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蛇头疔疾病英文名称: snake-head furuncle疾病概述: 蛇头疔(snak...
养生
疾病名称: 蛇头疔
疾病英文名称: snake-head furuncle
疾病概述:
蛇头疔(snake-head furuncle)是指发于手指末端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临床表现为手指末端肿胀如蛇头。多因指端外伤染毒,火毒蕴结所致。若及时治疗,处理得当,一般预后良好。本病相当于西医化脓性指头炎。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骨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手部
常见症状: 手指末端肿胀如蛇头
主要病因: 外伤染毒,火毒蕴结
检查项目: 血常规、脓液细菌培养、X线检查
重要提醒: 若患者外伤后出现手指末端肿胀,疼痛,应及时到医院咨询,注意休息,避免盲目用药。
临床分类:
1、火毒结聚
主要表现为指端隐痛,继而刺痛,肿胀,发红不明显,手指末节肿胀可呈蛇头状;或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热胜肉腐
主要表现为指端剧烈跳痛,触按痛剧烈,肿胀明显;可伴有怕冷,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饮食减少,失眠;舌质红,苔黄,脉数。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可于任何年龄人群中出现,无特殊好发人群。
病因-总述:
蛇头疔多因指端外伤染毒,火毒蕴结,导致气血凝滞,热盛肉腐而成。外因为手部外伤染毒,内因为脏腑火毒炽盛。由于手指末端皮肉致密坚实,脓毒积聚浸淫筋骨,容易损伤筋骨。
病因-基本病因:
1、外伤染毒
如针尖、竹、木、鱼刺等刺伤或修指甲时刺破皮肤等,感受火热毒邪,蕴结肌肤,或因昆虫咬伤,毒邪蕴结肌肤,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发为本病。
2、脏腑蕴热
长期的情绪低沉抑郁、恼怒过度、气郁而化火;或由于偏嗜油腻、油炸、辛辣的食物,长期过度饮酒等,可使脾胃受损,运化功能障碍,内蕴发热,向外发越,毒结聚于肌肤而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蛇头疔临床表现为手指末节呈蛇头状肿。可伴有伴有怕冷、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
症状-典型症状:
1、初期
手指末端麻痒疼痛,继而有针刺样疼痛,指头肿胀,皮温升高,色红不明显。肿势逐渐扩大。
2、中期
手指末节呈蛇头状肿胀,酿脓时有剧烈的跳痛,下垂时疼痛加剧,轻触指头即产生剧烈疼痛。伴有怕冷、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
3、后期
一般脓出脓液为黄稠,肿胀逐渐消退,疼痛消失,趋向痊愈。
症状-病情发展:
若溃脓迟缓,在10~14天破溃,溃后脓水臭秽,久不愈合,肿胀不消退,多是损筋伤骨征象。
症状-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若患者在刺伤后出现手指末端肿胀,疼痛的症状,
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皮肤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手指末端疼痛,肿胀什么时候开始的?
2、发生之前有外伤史吗?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4、平时都爱吃什么食物?最近饮食情况如何,大便情况怎么样?
5、都经过什么治疗?用的什么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为什么会这样?
2、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治疗多久才能好?
