊最终发生粘连,形成绒毛、赘生物及钙质沉着,导致关节功能受限。
症状-并发症:
可出现肌腱炎、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关节肿块,影响关节活动;
2、运动后出现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限制患肢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6、有哪个姿势会加重疼痛么?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血常规、尿常规、血沉检查、X线检查、关节穿刺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在检查时,浅表性滑囊可触及波动感,深部滑囊或因囊内压较高时常不易触及波动。
检查-实验室检查:
可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沉、抗链球菌“O”及类风湿因子等,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可进行关节穿刺检查抽取积液,积液一般为黏液或血性黏液。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通过本检查可观察滑囊病变情况,了解滑囊炎与关节的关系。
2、B超检查
超声检查能够显示滑囊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具有无创伤、即时、廉价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检查。
3、磁共振(MRI)
本检查可更清楚的显示软组织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特别需要注意患者的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不难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慢性创伤性滑囊炎的治疗应以缓解症状,促进局部病灶恢复为目的。一般可通过休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促进恢复。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经休息,去除病因如过度摩擦、受压,炎症常可消退。
治疗-药物治疗:
可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常用药物为醋酸泼尼松龙。
治疗-相关药品:
醋酸泼尼松龙
治疗-手术治疗:
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做滑囊切除术。
治疗-其他治疗:
1、物理治疗
可通过物理治疗刺激患处的皮肤和相关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炎症渗出吸收,控制炎症反应,而达到消炎止痛功效。另外,物理治疗还具有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减少瘢痕形成、促进组织修复、防止肌肉萎缩的功效。目前临床物理疗法主要有冰疗、超短波、微波疗法,低频及中频电疗、温热疗法、磁疗、超声波等。
2、其他
还可行穿刺抽液,之后加压包扎,并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病因、患者病情、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若及时经过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慢性创伤性滑膜炎虽不至于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2、若由急性发病转为慢性,病程迁延、反复,可能影响患者心理,使患者出现抑郁、烦躁等负面心理。
预后-治愈性:
可通过治疗实现治愈。
预后-治愈率:
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若出现治疗不彻底或慢性劳损的病因未去除,有可能再次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合理休息,遵医嘱进行恢复训练、定期复查、用药,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不要在雨雪天,道路结冰、路面湿滑的情况下外出,避免扑到受伤,必要时可拄拐杖。
2、症状缓解后,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避免长时间体力劳动,加重病情。
4、多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骨质。
5、患者应充足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2、可少食多餐,促进消化。
饮食禁忌: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与滑囊长期受到压迫有关,环境以及训练因素可增加本病发生风险。通过以下措施可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1、不在寒冷天气进行体育训练;
2、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合适的训练,不过度训练;
3、选择专业合适的鞋子在正规场地训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