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前十字韧带损伤疾病英文名称: injury of anterior cruciate l...
养生
疾病名称: 前十字韧带损伤
疾病英文名称: injury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of knee
疾病概述:
前十字韧带即前交叉韧带(ACL),与后交叉韧带组成膝交叉韧带,能够牢固链接股骨和胫骨。前交叉韧带损伤(injury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of knee)是由过伸暴力或外展外旋小腿引起的韧带损伤,患者常表现为膝部剧烈疼痛、肿胀与活动障碍。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的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膝部
常见症状: 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膝关节强力过伸或外展
检查项目: X线、MRI
重要提醒: 治疗后,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以更好的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美国每年发生10万~20万例次前交叉韧带断裂,其在一般人群中年发病率约为1/3500,但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员中常见的损伤,女运动员比参加相同运动或活动的男运动员更有可能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
病因-总述:
膝关节伸直位内翻损伤和膝关节屈曲位外翻损伤都可以使前交叉韧带损伤。一般前交叉韧带很少会单独损伤,往往合并内、外侧副韧带与半月板损伤,但在膝关节过伸时,有可能会单独损伤前交叉韧带。另外,暴力来自膝关节后方,胫骨上端受到向前冲击的力量,也可使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亦多见于竞技运动。
病因-基本病因:
前交叉韧带发生的场景有:
1、股骨或胫骨受到前后方向的暴力作用,可同时引起后交叉韧带的损伤。
2、膝关节前部受到直接的暴力作用,可同时造成后关节囊和后交叉韧带的损伤。
症状-总述:
前交叉韧带能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和旋转移位,受损后其功能受到影响,使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患者还会有疼痛、膝关节肿胀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强力外伤时有的患者觉有膝关节内撕裂声,随即膝关节软弱无力。
2、关节疼痛剧烈,迅速肿胀。
3、有关节囊损伤时,关节周围有皮下淤斑,关节功能障碍。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并发关节内骨折或撕脱骨折。
就医-急诊指征:
1、运动中或外伤后出现膝部肿胀、剧痛、活动受限;
2、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如已确诊前十字韧带损伤,可至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限制患肢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是怎么受伤的?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3、有哪个姿势会加重疼痛么?
4、您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么?
5、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这会影响我的膝关节活动么?我以后还能继续训练么?
5、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外伤后出现膝部疼痛、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需要进行X线、MRI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触诊等方式来了解患者膝部是否有外伤、红肿、瘀斑、压痛以及活动障碍等表现。
2、抽屉试验
(1)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固定患者足部,用双手握住胫骨上段做拉前和推后动作,并注意胫骨结节前后移动的幅度。
(2)前移增加表示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移增加表示后交叉韧带断裂。
(3)单独前交叉韧带断裂时,胫骨前移幅度仅略大于正常,若前移明显增加,说明可能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
(4)由于正常膝关节在膝关节屈曲90位置下胫骨亦能有轻度前后被动运动,故需将健侧与病侧作对比。
3、Lachman试验
Lachman试验是前交叉韧带损伤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患者屈膝20°~30°,检查者一手握住股骨远端,另一手握住胫骨近端,对胫骨近端施加向前的应力,可感觉到胫骨的前向移动,表示前交叉韧带有损伤。同时,评定终点的软硬度,与对侧膝关节进行比较。
4、轴移试验
本试验用来检查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出现的膝关节不稳定。患者侧卧,检查者一手握住足踝部,另一手在膝外侧并对腓骨头向前施力,使患者充分伸膝,内旋外翻胫骨,然后缓慢屈曲膝关节,至屈曲20°-30°位时突然出现错动与弹跳,为阳性。提示前外侧旋转不稳定。
