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疾病英文名称: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养生
疾病名称: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疾病英文名称: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疾病概述: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是指妊娠前即患有动脉导管未闭,妊娠前可加重的一种疾病。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动脉导管是连接肺动脉和降主动脉的血管管道,以满足胎儿代谢的需要,出生后闭合,成为动脉韧带。出生后若导管依然开放,即为动脉导管未闭。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患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产科、心血管内科、妇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气喘、胸闷、咳嗽、咯血
主要病因: 与遗传因素、母体感染、母体用药、环境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心电图、心脏导管检查、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病情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生命,因此,患者应早期进行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患有动脉导管未闭的孕妇。
病因-总述: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具体病因暂不明确,目前认为该病系多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包括遗传因素和母体感染、母体用药、环境因素等。
病因-基本病因:
以下因素可导致胎儿患动脉导管未闭,胎儿长大后,怀孕时则可发生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1、遗传因素
父母一方患先心病,其子女患先心病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2、母体疾病
主要是母亲在妊娠期感染或患其他疾病。妊娠初期感染风疹病毒的母亲,其子女易患动脉导管未闭。胎儿长大后,在妊娠时可发生本病。
3、药物
孕妇服用激素类药物、苯妥英钠等,可使胎儿心血管发生畸变,长大后怀孕则可患本病。
4.、早产
早产儿尤其体重低于2500g的婴儿患动脉导管未闭概率较大,与未有足够时间发育有关。
5、高原环境
高原地区氧分压低,患动脉导管未闭的婴儿较多。
症状-总述:
导管细分流量小者可无症状。导管粗分流量大则可出现症状,如乏力、劳累后心悸、气喘、胸闷、咳嗽、咯血,在妊娠32~34周,由于是心脏负荷最大的时期,孕妇可发生心力衰竭。
症状-典型症状:
1、心悸
为本病最典型的症状,患者可在劳累后,出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喘息等症状,休息后略微能缓解。
2、乏力
患者可出现全身乏力、倦怠,没有精神。
3、水肿
患者可以出现腹胀或全身浮肿,随着孕期延长,水肿症状逐渐加重。
4、发绀、杵状指(趾)
表现为皮肤、黏膜呈青紫色,手指或脚趾末端指/趾节肥厚、膨大,形似棒槌。
症状-并发症:
1、其他畸形
本病可合并其他畸形如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缩窄、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大血管错位等。
2、心力衰竭
在妊娠32~34周,由于是心脏负荷最大的时期,孕妇可发生心力衰竭。
3、感染性心内膜炎
妊娠期易被细菌感染,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就医-门诊指征:
1、孕妇反复心慌,劳累后胸闷、气短、喘息等。
2、伴全身乏力、倦怠,没有精神。
3、伴全身浮肿、腹胀。
4、伴面唇等发紫。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孕妇应于产科就医,必要时可联合心血管内科会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孕前有过这些症状吗?
6、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
7、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有心脏病家族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对宝宝有影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是原来就有这个病,现在才表现出来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可以撑到宝宝出生后治疗吗?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对宝宝有影响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孕妇出现心悸、气喘、胸闷、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全身体检,然后可能建议患者行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心电图、心脏导管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可通过听诊器听诊胸部,典型的体征是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声样杂音。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可有4种类型的变化:正常、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合并肥大和右心室肥大,后两者均伴有相应程度的肺动脉高压。
2、心脏导管检查
检查肺血管阻力是否增加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检查心肺情况。在分流量较大的病人,可见肺充血、肺动脉影增粗和搏动增强、肺动脉总干弧凸起、主动脉弓影明显、左心室增大。近半数病人可见主动脉在动脉导管附着处呈局部漏斗状凸起,称为漏斗征。
2、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见左心室内径增大、二尖瓣活动幅度及速度增加。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能显示出未闭的动脉导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探测到从降主动脉经未闭动脉导管进入肺动脉的血流。
3、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选择性主动脉造影可见主动脉弓显影的同时肺动脉也显影,有时还可显出未闭的动脉导管和动脉导管附着处的主动脉局部漏斗状膨出,有时也可见近段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扩张而远段的主动脉管径较细。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典型的杂音、X线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一般可以准确地诊断本病。个别情况在孕前可经右心导管检查进一步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1.先天性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为胎儿期主动脉隔发育不全,使主动脉-肺动脉间隔处留有缺损所致,其临床表现类似大的动脉导管未闭,鉴别诊断极为困难,需要心脏造影和彩超等来鉴别。
2、主动脉窦瘤破裂
其连续性机器声样杂音与动脉导管未闭极相类似,但位置常低1~2个肋间。本病多有突然发病的病史,如突然心悸、胸痛、胸闷或胸部不适、感觉左胸出现震颤等,随后有右心衰竭的表现,可助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目前多首选介入治疗,症状轻者可继续妊娠,若有严重并发症,则需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治疗-对症治疗:
妊娠期除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外,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治疗-一般治疗:
未闭动脉导管口径较小,肺动脉压正常者,妊娠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可继续妊娠至足月。
治疗-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分娩或剖宫产手术前后应予抗生素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治疗-相关药品:
阿莫西林
治疗-手术治疗:
1、介入治疗
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可选择动脉导管封堵术进行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
2、人工流产术
如已有肺动脉高压,并有明显的右至左分流者,宜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3、剖宫产
如未闭动脉导管口径较大或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位不正,患者虽无明显症状,也需要在妊娠37周或胎儿已成熟能存活时,采取选择性剖宫产终止妊娠。妊娠过程中若出现心悸、 气喘、胸闷等先兆心力衰竭症状者,应积极控制心衰后终止妊娠。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视分流量大小而定,分流量小者预后好,许多病人并无症状且有些寿命如常人。但分流量大者可发生心力衰竭,有肺动脉高压而发生右至左分流者预后均差。
预后-危害性:
1、部分患者肺动脉或未闭动脉导管破裂出血可迅速死亡。
2、可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等。
预后-治愈性:
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晚上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术后患者在身体耐受下,应尽早在家属的搀扶下下床活动。
4、患者应注重保暖防寒,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且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2周后复查评估心脏功能。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患者应补充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术后患者可先给予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慢慢过渡到普食。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避免摄入巧克力、咖啡等食物,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3、禁止高盐高糖饮食,少食肥甘厚腻。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加强孕前体检。
2、孕期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射线下。
3、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有心脏病史的孕妇应避免长时间居住在高原地区。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