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所致的葡萄膜炎疾病别名: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葡萄膜炎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所致的葡萄膜炎
疾病别名: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葡萄膜炎
疾病概述:
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所致的葡萄膜炎又称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葡萄膜炎,是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感染引起的葡萄膜炎,主要表现为肉芽肿性中间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虹膜炎和视网膜血管炎。患者可出现眼前漂浮物、雾视、视力下降等症状。本病的预后一般较好,经积极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实现治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前漂浮物、雾视、视力下降
主要病因: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重要提醒: 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所致的葡萄膜炎具有传染性,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消毒隔离。
流行病学-传染性:
引起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所致的葡萄膜炎的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垂直和水平两条途径引起感染。垂直感染是母子间的感染,可通过脐血经胎盘感染或通过哺乳感染;水平感染则是通过性交和输血发生的感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者。
病因-总述:
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所致的葡萄膜炎的病因为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是一种人类反转录病毒,导致受感染细胞通过直接反应或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引起葡萄膜炎。机体免疫力低下、遗传、高危性行为、不良的输血行为、不注意眼卫生等均会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病因-危险因素:
1、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而感染,高危性行为、不良的输血行为、孕期母亲患有本病等,均可能导致本病发生可能性增加。
2、缺少运动、营养不良、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病毒致病,本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3、用手揉搓眼睛、公用毛巾等,可能造成病毒进入眼睛,发生本病的可能性增加。
症状-总述: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可以引起一种T细胞恶性肿瘤(成人T细胞白血病)、一种慢性脊髓病及内因性葡萄膜炎,在没有全身病的情况下也可引起葡萄膜炎。患者常有眼前漂浮物、雾视、视力下降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所致的葡萄膜炎的发病年龄约为19~75岁,平均46岁。有日本研究者报道女性在20~29岁和50~59岁呈发病高峰。葡萄膜炎常呈慢性进行性。患者可出现轻度的眼前漂浮物、雾视,或急性或亚急性视力下降,可单眼或双眼发病。
2、患者有轻度睫状充血,角膜后可有羊脂状KP(角膜后色素沉着物),前房轻度或中度浮游细胞,瞳孔缘白色柔软结节,虹膜很少出现前后粘连,玻璃体呈轻度或中度混浊,视网膜血管白鞘,并可见视网膜表面有混浊,偶尔可见视网膜脉络膜渗出和萎缩斑。多数患者患有中间葡萄膜炎,表现为玻璃体混浊和轻度视网膜血管炎,少数患者仅有虹膜炎或伴有葡萄膜视网膜病变的全葡萄膜炎。
症状-并发症:
视网膜血管炎是本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视野缺损或暗点及看东西变形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视力丧失。
症状-伴随症状:
1、成人T细胞白血病
患者可能伴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疾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肝、脾淋巴结肿大,但胸腺不受侵犯,有全身或局限性皮损,如红皮病、结节等,贫血相对较轻,白细胞增多,可达2.6万~8.5万,有的甚至达10万,具有特殊核形的淋巴细胞为突出表现,骨髓白血病细胞百分比,较一般白血病为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常导致条件致病菌感染,如肺的机会性感染,慢性肾衰竭,非特异的皮肤真菌病等。
2、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的脊髓病
患者可能伴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的脊髓病,多发生于30~40岁,也可见于儿童和老人,女性稍多于男性。起病缓慢,表现为痉挛性对称性麻痹、双下肢肌力低下、膀胱功能障碍、感觉和震动觉障碍、腱反射亢进、肺泡炎、关节运动障碍、葡萄膜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进行性加重的视力下降,眼前貌似有漂浮物、视物朦胧,伴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畏光患者可携带墨镜等保护眼睛。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2、您的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3、您之前有无眼部外伤病史?
4、您有无免疫性疾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史?
5、您有无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史?您有接触过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吗?
5、您有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6、您之前有没有做过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怎么才能治愈?
2、这个病会传染么?会导致失明么?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平常要注意什么?改变哪些生活习惯?
5、若药物治疗,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6、这个病治愈后会复发么?会不会有后遗症?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眼前漂浮物、雾视、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泪液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测定、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有无痉挛、麻痹、双下肢肌力低下等,以及眼底病变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测发现HTLV-ⅠDNA能够确定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动态血清抗体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查-其他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明确眼前节病变的性质及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能够了解患者眼底血管形态,可提示视网膜血管炎的存在及其病变范围,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流行地区人群出现葡萄膜炎病变时,应怀疑本病。结合病原学检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Behcet病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葡萄膜炎和Behcet病都可表现为弥漫性视网膜血管炎,但前者所致的视网膜血管炎较轻,很少伴有视网膜出血和渗出,不会有前房积脓,而后者有全身改变如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皮肤改变等。
2、弓形虫病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葡萄膜炎不会引起视网膜坏死,以此可以与引起视网膜坏死的弓形虫病等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所致的葡萄膜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睫状肌麻痹剂等。
治疗-药物治疗:
1、轻度前葡萄膜炎可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消炎药,地塞米松滴眼液等糖皮质激素,和阿托品等睫状肌麻痹剂点眼治疗;
2、出现明显的玻璃体炎症者,则应行糖皮质激素后筋膜囊下注射治疗;
3、出现严重的玻璃体炎症反应和视网膜血管炎者,则应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一般选用泼尼松。
治疗-相关药品: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地塞米松滴眼液、阿托品、泼尼松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暂不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大多数嗜人T淋巴细胞Ⅰ型所致的葡萄膜炎患者经局部或全身药物治疗后,视力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连续,很多患者可能复发。
预后-危害性:
若诊治不及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网膜血管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视力丧失,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眼部功能,部分患者能够治愈。
预后-治愈率:
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可达到治愈,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用药物或更换药物。
2、掌握所用药物的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3、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肌痛、关节痛、感染加重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和医生说明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保持整洁,室内光线要暗,外出戴防护镜以减少光线刺激。
2、注意休息,合理用眼。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5、本病具有传染性,发病期间应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避免传染给他人。
日常-复诊须知:
定期复查,如有视力改变、突然眼胀痛、眼红等应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需特殊饮食调理,但规律饮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对缓解不适和促进疾病恢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可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饮食禁忌:
少食荤腥、辛辣之物,应用激素者应少食含脂肪、糖类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系由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所致,且具有传染性,避免接触本病患者;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注意眼部卫生,不用手揉眼等有预防作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