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疾病英文名称: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养生
疾病名称: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疾病英文名称: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the skin
疾病别名: 耶斯纳-卡诺夫综合征、耶斯纳皮肤淋巴细胞浸润
疾病概述: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the skin)又名耶斯纳-卡诺夫综合征、耶斯纳皮肤淋巴细胞浸润,属于皮肤假性淋巴瘤,是一种皮肤淋巴网状组织炎症反应性良性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日晒等因素有关,表现特点为紫红色或黄红色浸润性斑块,好发于面部,可自发性缓解和复发。本病可根据情况给予药物或激光等方法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发生恶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紫红色或黄红色丘疹、斑块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日晒、药物、外界刺激、蚊虫叮咬、局部创伤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皮肤镜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为良性病变,一般不会危害机体健康,但因皮损常位于皮肤暴露部位,可严重影响外貌美观。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相对少见,但目前尚无其准确、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45岁以下的成年男性。
病因-总述: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最早于1953年由Jessner与Kanof提出,但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日晒、药物等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
部分患者有家族发病的情况,因而提示可能与遗传有关。
2、日晒
部分患者其发病与光敏有关,且皮损在日晒后可加重。
3、药物
某些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可能会有道本病的发生。
4、其他
外界刺激、蚊虫叮咬、局部创伤等也可能会诱发本病。
症状-总述: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颧部和额部常见,有时也见于背部、胸前及其他部位,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红色或黄红色斑块,一般无自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皮损开始为扁平小丘疹,红到黄红色,然后向四周扩大成班块状,有时中心消退呈环状,表面光滑或平坦。皮疹数量从一个到数个不等,有时泛发,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消退后不留瘢痕,容易复发。
症状-并发症:
本病一般不会转变成恶性淋巴瘤,但有时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等病变。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紫红色或黄红色丘疹、斑块。
2、皮疹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3、皮损严重影响外貌美观。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皮肤长期或反复出现紫红色或黄红色丘疹、斑块,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出现皮损部位进行检查,患者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服,以便医生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或携带药盒,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症状?
2、您的皮肤色斑出现多久了?是第一次出现还是反复出现呢?
3、您第一次发现皮肤出现颜色改变的时候面积有多大?近期有快速生长的情况吗?
4、您有皮肤发红发热、瘙痒或灼痛感吗?
5、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是否经常接受日晒?
6、您有高血压?有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吗?
7、您近期有被蚊虫叮咬或局部遭受过创伤吗?
8、您的亲属、家人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人吗?
9、您之前有使用过什么药物或接受过哪些治疗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这个病会遗传吗?会传染吗?
4、我的情况严重吗?可以治愈吗?
5、目前需要如何治疗呢?需要吃药吗?
6、大约多久可治愈?治愈后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注意些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皮肤出现一个或多个丘疹、斑块等损害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皮肤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皮肤镜检查、病理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在询问一般情况,医生会对皮肤进行检查。
1、视诊
主要观察皮疹的大小、数目、颜色、形态、发病部位、分布特点等情况,同时还需注意有无皮肤坏死、溃疡等异常表现。
2、触诊
主要检查皮疹的质地、活动度、有无触痛等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在典型皮损处取部分皮肤活组织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有一定意义。本病的组织病理可示表皮正常,真皮大片细胞浸润,以淋巴样细胞为主,伴有少量组织细胞和浆细胞。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浸润更为明显,有时深达皮下脂肪组织。真皮浅层的胶原纤维呈嗜碱性变性。
检查-其他检查:
有时医生还会进行皮肤镜检查。皮肤镜能将皮肤放大数倍,显示裸眼无法观察到的皮损表面和皮下结构特征,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面部红色至黄红色丘疹或斑疹的临床表现,在结合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镜检查的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盘状红斑狼疮、多形性日光疹、皮肤淋巴瘤等疾病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盘状红斑狼疮
好发于头面部及颈部,典型皮损表现为蝶形分布的斑块,有毛细血管扩张、黏着性鳞屑和萎缩,病理上表皮改变较为明显,可资鉴别。
2、多形性日光疹
皮疹为多形性,有丘疹、水疱、结节和湿疹样改变,与日光的关系较密切,呈自限性,病理上变异较大,有助于鉴别。
3、皮肤淋巴瘤
临床表现为躯干、上臂和大腿的不规则、缓慢扩大的斑块,环形红斑少见。皮疹一般无反复发作情况,对X线治疗反应较好,病理上淋巴样细胞异型性较明显,有助于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目前可采用药物或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但部分患者皮损可能会自行消退,因此也可暂时不进行治疗,先定期随访观察,如有需要再进行相关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系统性用药
常用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抗疟药(如羟氯喹)、甲氨蝶呤等,多口服用药。
2、局部用药
外用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获得较好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沙利度胺、羟氯喹、甲氨蝶呤、他克莫司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为良性病变,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多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预后良好。有时容易复发。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为良性病变,一般不会危害机体健康,但因皮损多位于皮肤暴露部位,常影响外貌美观。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皮损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后,部分患者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
日常-总述: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患者日常可使用遮盖霜进行遮盖皮损,减少对外貌的影响,日常也需要注意皮肤清洁。同时需要做好皮肤检测工作和护理工作,避免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可对患者的外貌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自信,甚至引起自卑的心理。家属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努力面对,患者可以使用遮盖霜对皮损处进行遮盖,或者通过激光、冷冻等方式治疗,增加自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和洗护产品。
2、勤剪指甲,避免抓挠患处,以免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3、日常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减少对患处的摩擦。购买衣服时,可选择能遮盖痣区的衣服。
4、患者可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瑜伽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5、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日常-术后护理:
激光治疗或液氮冷冻术后
1、激光术区遵医嘱涂抗生素药膏,并暴露创面,保持干燥清洁状态。
2、液氮冷冻治疗后术区避免沾水,不可抓挠,以防感染。
3、术区出现疼痛、水肿、结痂均为正常现象,患者无需紧张。
4、痂皮脱落后尽量避免日晒以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
5、术后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大部分是暂时的,可逐渐消失,患者无需太过担心。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治疗期间饮食应避开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以下措施可能会降低本病的发病可能:
1、有本病家族史者应注意监测皮肤情况,在备孕前可进行相关遗传学咨询。
2、避免日晒,做好防晒措施,出门前涂抹防晒霜,或出门时遮打他阳伞或戴太阳帽。
3、日常需要做好防蚊措施,可以挂蚊帐、使用灭蚊灯、穿长袖长褂等。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外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