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疾病英文名称: pyodermia chronica papill...
养生
疾病名称: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
疾病英文名称: pyodermia chronica papillaris et exulcerans
疾病概述: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pyodermia chronica papillaris et exulcerans)是一种皮肤乳头状或疣状增殖,伴痿管、溃疡的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好发于四肢的脓疱和小结节,扩大融合可形成紫红色斑块。一般预后良好,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痊愈,但部分患者有复发的风险。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脓疱、小结节、斑块、溃疡、乳头状或疣状增殖、瘘管形成、周围淋巴结肿大
主要病因: 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症状可长时间存在并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皮肤美观,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危及生命安全。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一般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农民,或长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有皮肤外伤史和蚊虫叮咬史的人群。
病因-总述: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绝大多数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分患者也可由链球菌、大肠杆菌、双球菌、变形杆菌等感染。
症状-总述: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的主要表现为好发于四肢的脓疱和小结节,小的脓疱、结节扩大融合可形成紫红色斑块,进而破损变为溃疡,其上可出现乳头状或疣状增殖,并伴有瘘管形成和周围淋巴结肿大。
症状-典型症状:
1、脓疱
好发于患者的四肢尤其是手背等处,在外伤、湿疹或脓皮病病损周围可出现于红色、绿豆大小的脓疱。
2、小结节
多为红色的小疙瘩,触感较硬。
3、斑块
小的脓疱、结节扩大融合可形成斑块,一般直径可大于1cm,呈紫红色,触摸有浸润感。
4、溃疡
斑块处存在皮肤组织的缺损,溃疡边缘可向外扩大。
5、乳头状或疣状增殖
溃疡部位可出现形似菜花状的增生物。
6、瘘管
局部皮肤感染破溃之后可出现具有两个开口的管道,管道可存有脓液。
7、其他
皮损周围可有肿大的淋巴结,其活动度好,有压痛。
症状-并发症:
感染病灶一直未能妥善处理可引起败血症,出现寒战、高热,皮肤和黏膜出血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在外伤、湿疹或脓皮病病损周围可出现于脓疱、结节、斑块;
2、形成溃疡、赘生物、瘘管;
3、伴淋巴结肿大;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皮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对前来就医患者的患处皮肤进行检查,患者可穿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等血液检查,患者需于就诊前一晚10点之后禁止禁食,就诊当天空腹来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您的脓疱或结节从何时开始出现的?
3、您的脓疱或结节主要分布在身体的哪些部位?有什么特征吗?
4、您的脓疱或结节有快速生长吗?有破溃的情况吗?
5、除此症状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发烧、疼痛、瘙痒等?
6、什么情况下您的症状会加重?什么情况下您的症状会减轻?
7、您的皮损出现之前皮肤有没有受到损伤?有没有感染呢?
8、您有使用过什么药物治疗吗?效果如何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会传染吗?
2、我患病的原因有哪些?
3、这个病严重吗?可以治愈吗?
4、目前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5、该如何治疗呢?需要用药吗?
6、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耽误对本病的治疗吗?
8、这个病会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出现皮肤脓疱、小结节、紫红色斑块、溃疡、乳头状或疣状增殖、瘘管形成、周围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会建议行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用肉眼或者放大镜用来观察皮肤损害的部位、范围、大小、分布及特点。
2、触诊
医生用手指面或者掌面用来感受皮肤损害的层次、质地、硬度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患者普遍存在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可明确其体内是否存在感染。
2、细菌培养检查
医生取患者脓液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主要是为了培养出致病菌,明确具体致病细菌。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皮肤病诊断中最常用的辅助检查之一,医生会取一小块皮损在显微镜下观察,以便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一些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既往疾病史、感染史、皮肤外伤史、蚊虫叮咬史、职业、饮食习惯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还会注意与疣状皮肤结核、增殖性脓皮病、着色真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疣状皮肤结核
挤出物为豆腐渣样物质,无脓疱,有比较明显的角化现象。
2、增殖性脓皮病
好发于摩擦部位,但不形成溃疡。
3、着色真菌病
无自觉症状,可做真菌镜检及培养以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为采用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常用药物有碘伏、雷公藤、抗生素等,还可辅助配合激光、紫外线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病情,
治疗-药物治疗:
1、碘伏
具有消毒、抑菌作用,脓液较多时可用稀释的碘伏溶液冷湿敷。
2、雷公藤
具有抗炎作用,如雷公藤多苷片。
3、抗生素
具有抑制细菌生长和杀灭细菌的作用,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种类,如青霉素、头孢类、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等。
治疗-相关药品:
雷公藤多苷片、青霉素、莫匹罗星、夫西地酸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的一般预后良好,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痊愈,但部分患者有复发的风险。
预后-危害性: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症状可长时间存在,并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皮肤美观,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危及生命安全。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痊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部分患者有复发的风险。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需要保护好皮损的位置,避免出现损伤和感染。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促进疾病康复,以及检测病情,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常出现在四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美观,且本病有复发的可能,病情的反复易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患者和家属可主动了解病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促进皮损的恢复。家属也需要理解患者深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可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帮助患者发泄不良的情绪,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足量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出现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2、雷公藤多苷片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即出现口干、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等,若出现胃出血等出血现象时需要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勤洗澡,洗澡时不要大力擦洗,以免损伤皮肤。
2、勤剪指甲,不要抓挠患处,以免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3、穿棉质、柔软宽松、透气的衣裤,避免刺激皮肤。
4、定期更换床单、被套,经常晒被子,防止被褥潮湿。
5、患者的房间应该加强通风、使空气保持新鲜,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6、患者可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瑜伽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7、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日常-特殊护理:
激光治疗术后:
1、激光术区遵医嘱涂抗生素药膏,并暴露创面,保持干燥清洁状态;
2、治疗后术区避免沾水,不可抓挠,以防感染。
3、术区出现疼痛、水肿、结痂均为正常现象,患者无需紧张;
4、痂皮脱落后尽量避免日晒以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
5、术后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大部分是暂时的,可逐渐消失,患者无需太过担心。
饮食调理:
患者饮食宜清淡,同时需要注意营养搭配,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皮损,影响恢复。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日常需要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皮肤损伤,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