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颞下颌关节强直疾病英文名称: ankylosis of TMJ疾病概述: 颞下颌关节强直...
养生
疾病名称: 颞下颌关节强直
疾病英文名称: ankylosis of TMJ
疾病概述:
颞下颌关节强直(ankylosis of TMJ)是指因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造成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临床上可分为关节内强直和关节外强直。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不一,其中最常见的是外伤和感染。颞下颌关节强直常表现为张口困难、面部发育障碍、畸形等,以手术治疗为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颞下颌关节
常见症状: 张口困难、面部发育障碍畸形、颌间瘢痕
主要病因: 常见的病因是外伤与感染
检查项目: 髁突活动度检查、X线、CT
重要提醒: 本病术后的功能训练有防止复发的作用,请患者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开口功能训练。
临床分类:
根据病变的部位分为:
1、关节内强直
关节内强直简称关节强直,也称真性关节强直。是指关节内发生病变,造成关节内的纤维性或骨性粘连。
2、关节外强直
关节外强直又称为颌间挛缩,也称假性关节强直,其病变位于关节外,纤维或骨性粘连位于上、下颌骨之间的皮肤,黏膜或深层组织。
3、混合性关节强直
混合性关节强直是指关节内强直和关节外强直同时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从事危险职业或对抗性运动等职业的人群,容易发生外伤,导致本病发生。
2、感染可导致本病发生,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患有免疫缺陷病、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容易发病。
3、真性关节强直多发生于15岁以下儿童,成年人较少见。
病因-总述:
颞下颌关节强直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中常见的原因为外伤或感染,而颞下颌关节内强直与颞下颌关节外强直的具体病因也不相同。
病因-基本病因:
1、颞下颌关节内强直
最常见的病因是外伤和感染。
(1)感染:是过去常见的病因。局部感染以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因为中耳与颞下颌关节相邻,儿童期两者在岩鼓裂处仅仅隔以薄层软组织,化脓性中耳炎时脓液直接扩散到颞下颌关节,使关节结构受到破坏。下颌骨骨髓炎也可扩散到关节。血源性感染如脓毒血症及败血症所致化脓性关节炎等较为少见。
(2)创伤:是目前关节强直的主要原因,下颌骨髁突骨折、颏部创伤所至关节囊内出血或髁突骨折未经及时正确处理、分娩时产钳损伤了颞下颌关节等均可继发关节强直。
2、颞下颌关节外强直
主要由外伤和感染所致。如上颌结节部或下颌升支部的骨折或火器伤、口内大面积溃疡,头颈部放疗,面颊部烧伤、烫伤,以及化学灼伤等均可导致颌间瘢痕形成,影响下颌运动。
症状-总述:
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为长期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面部发育障碍畸形、咬合关系紊乱、颌间瘢痕等表现,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颞下颌关节内强直
(1)开口困难:早期为纤维性强直,进一步发展为骨性强直,病史较长,一般在几年以上。纤维性强直有进行性张口受限,患者可轻微地张口。骨性强直则表现为完全不能张口。
(2)面下部发育障碍畸形:儿童期发病者,由于髁突是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其病变则影响下颌骨的发育,表现为面部两侧不对称。颊部偏向患侧,患侧下颌体、下颌支短小。双侧强直者,下颌后缩、小颌畸形。
(3)颌关系错乱:由于下颌骨发育障碍。上、下颌间的距离变短,牙弓变窄小,导致牙的生长受阻碍,造成咬合关系紊乱,表现为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下颌切牙向唇侧倾斜呈扇形分开。发生于成年人的关节强直无明显的面部畸形与咬合紊乱,仅有开口受限。
2、颞下颌关节外强直
(1)进行性开口困难:瘢痕范围小的,有一定程度的开口运动,瘢痕范围大的,尤其是已骨化的瘢痕则完全不能开口。
(2)口腔或颌面部瘢痕挛缩或缺损畸形:患侧口腔龈颊沟变浅或消失,并可触到范围不等的索条状瘢痕区,坏死性口炎引起者常伴有口颊部软组织缺损畸形,牙列错乱;放射治疗后及各种物理的或化学Ⅲ度烧伤后引起者,在颜面部可见明显的放射性瘢痕和各种灼伤后瘢痕畸形。
(3)髁突活动减弱:挛缩的瘢痕尚有一定程度伸缩性,所以在作用力开颌运动时可触及髁突有轻微动度,尤其做侧方运动时,活动较为明显,如挛缩的瘢痕已骨化,髁突活动可以消失。
症状-并发症:
1、双侧颞下颌关节内强直者,多伴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如果患者开口困难症状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患者进食少,出现营养不良。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开口困难,逐渐加重甚至完全不能开口;
2、伴有面部发育障碍畸形;
3、咬合关系紊乱;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口腔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您的口腔进行检查,请您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不适?
2、您的不适症状是何时出现的?
3、您的症状自出现以来是否有越来越重的情况?
4、您的症状影响您饮食、说话吗?
5、您的症状出现之前是否有外伤等诱因?
6、您最近面部是否有发生过损伤或感染?
7、您去其他医院诊治过吗?曾进行过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
2、我的疾病是如何引起的?
3、我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4、我需要哪些治疗?需要手术吗?
5、我现在需要住院吗?治疗费用会报销吗?
