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疾病英文名称: 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
养生
疾病名称: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
疾病英文名称: 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
疾病别名: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
疾病概述: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又称原发性胼胝体变性,是一种并发于慢性酒精中毒的罕见疾病。起病隐袭,症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因胼胝体联系障碍而致的失用、记忆力衰退、失语、感觉障碍等,并有淡漠、忧郁、躁狂、妄想等精神症状,进行性痴呆,癫痫发作和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目前头颅CT和MRI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胼胝体进行性变性的主要手段。本病除治疗酒精中毒等原发病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常见症状: 失用、记忆力衰退、失语、感觉障碍、肢体障碍、精神症状、进行性痴呆、癫痫发作
主要病因: 慢性酒精中毒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颅脑MRI、颅脑CT
重要提醒: 在发病早期,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准确的临床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可促进胼胝体恢复,避免病情进展,甚至死亡。
临床分类:
根据影像学的特点分类:
1、急性
急性主要以晕厥、意识模糊为主要表现,发病急,时间短。
2、亚急性
亚急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
3、慢性
慢性是三种类型中发病时间最长、症状最严重的一种,治疗效果不理想。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在临床上罕见,由于流行病学数据较少,难以获得确切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死亡率:
本病死亡率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中老年男性。
2、饮酒人群。
病因-总述: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的基本病因是胼胝体非炎症性的脱髓鞘和坏死,亦可累积大脑半球白质和其他半球间连和纤维。主要的外界因素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维生素B12缺乏、中毒、缺血缺氧等。
病因-危险因素:
1、饮酒过度而致酒精中毒。
2、年龄增长。
症状-总述:
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可以表现为突发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构音障碍。慢性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面痴呆、情感淡漠、精神运动迟滞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部分或完全性大脑半球间失联合综合征。
症状-典型症状:
1、失用
因患者对运动的记忆发生障碍,致使动作笨拙,精细运动能力缺失。
2、记忆力衰退
可表现为远记忆和近记忆的减退。
3、失语
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4、感觉障碍
常表现为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和缺失、感觉倒错、内感性不适等。
症状-病情发展:
1、急性起病
急性起病者常突然出现精神错乱、进行性痴呆或癫痫发作,甚至发展为植物状态,常可导致死亡。
2、慢性起病
慢性型通常隐袭起病,缓慢进展,3-6年内导致死亡,可有少见的持续数日或数周的急性发热,偶尔有些患者可暂时缓解。
症状-并发症:
患者可能因为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而致吸入性肺炎、难治性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死亡。
症状-伴随症状:
1、精神症状
除精神错乱外,躁狂、类偏执狂和妄想状态也可以出现,抑郁和情感极度淡漠也很典型。
2、进行性痴呆
临床上以缓慢出现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
3、癫痫发作
表现为意识、运动、植物神经和精神障碍。
就医-急诊指征:
1、出现昏迷及木僵。
2、出现震颤、踌躇、谵妄和幻觉,伴有大小便失禁。
出现以上情况说明情况危急,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失语、失用、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2、出现强直、少动、肌张力增高。
3、出现焦虑不安、情感淡漠。
4、伴有幻觉情绪障碍和行为异常。
5、出现进行性痴呆。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时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情况平稳者可于神经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全身的体格检查,请穿方便穿脱的衣服。
3、记忆力、智力下降及出现精神问题的患者,就医时需要家属陪护。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怎么不舒服?有什么症状?
2、您首次出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3、您是否喜好饮酒,最近一次饮酒是什么时候?
4、您自己是否吃过什么药?用法用量是什么?是否有缓解?
5、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做过什么检查和治疗?
6、您的头部之前是否受过外伤?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
7、您有对什么药物食物过敏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多久出检查结果?
3、我的病情严重吗?是否需要住院?
4、这个疾病有什么治疗方法?您推荐什么方法?有什么副作用?
5、我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会留下后遗症吗?
