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英文名称: cutaneous endometriosis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
疾病英文名称: cutaneous endometriosis
疾病概述: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cutaneous endometriosis)是指具有周期性增殖功能的子宫内膜种植到皮肤。子宫内膜可以侵犯全身任何部位,绝大多数位于盆腔,仅有约9%的病例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生在外阴、脐部等皮肤上,主要表现为单个棕色或蓝色结节,伴有轻度触痛和压痛。通常经过正规治疗,预后较好,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患者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妇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蓝色或棕色结节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手术操作等有关
检查项目: 超声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90%以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生殖器,包括内外生殖器,发生于盆腔以外者约占9%,而自发性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约占盆腔外者的1%。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由于皮肤的损害好发生于手术瘢痕上,因此做过子宫切除术、剖宫产、异位妊娠、输卵管结扎、阴道侧切术、腹腔镜等手术的女性多发,平均发病年龄为34岁。
病因-总述: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学说主要有种植学说、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内分泌学说等。现有临床病例证明,本病多由手术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处种植所致。
病因-基本病因:
1、剖宫产手术
由于剖宫产的子宫内操作,可能将子宫内膜细胞带到皮肤切口处,导致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
2、经腹子宫内手术
如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容易把子宫内膜细胞带到皮肤切口处,从而导致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
症状-总述: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表现为淡蓝色或棕色结节,伴疼痛,皮损的大小和症状随月经周期变化,有些皮损可随月经周期出现相应的出血现象。
症状-典型症状:
1、皮损
最常见的皮损为单个周期性疼痛的、可触及的肿块或结节,偶为多发性,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常呈淡蓝色、棕色或黑色,有时呈粉红色。
2、疼痛
结节可伴有轻度触痛和压痛,疼痛与体内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有关,也与炎症、压迫、粘连、前列腺素升高及精神因素有关。
3、出血
经期皮损有时破裂出血,在手术瘢痕上的损害不易引起周期性出血。
症状-并发症:
局部感染:皮肤结节破溃出血,可能会并发皮肤局部感染。
症状-伴随症状:
会阴部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会伴有肛门坠涨感、性交疼痛、排便时肛周不适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单个淡蓝色、棕色或黑色结节;
2、结节随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疼痛,经期皮损有时破裂出血;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于皮肤科首诊咨询,亦可于妇产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有过妊娠史吗?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啊?
6、您最近有没有做过子宫手术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能自己慢慢好吗?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淡蓝色或棕色结节,伴周期性疼痛,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观察皮损,进行触诊,然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病理检查:
取小部分皮损进行病理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真皮,偶尔在皮下组织内有境界不清的结节性损害,含有酷似子宫内膜的腺体成分和基质,有助于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常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表现为瘢痕处皮下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肿物,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当腹壁有周期性硬结、疼痛,结节在经期增大或出血,病史中有剖宫产、经腹子宫腹壁悬吊术等,结合病理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需与切口肉芽肿、脂肪瘤等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切口肉芽肿
切口肉芽肿为慢性增殖性的皮肤改变,通常没有周期性疼痛、出血,根据病史、典型症状、病理检查,一般可以鉴别。
2、脂肪瘤
脂肪瘤可以为多发,活动度较好,很少疼痛,多见于肥胖者。通过病理检查即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辅以内分泌治疗,以抑制下丘脑中枢,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但治疗后可能会复发。
治疗-药物治疗:
1、达那唑
主要作用是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产生,从而使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合成及释放减少,导致卵巢功能受抑制,亦可直接抑制卵巢甾体激素的合成或竞争性与雌孕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导致异位内膜萎缩,不排卵及闭经。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治疗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主要有潮热、阴道干燥、头痛、阴道少量流血等。
3、合成孕激素
可用炔异诺酮、炔诺酮或甲孕酮等作周期性治疗,使异位内膜退化。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等。
4、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洛索洛芬等,可以缓解疼痛,常见不良反应有胃痛、反酸等。
治疗-相关药品:
亮丙瑞林、戈舍瑞林、达那唑、炔异诺酮、炔诺酮、甲孕酮、布洛芬、洛索洛芬
治疗-手术治疗:
结节切除术:适用于经常破裂出血、疼痛严重的患者。局部病灶切除术,至少切除病灶外围1cm,巨大病灶切除后会留下巨大创面,需予生物补片和周围组织移植来愈合创面。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切除彻底后辅助药物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严重者可持续疼痛,并发破裂出血,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一般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术后患者应减少腹部的运动,避免撕裂伤口。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禁止高盐、高糖饮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病情恶化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地步。
2、在没有剖宫产的指征时,尽量经阴道分娩。
3、在进行子宫手术时,积极使用切口保护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