5、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6、治疗后会复发吗?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还需要进行血常规、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手指疔疮颜色、肿势变化、脓水的量、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外伤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等疔疮的范围、是否有脓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诊疗时,辨别手指部有脓无脓,除依据化脓时间及触诊外,可采用透光法。可用药线或探针深入疮孔,辨别是否有损骨;可观察手指屈伸功能,辨别有无伤筋。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数量剂中性粒细胞数量可提示有无感染存在。
2、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可以明确的感染细菌,对临床治疗用药有重要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可确定有无骨质损伤、明确疾病的进展。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外伤史,指尖的肿胀疼痛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透光试验、血常规等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多有指端外伤史。
2、开始指尖有针刺样疼痛,逐渐患指肿胀严重,疼痛剧烈。当指动脉受压,可有搏动性跳痛,后期患指可组织缺血坏死,虽疼痛可减轻。但可引起指骨缺血坏死并形成指骨慢性骨髓炎。
3、中期常伴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
诊断-鉴别诊断:
蛇眼疔
蛇眼疔多为甲沟一侧或两侧红肿疼痛,化脓。无手指末节呈蛇头状肿胀,患肢下垂时加重。
治疗-治疗原则:
以清热解毒为主,临证根据病变发展不同阶段特征,治疗应有所侧重。脓成后应尽早切开排脓;痊愈后须加强关节功能锻炼。
治疗-药物治疗:
1、火毒结聚
(1)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常用中药:金银花、野菊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2、热胜肉腐
(1)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白芷、皂角刺。
(2)常用中药:金银花、野菊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白芷、皂角刺。
治疗-相关药品:
消炎解毒丸、蟾酥丸、犀黄丸,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1、经处理如炎症不能消退,一旦出现跳痛,指头张力显著增高时即应及早切开减压、引流。切开后脓液可能很少,或没有脓液,但可有效降低密闭腔内压力,减轻疼痛和防止指骨坏死。
2、一般采用指神经阻滞麻醉,切开时在患指末节侧面做纵切口,远端不超过甲沟的1/2,近端不可超过指关节如脓腔较大,亦可放置橡皮片做对口引流。
治疗-其他治疗:
1、外治法
(1)初期
用玉露膏或金黄膏外敷。
(2)中期
脓成宜及早切开排脓,一般应尽可能循经直开。应在在指掌面一侧做纵形切开,务必引流通畅。切开后用药线蘸九一丹或八二丹插入疮孔,外敷金黄膏。
(3)后期
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有死骨存在可用七三丹提脓祛腐,待死骨松动时用血管钳或镊子钳出死骨。筋脉受损导致手指屈伸障碍者,待伤口愈合后,用桂枝、桑枝、红花、丝瓜络、伸筋草等煎汤熏洗,并加强患指屈伸功能锻炼。
2、西医治疗
初起指端肿胀、疼痛并不明显时可采用热敷,并酌情使用抗生素。
治疗-治疗周期:
蛇头疔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蛇头疔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若及时治疗,肿胀消退,一般预后良好。若处理不及时,经久不愈合,可损伤筋骨。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处理不及时,易造成指甲溃空或有胬肉突出,或自己破溃,溃后脓液臭秽,经久不愈合,肿胀不消退,损伤筋骨,并影响手指活动度。
预后-治愈性:
若及时治疗,处理得当,肿胀消退,一般预后良好。
日常-总述: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规律的作息、注意皮肤清洁干燥,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1、蛇头疔患者往往对病情顾虑较多,所以应正确对待疾病,保持心境平和,积极配合治疗。
2、本病的内因为脏腑蕴热,多由情志失调导致,因此平时应加强情志调适,消除悲观、忧伤等情绪,以免加重病情。
日常-用药护理:
1、一般药物宜在进食后半小时服用,中药汤剂以温热服用为宜。清热解毒剂宜温凉服。
2、疔疮多用清热解毒药,药性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不宜久服。
日常-生活管理:
1、环境宜保持清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高热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皮肤局部清洁,若有大汗应及时擦干,汗后更换衣被。
3、注意劳动保护,避免手指皮肤损伤。
4、疔疮愈合后,影响手指屈伸功能的患者,应加强功能锻炼。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疔疮形状、颜色、肿势变化、脓水的量和色及疼痛程度。
2、注意观察疮口内有无死骨及异物的存在,如有应及早取出。
3、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呼吸、脉象、舌苔等情况,如有壮热、烦躁等及时报告医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主要复查血常规、X线检查等项目,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营养丰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肥腻食物以及鱼腥发物,以免加重病情。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饮水,或饮用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冬瓜汤,以助热毒排出。
2、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白菜、胡萝卜、番茄、油菜、苹果等。
饮食禁忌:
1、忌食鱼腥发物如猪头肉、公鸡、虾、蟹、烧猪、烧鸭、烧鸡、牛肉等,因这些食品可生痰生热,使毒热结聚,加重病情。
2、治疗期间患者应禁止饮酒。如各种白酒、红酒、啤酒、药酒或含酒精饮料。酒为辛热之品易生火耗血动血,疔疮初期饮酒,能使大毒凝聚,邪毒扩张。
3、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韭菜、姜、葱、大蒜、榨菜、茴香和各种香燥调味品。因这些食品产热刺激,易生火耗血,可使热毒更盛,加重病情。
4、禁止服用一些温热性补品,如人参、鹿茸、阿胶、当归、黄芪等各种补品,因为这些补品是温热的,食后可加重病情。
预防措施:
本病与外伤染毒有密切关系,因此注意劳动保护,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以防皮肤染毒。
2、饮食宜多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忌食辛辣肥甘厚味的食物。
3、保持平和心态,学会自我调适情志,避免急躁情绪,减轻生活压力,防止实火内生。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