6、这段时间我的饮食或活动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之后需要复查?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询问病史,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如果怀疑为胼胝体进行性变性,会建议患者进行头颅MRI、CT等检查。因MRI成像多方位、多序列的特点,故MRI在胼胝体的临床确诊中更具有优势。
检查-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1、吸吮反射
医生用手指触碰患者口唇时,会相应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蠕动。
2、抓握反射
医生将手指或笔杆触及患者手心时,可马上将其握紧不放。
3、肌张力检查
医生检查时会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患者可能出现面肌和颈背部肌肉肌张力增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颅脑CT
(1)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胼胝体的弥漫性肿胀,密度减低,其中以胼胝体膝部和压部明显。实际上胼胝体体部亦可受累,因CT轴位扫描由于体位所限,体部显示欠佳,影响对胼胝体的整体观察。
(2)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病变可有强化,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斑片状,一般在3周以后即亚急性后期和慢性期,其强化效果减弱或消失。
(3)病变的胼胝体部位选择性强化是本病的特点,有利于和其他病变如脑梗死等的鉴别。
2、颅脑MRI
(1)急性期胼胝体表现为弥漫性肿胀,T1加权像多为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及PD加权像为高信号。此期做增强扫描可见胼胝体有不同程度强化,呈小灶状或不规则斑片状,系血脑屏障破坏所致。
(2)随着病变进展至本病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胼胝体内可出现坏死、囊变,以膝部及压部表部常表现为中心夹层状异常信号,类似“三明治”状,其界限清楚。
(3)后期可见胼胝体表现整体性萎缩,变性、坏死、囊变区信号特征鲜明并可长期存在。
诊断-诊断原则: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损害的局灶体征和头颅CT及MRI改变。当老年人尤其是饮酒者出现隐袭进展的痴呆,神经系统的多灶体征发作,应考虑存在胼胝体进行性变性。头颅MRI对于诊断的意义重大,表现为以胼胝体区的肿胀、萎缩、坏死为特征性征象。在诊断过程中应排除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硬化等。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患者常因饮酒而致慢性酒精中毒。
2、症状
患者可表现为因胼胝体联系障碍而致的失用、记忆力衰退、失语、感觉障碍、肢体障碍等,并有淡漠、忧郁、躁狂、妄想等精神症状,进行性痴呆,癫痫发作。
3、体征
有的患者可能有原始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和伸性肌强直等。
4、辅助检查
(1)头颅CT:可出现病变的胼胝体部位选择性强化。
(2)头颅MRI:胼胝体可表现为肿胀、萎缩,变性、坏死、囊变区信号特征鲜明。
诊断-鉴别诊断:
1、腔隙性脑梗死
(1)腔隙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单独累积胼胝体的腔隙病灶,一般多位于胼胝体前部,其CT特点在轴位扫描像上常为胼胝体膝部局限性清楚的小点状低密度,其他部位较少见。
(2)腔隙性脑梗死的MRI表现为长T1、长T2类圆形小病灶,由于MRI的多轴位检查,病灶多能满意显示。
2、多发性硬化(MS)
多发性硬化的病变也可侵犯胼胝体MS病变多侵及胼胝体全层,表现为凹凸不平由室管膜下呈小山状突人胼胝体内,以MRI的T2加权像矢状位像观察满意。此外多发性硬化的病灶主要分布于脑室周边及其周围的脑白质内,极少单独胼胝体受累,故不难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除治疗酒精中毒等原发病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可给予增加营养,各种维生素等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大剂量B族维生素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B族维生素等。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2、伴意识障碍者按意识障碍的患者处理,包括吸氧、输液、保持口腔卫生、定期翻身、注意尿便通畅、维持营养、预防继发性感染等。
3、一般支持治疗,为尽快帮助脑功能恢复,可静滴大量B族维生素和能量合剂。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较差,症状逐渐加重,难以治愈。
预后-危害性:
1、胼胝体进行性变性大多呈慢性进行性,病程3-6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健康。
2、胼胝体进行性变性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可能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难治性癫痫发作等。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不可自愈,需积极接受正规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极少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本病一般难以根治。
预后-后遗症:
患者可能终身伴有痴呆。
日常-总述: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遵医嘱用药,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外界不良刺激。患者多继发于酒精中毒,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主要表现出焦虑、恐惧、抑郁、有强烈的饮酒欲望,不愿治疗等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在急性期应尊重理解患者,将患者引入治疗的轨道。在恢复期应通过行为疗法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重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良情绪的疏泄方式、回避饮酒场所、拒绝饮酒邀请等。
(2)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接受治疗,并应主动回避饮酒活动。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切不可随意服药。
2、用药方案并非一成不变,需定期复诊。
3、B族维生素用药应注意大剂量服用可出现烦躁、疲倦、食欲减退;偶见皮肤潮红、瘙痒;尿液可能呈黄色。
日常-生活管理:
1、睡眠护理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温水泡脚,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物。
2、卫生管理
每日督促患者系数,协助其料理个人卫生,定期组织患者洗澡,更衣,保持衣着、床铺的清洁、干燥、舒适。
日常-病情监测:
1、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戒断反应,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治疗。
2、有些患者由于幻觉、妄想的支配,出现惊恐症状或企图自伤、伤人等冲动行为,要注意危险物品的保管,确保患者安全,必要时予以保护性约束。
3、观察患者的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观察用药后效果,有无不良反应等,做好相应的护理。
日常-特殊护理:
做好患者的安全护理,将患者安排在安静、安全、便于观察的房间内,对震颤、步态不稳的患者,行动需有人跟随,严重者绝对卧床,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并派专人守护。
饮食调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根据患者喜好提供面食、稀粥或米饭等,协助恶心呕吐者保持口腔清洁,并可给予温开水,不能进食者及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饮食建议:
1、应定时进餐、饮食规律。
2、饮食应营养均衡,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应齐全,搭配适当。
3、食物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4、多吃谷物和蔬菜瓜果,能获取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所需能量。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肉桂等。
2、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白酒等刺激性强的饮料,不利于稳定情绪。
预防措施:
1、预防酒精中毒
应适度饮酒,切不可过量。
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日常注意作息规律,提高自身免疫力。
(2)按时就餐,保证营养均衡。
(3)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