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输尿管异位开口疾病英文名称: ectopic ureteral orifice疾病别名:...
养生
疾病名称: 输尿管异位开口
疾病英文名称: ectopic ureteral orifice
疾病别名: 输尿管口异位
疾病概述:
正常情况下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三角区两上侧角。输尿管异位开口(ectopic ureteral orifice)是指输尿管开口于正常位置以外的部位。男性多开口于后尿道、射精管、精囊等处,女性则可开口于前尿道、阴道、前庭及宫颈等处。患者可有尿淋漓、会阴部湿疹、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等症状。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做好日常随访即可,当有并发症出现时需积极的采取手术等治疗措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尚不确定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输尿管
常见症状: 尿淋漓、会阴部湿疹、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
主要病因: 先天发育异常
检查项目: 尿路造影、CT、膀胱尿道镜
重要提醒: 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建议积极的就医咨询,以免输尿管出现梗阻而损害肾功能。
临床分类:
根据是否伴有其他泌尿系畸形,可将输尿管异位开口分为:
1、重复肾、双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
患者一侧肾脏异常,由两部分构成,其内部有独立肾盂和血管,但分出两条输尿管其中一条易形成输尿管异位开口,肾脏外侧常融合为一体。
2、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
肾脏结构和数量均正常,两侧各有一条输尿管,但有一条甚至两条形成输尿管异位开口。
流行病学-传染性:
该病属于先天发育畸形,不具有遗传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该病较为少见,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明确。有研究报告提到,在小儿尸检的发病率为1/19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该病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1∶3。
病因-总述:
在胚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泌尿系统的器官发育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输尿管的开口不在正常的位置上。
病因-基本病因:
1、在胚胎第4周,中肾管下端突出的输尿管芽迅速生长形成输尿管,其远端发育成肾盂、肾盏和集合管。
2、异常时,中肾管还发出副输尿管芽,与正常输尿管芽并列上升,不仅形成双输尿管畸形,而且因为中肾管下部形成膀胱的一部分衍变为男性的尿道、精囊、射精管,女性的部分尿道、前庭、阴道、子宫等处,所以重复输尿管就可开口于上述器官。
3、男性的前尿道是由泌尿生殖窦发育成的,故男性输尿管异位不会开口于尿道外括约肌远侧,因此无滴尿。
4、而女性的尿道主要由泄殖腔腹部下端形成,因此女性输尿管异位可开口于随意括约肌的远侧引起滴尿。
病因-危险因素:
有重复肾、双重输尿管的人群,更容易患有该病。
症状-总述:
男性异位输尿管口大多在外括约肌以上,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生尿路感染时,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女性则主要表现为有正常排尿的同时有持续性尿失禁和尿路感染,并导致外阴部皮肤湿疹、糜烂。
症状-典型症状:
1、尿淋漓
在正常排尿以外期间,呈间歇性滴尿,患儿年龄小时,家长不易发现,随年龄增长而被发现,表现为正常排尿期间出现尿淋漓。
2、会阴部湿疹
系尿液刺激所致,严重者局部皮肤糜烂,查体可闻到尿臊味。
3、尿路感染症状
男性患儿一般无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脓尿等尿路感染的症状。有的患儿可有腰骶部的疼痛以及附睾炎。
4、尿失禁
女性约半数有尿失禁,表现为正常分次排尿及持续滴尿。
症状-并发症:
1、输尿管口异位常合并其他畸形,如重复肾、双重输尿管、肛门闭锁、 气管食管瘘等。
2、部分患者由于出现输尿管梗阻,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可引发肾积水,严重时会损害肾功能。
就医-门诊指征:
1、尿淋漓,间歇性滴尿;
2、会阴部湿疹、皮肤糜烂;
3、伴尿急、尿频、尿痛、脓尿等尿路感染;
4、尿失禁,排尿不受控制;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着便于穿脱的衣服,方便检查。
3、可能会进行相关血液检查,可提前咨询医生做好空腹准备。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孩子)都有哪些不适?
2、这些症状存在多久了?是间歇发作还是持续存在?
3、感觉在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减轻?
4、之前是否进行过泌尿系统的相关影像学检查?是否存在重复肾、双重输尿管等先天畸形?
5、您(孩子)是否有其他疾病?都进行过什么治疗?
6、亲属中是否有人存在类似的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可能是什么原因?
2、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需要住院吗?
5、必须要手术吗?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治疗效果怎么样?治疗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
8、日常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大概需要复查哪些内容?
