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皮肤B细胞淋巴样结节型增生疾病英文名称: cutaneous B-cell lympho...
养生
疾病名称: 皮肤B细胞淋巴样结节型增生
疾病英文名称: cutaneous B-cell lymphoid hyperplasia
疾病别名: B细胞皮肤淋巴样增生、特发性B细胞淋巴样增生
疾病概述:
皮肤B细胞淋巴样结节型增生(cutaneous B-cell lymphoid hyperplasia)又称B细胞皮肤淋巴样增生、特发性B细胞淋巴样增生,是一种良性的皮肤反应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伴有皮损周围浅表淋巴结肿大。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的皮损可自行消退,症状严重的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也能痊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单个或数个簇集的大结节、多发性小结节、粟粒样丘疹、周围浅表淋巴结肿大
主要病因: 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被节肢动物叮咬皮肤、纹身、佩戴金属耳环、毛囊炎、皮肤创伤、接种牛痘疫苗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皮肤镜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若不及时治疗,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因身体的不适症状,而产生的烦躁、焦虑的情绪。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的男女发病比例为3∶1,白人与黑人比例为9∶1,约有2/3患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下。
病因-总述:
皮肤B细胞淋巴样结节型增生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被节肢动物叮咬皮肤、纹身、佩戴金属耳环、毛囊炎、皮肤创伤、接种牛痘疫苗等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被节肢动物叮咬皮肤
蜘蛛、蚊、蝇、蜈蚣等叮咬皮肤导致的感染或者毒素的持续刺激。
2、纹身
纹身所使用的颜料作为一种异物,可能会引起抗原抗体反应。
3、佩戴金属耳环
金属耳环本身可能是一-种抗原刺激物,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4、毛囊炎
毛囊炎患者容易继发感染,引起抗原抗体反应。
5、皮肤创伤
容易继发感染,引起抗原抗体反应。
6、接种牛痘疫苗
牛痘是一种外来物质,注入人体内,可能会引起抗原抗体反应。
症状-总述:
皮肤B细胞淋巴样结节型增生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单个、数个簇集的大结节、多发性小结节或粟粒样丘疹,皮损周围浅表淋巴结肿大,多呈皮肤色、红色、红褐色或暗红色。
症状-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皮肤不明原因出现单个或数个结节,伴周围浅表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出现皮损部位进行检查,就诊时患者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服以便医生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或携带药盒,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您的皮肤出现结节有多久了?结节是单个还是多个?自发病以来结节的数量、大小有改变吗?
3、除了结节外还有其他症状吗?有伴随疼痛、瘙痒等情况吗?
4、在皮肤出现结节之前您有接触过什么特殊物质吗?有佩戴金属耳环吗?
5、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平时工作时防护措施如何?
6、出现症状之前是否受到蚊虫叮咬、是否有皮肤创伤?
7、您有纹身吗?纹身多久了?
8、您是否患有接触性皮炎、毛囊炎?您是过敏体质吗?
9、您近期接种过疫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会传染吗?
2、我患病的原因有哪些?
3、这个病严重吗?可以治愈吗?
4、目前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5、该如何治疗呢?需要用药吗?
6、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耽误对本病的治疗吗?
8、这个病会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皮肤出现单个、数个簇集的大结节、多发性小结节或粟粒样丘疹、皮损周围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会建议行皮肤镜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用肉眼或者放大镜来观察皮肤损害的部位、范围、大小、分布及特点。
2、触诊
医生用手指面或者掌面用来感受皮肤损害的层次、质地、硬度等。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判断患者皮肤病损增生的良恶性,并且可以观察到具体的细胞,以辅助诊断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检查是皮肤科常用的辅助检查,其配有一个放大镜和偏振光和/或非偏振光光源,可以使通常用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得以看见,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2、免疫组化检查
可以观察细胞内的蛋白成分,对细胞有无侵袭性做出提示,以辅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一些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感染史、蚊虫叮咬史、纹身史、皮肤创伤史、疫苗接种史、有无佩戴金属耳环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皮肤镜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皮肤B细胞淋巴样结节型增生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皮损即可自行消退。如可以找到引起疾病的原因,则可以选用药物、手术或激光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1、碘伏
创伤的皮肤表面可以用碘伏进行消毒。
2、抗生素
皮肤创伤、纹身所致感染、皮肤毛囊炎的患者,可用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皮质类固醇
皮损结节内注射类固醇激素,如倍他米松,可以加快结节的消退。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阿莫西林、倍他米松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的皮损一般可以自行消退,但是如果去除了可疑的病因后,3个月内结节没有消退,可以选择手术切除病损。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皮肤B细胞淋巴样结节型增生的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的皮损可自行消退,症状严重的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也能痊愈。
预后-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因身体的不适症状,而产生的烦躁、焦虑的情绪。
预后-自愈性:
大多数患者的皮损可自行消退。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以痊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需要保护好皮损的位置,避免出现损伤和感染。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应及时洗澡或用温水擦拭皮肤后立即用毛巾擦干。宜使用性质温和的中性肥皂或沐浴露沐浴,忌用热水烫洗。
2、勤剪指甲,不要抓挠患处,以免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3、穿宽大、舒适及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防止局部摩擦。
4、保持床单、被套清洁,定期清洗更换。
5、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6、室内挂蚊帐,定期杀虫。出门时可穿着长裤长褂以免蚊虫叮咬。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3、术后按照医嘱在麻药消退后尽早进行下床活动,能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
日常-特殊护理:
激光治疗术后:
1、激光术区遵医嘱涂抗生素药膏,并暴露创面,保持干燥清洁状态;
2、术区出现疼痛、水肿、结痂均为正常现象,患者无需紧张;
3、痂皮脱落后尽量避免日晒以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
4、术后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大部分是暂时的,可逐渐消失,患者无需太过担心。
饮食调理:
皮肤B细胞淋巴样结节型增生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营养搭配,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饮食,以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苦瓜、丝瓜、黄瓜、冬瓜、银耳、莲子、绿豆、百合、西瓜等。
2、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以下方式可能会降低本病的发病几率:
1、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勤洗澡,避免毛孔堵塞。
2、患有接触性皮炎者应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以免复发。
3、做好防蚊虫的措施,可挂蚊帐、使用灭蚊灯,穿长裤、长褂等。
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皮肤损伤。
5、不要纹身,避免刺激皮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