6、我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吗?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张口困难、面部发育障碍畸形、颌间瘢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然后进行髁突活动度检查、X线、CT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面部的发育情况、面部是否有瘢痕出现等,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观察患者咬合关系是否正常,还会进行髁突活动度的检查。
患者可能表现为髁突活动度减弱或消失。医生检查时将两手的小指末端放在患者双侧的外耳道内,紧贴外耳道前壁感觉髁突的活动,拇指在颧部做固定。让患者做开闭口运动和侧方运动,判定两侧有无髁突活动度,并对比髁突运动的差别。纤维性强直可稍有动度,骨性强直则无动度,单侧关节强直者,健侧关节髁突稍有动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关节X线检查,了解患者病变情况,如有必要还可能进行CT等检查,以下介绍X线检查可能出现的结果。
1、关节内强直
纤维性强直可见正常关节结构消失,髁突、关节结节及关节窝骨密质不规则破坏。骨性关节强直可见关节间隙消失,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融合成致密团块,呈骨球状。甚至下颌升支与颧弓完全融合呈“T”形。
2、关节外强直
见关节间隙清楚,关节结构无明显破坏。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张口困难、瘢痕等症状出现的时间,了解患者既往有哪些外伤、感染的经历、是否进行了适当的处理等。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髁突活动度检查、X线、CT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医生需要对患者属于关节内强直还是关节外强直进行鉴别。
1、病史
关节内强直有化脓性炎症病史、损伤史等,关节外强直有口腔溃烂、上下颌骨损伤史、烧伤,以及放射治疗史。
2、颌间瘢痕
关节内强直无颌间瘢痕,关节外强直有。
3、面下部外形
关节内强直有严重畸形(成年后患病不明显),关节外强直畸形较轻。
4、咬合关系
关节内强直咬合关系严重错乱(成年后患病不明显),关节外强直呈轻度错乱(成年后患病无影响)。
5、X线表现
关节内强直关节间隙消失,关节部融合呈骨球状。关节外强直关节部正常。
治疗-治疗原则:
各种类型的颞下颌关节强直,均需采用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必须首先确定关节强直的类型、部位和范围,确定强直的性质是纤维性还是骨性,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手术方案。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关节内强直
(1)无论是纤维性关节强直或骨性关节强直,不能完全开口者,均应手术治疗,行颞下颌关节假关节成形术,除了极少数儿童早期的纤维性强直可试行局部理疗配合开口功能训练,如果严重治疗无效者,也应进行手术治疗。
(2)成年人纤维性关节强直,开口度2cm以上,长期稳定无进行性加重,并无明显功能障碍,而患者不要求手术者,可以不手术。
(3)手术年龄:儿童时期发生关节强直者,可早期手术,以便尽早恢复咀嚼功能,有利于下颌及面部的生长发育,但复发率高,也可在青春发育期后手术,如果儿童时期发生关节强直并伴有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则应及时手术。
(4)颞下颌关节成形术截骨的位置,应尽可能在下颌支的高位,以便恢复较好的功能。
2、关节外强直
(1)瘢痕范围小、早期的颌间挛缩宜保守治疗,物理治疗配合开口功能训练。
(2)一般的颌间挛缩应手术治疗,原则是切除或切断颌间挛缩的瘢痕;凿开颌间骨化灶,恢复开口度。
(3)切除或切断颌间挛缩瘢痕,恢复开口度以后,造成的组织缺损与畸形,可用游离皮片移植,带组织瓣或血管化组织瓣移植修复缺损和畸形。
3、混合性关节强直
根据不同情况将关节内外强直手术方案进行综合灵活应用。
治疗-其他治疗:
关节内强直患者以及关节外强直患者,术后均应根据情况进行开口功能训练。手术后是否复发与手术后开口功能训练有密切关系。术后10天即可进行。同时行植骨或下颌前移术者应推迟至2周。一般在术后1~3个月应日夜做开口功能训练,以后可改为日间训练,训练的方式以自动和被动开口功能训练为佳,开口器应放在磨牙区左右交替训练,训练的时间一般至少在6个月以上。具体的功能训练计划以医嘱为准,在此仅作为介绍。
治疗-治疗周期: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的症状可得到一定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手术后有复发的可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开口困难,可能伴有面部的畸形等,影响正常饮食以及社会生活,长期存在还可能引起营养不良等。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预后-复发性:
本病经治疗后有复发的可能。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需要放松颞下颌关节,避免长时间咀嚼或咀嚼硬物,同时需要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术后做好护理工作,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因本病会引起面部发育异常,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影响容貌美观,也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以及社交活动,易使患者出现焦虑、自卑、孤独等情绪。
2、护理要点
患者可主动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正确应对疾病和接受治疗结果。要及时排解不良的情绪,避免加重病情。可以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排解压力、放松心情。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多咨询他人,家属也要多关心患者,帮助其克服困难、缓解压力。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在生活中有意识的放松下颌。
2、生活中注意不要让下颌受伤、受压。在运动、骑行、工作时注意做好防护,避免发生外伤。
3、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温盐水漱口,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4、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5、可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瑜伽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的引流和减轻局部肿胀、充血。
2、保持口腔清洁,含漱剂漱口或口腔冲洗每日3~4次,防止感染。
3、术后进流质或半流质,取坐位或半坐位进食,防止发生食物自鼻腔呛出。
4、术后1周内,用吊颌绷带加磨牙橡皮垫或颌间牵引,以限制下颌运动。
5、术后7天,协助其做张口训练,练习自动张口运动和咀嚼运动,促进功能恢复。
饮食调理:
患者饮食宜温软易消化,张口困难的患者可选择流质以及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避免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3、忌食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本病是可以进行预防的,日常需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损伤和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