检查-预计检查:
对于前来就医的患者,医生首先会对其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还会建议患者进行尿路造影、CT、膀胱尿道镜等辅助检查,以进一步评估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腰腹部等相关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判断有无异常的包块、压痛等。还会对肾区进行检查,判断有无肿大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医生收集患者的尿液进行分析检查,有尿路感染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尿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
2、肾功能测定
医生采集患者的血液进行生化检查,可评估肾脏功能是否受损。
检查-其他检查:
膀胱镜检查有时可在膀胱颈、后尿道找到异位输尿管开口。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静脉尿路造影
可了解异位输尿管开口的类型及开口的位置、异位输尿管开口的相应的重复肾上肾部的发育及积水情况,还可了解并发重复肾、双输尿管情况。
2、CT
可了解患肾的大小、形态、肾皮质厚度。
3、超声
B超检查常可见膀胱后扩张的输尿管,并上溯到积水的肾或重复肾。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仔细询问患者有何临床表现,综合不适症状、尿路造影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做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医生会注意与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 压力性尿失禁
其特点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跑跳等激烈活动)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而非尿液持续的外流。在膀胱以外部位找不到异位的输尿管开口。尿路造影示肾、输尿管均正常。
2、膀胱阴道瘘
表现为尿液从阴道持续流出。在瘘孔较小时,仍可有膀胱正常排尿,故需与输尿管异位开口鉴别。病人一般都有难产、妇科检查或盆腔手术、放射治疗等既往史。阴道镜检查可见瘘孔。若瘘孔较小,观察不清,可于阴道内放入纱布,经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亚甲蓝,如纱布变蓝即可确诊。也可向膀胱内注入泛影葡胺行膀胱造影,摄正侧位片,见造影剂从膀胱进入阴道即可确诊。膀胱镜检查可发现膀胱内瘘孔而两侧输尿管开口正常。
3、输尿管阴道瘘
也表现为尿液从阴道内持续外流。多由于盆腔手术、难产、 输尿管结核引起。阴道镜检查可发现瘘孔,从瘘孔插入输尿管导管行逆行造影可显示肾盂和输尿管。膀胱镜检查见双侧输尿管开口正常。
4、神经源性膀胱
有尿失禁表现,同时有神经损伤或全身性疾病史;有尿潴留,在耻骨上可触及膨胀的膀胱。神经系统检查会阴部及马鞍区感觉减退;泌尿系检查在膀胱以外找不到异位的输尿管开口。
治疗-治疗原则:
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无不适症状的患者可不进行特殊的治疗,日常生活中做好随访。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一般会采取手术等治疗措施。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输尿管异位开口的患者,尚无特殊的药物治疗。当继发尿路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来抗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左氧氟沙星
治疗-手术治疗:
1、肾切除或重复肾切除
适用于病变输尿管的相应肾功能很差者,遗留输尿管远端不必处理,日后极少并发残端积水或积脓。
2、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适用于相应肾功能尚好且无并发感染,或患肾为孤立肾者。医生通过该手术可恢复输尿管的正常开口。
3、上、下肾输尿管端侧吻合术
该方法适用于肾脏受损较轻微的重复肾患者。主要是为了让重复肾的两条输尿管都通过正常开口进入膀胱,避免尿液反流,降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积极的治疗恢复正常的输尿管开口,可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出现肾积水、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时,如果不积极的治疗,可能损害肾功能,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开口异位的输尿管常明显扩张,而且输尿管口位置愈远,其所引流肾脏发育愈差。
预后-危害性: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肾积水,严重时损害肾功能。
预后-自愈性:
输尿管异位开口属于先天性畸形,一般来说无法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的输尿管开口。
预后-治愈率:
尚无确切数据可供参考。
预后-生存周期:
经过手术治疗后,一般来说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日常-总述: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术后护理,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利于病情的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2、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3、家长应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
4、注意保暖,应随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物。
5、流感高发季节,应避免孩子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6、平时应注意环境和患儿的卫生,特别是要保持尿道口清洁。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无症状者一般1年应到医院复查一次。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应注意遵医嘱卧床休息,随后可以开始在床上活动肢体或下床在小范围内走动,并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撕裂影响愈合。
2、术后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3、术后应注意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4、术后应遵医嘱禁食,约1天后可选择低脂、流质饮食,例如米汤、藕粉等。术后1周逐渐从流质饮食过度到半流质饮食,如煮烂的面、馄饨、瘦肉末等。最后再到正常饮食。
5、如果手术切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脓液等炎症征象,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本病发病与饮食并无直接联系,建议规律饮食,合理膳食,保证机体营养摄入。
饮食建议:
1、给予优质低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钾、清淡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瘦肉、牛奶等。
2、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和烟酒等。
2、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蛋黄、螃蟹、鱼子等。
3、少吃各种甜食,如巧克力、糖果、含糖糕点等,以免增加患者的消化负担。
预防措施:
本病属于先天发育异常,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