(二)实验室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膝关节镜检查是最直观、最准确的诊断方法,冲净积血后,可见前交叉韧带断裂端出血或小血块凝集。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膝关节X线可显示胫骨髁间隆突有无撕脱性骨折。
2、磁共振(MRI)
MRI检查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可达到95%的准确率,同时亦可检测到股骨髁骨挫伤和半月板损伤。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尤其是外伤史)、症状与体征,结合相关的检查,一般诊断不难。
治疗-治疗原则: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措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需首先判断患者是新发的损伤,还是遗留下的陈旧性损伤,然后再判断损伤的程度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选择治疗方式时还应考虑到患者的职业特点。
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新发损伤
(1)适应证
①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内侧韧带损伤,膝关节旋转明显不稳,或出现外翻异常活动时,均宜早期手术修复;
②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者,闭合不能复位,亦应早期手术复位;
③伴有内侧半月板破裂者应手术探查;
④小于35岁的竞技运动人士、活动要求高者,可先行关节镜检查,行半月板成形或修补,再检查ACL,若ACL损伤小于50%,可不必行ACL重建术;采用支具固定和康复锻炼,但必须密切随访评估;若大于50%的ACL损伤或ACL完全断裂,应行断裂的前交叉韧带重建修复,并对合并损伤作相应处理。
(2)手术方式
目前多采用骨-髌腱-骨、腘绳肌腱自体移植和异体的骨-髌腱-骨以及人工韧带重建修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目的是复制正常前交叉韧带的强度、位置和功能。
(3)术后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①关节活动度丢失。主要是由于关节术后要固定于伸直位。术后一周,应尽快应用支具进行屈膝锻炼,同时增加髌骨活动锻炼,减少髌股关节瘢痕粘连。
②膝前痛。原因不明,应加强股四头肌锻炼。
2、陈旧性损伤
(1)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
由于骨折移位,在膝关节内前部对膝关节活动发生阻挡作用,膝关节伸直受限,对其治疗应手术切开复位。若撕脱骨折在移位处并未完全骨性愈合,可以清除骨折凹中的瘢痕组织,将撕脱骨折块复位,如同新鲜骨折一样用钢丝固定,术后效果仍然很满意。
(2)陈旧性韧带撕脱或断裂
对年龄轻,症状较严重,无骨关节炎表现者,可行修复重建手术治疗。撕脱骨折缝合者固定4周。止点撕脱及中部断裂者,石膏固定6周~8周。拆除石膏后练习关节活动。ACL重建术后以长腿支具固定膝关节于屈曲20位~30位。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术后一周即可开始膝关节屈伸锻炼。术后4个月~6个月恢复正常运动。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新发的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或不全断裂,年龄大于35岁的非体育专业人员,可采取保守治疗。先用长腿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膝于屈曲30°位,注意在石膏成形前将患侧胫骨上端向后推,固定6周。石膏固定3天后开始股四头肌训练。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急性损伤关节积血时,可先行穿刺,抽出积血,减轻疼痛。
预后-一般预后:
经治疗后,一般预后尚可,膝关节功能可恢复到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对于运动员来说,可能会无法达到之前所能达到的高度。
预后-危害性:
韧带损伤对膝关节的正常活动会有较大影响,使患者不能进行正常的行走、体育训练等活动。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后,损伤一般可得到良好的修复。
预后-治愈率:
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后遗症:
可能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不良。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均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膝关节易受到伤痛的困扰,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对于手术能否解除疾病,恢复关节功能,患者多心存顾虑,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顾虑、恐惧和不安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继续加强健肢肌力锻炼,活动时注意安全,劳逸结合。
2、勿过早弃拐负重。
3、蹲下时,请弯没有手术那边的膝盖,而将手术的脚保持伸直在后面。
4、想将两腿伸直平坐时,请切记两手向后撑住,身体不可向前倾。
5、休养环境清洁舒适,保持理想体重,减轻患肢负重。
日常-复诊须知:
遵照医嘱到医院复诊,按病情需要可选择MRI进行评估。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多见于竞技运动中,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可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