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鼠疫耶尔森菌肺炎疾病英文名称: yersinia pestis pneumonia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鼠疫耶尔森菌肺炎
疾病英文名称: yersinia pestis pneumonia
疾病概述:
鼠疫耶尔森菌肺炎(yersinia pestis pneumonia)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发绀、咯血、胸痛等。此菌引起的是啮齿动物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病程早期进行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气促、发绀、咳白泡痰、咯血、胸痛
主要病因: 本病主要因鼠疫耶尔森菌感染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致病菌培养、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血凝试验、X线检查
重要提醒: 鼠疫耶尔森菌具有传染性,患者应做好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临床分类:
根据传播方式不同,鼠疫耶尔森菌肺炎可分为原发吸入性和继发性两类。
流行病学-传染性:
鼠疫耶尔森菌具有传染性。生活和工作在疫区的人可能被感染的跳蚤叮咬,或在剥离死兽皮革时感染。另外,此病可经呼吸道飞沫而致人之间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在美国,统计数据表明,每年约有20例耶尔森菌感染,其中20%累及肺部。我国的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生活在疫区或密切接触感染患者的医务工作者。
病因-总述:
鼠疫耶尔森菌可经感染的跳蚤叮咬,或空气飞沫而传染。细菌经呼吸道吸入,可直接引起肺炎。也可由于败血症细菌累及肺部而引起继发性肺炎。
病因-基本病因:
生活和工作在疫区的人,可能被感染的跳蚤叮咬,或在剥离死兽皮革时,吸入来自于感染动物或死亡动物的病菌而感染。另外,此病可经呼吸道飞沫而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进入机体后,细菌首先在局部淋巴结内或跳蚤叮咬的皮肤局部繁殖,引起出血坏死性淋巴结炎,继而引起败血症。继发性肺炎是由于败血症细菌累及肺部所致,故发生于血供良好的肺基底部。细菌经呼吸道吸入,可引起原发性肺炎。
病因-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生活在疫区、免疫功能低下、密切接触感染患者等。
症状-总述:
鼠疫耶尔森菌的传播方式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原发吸入性肺炎起病较急,很快即可出现气促、发绀、咳白泡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还可伴毒血症状和精神症状;继发性肺炎通常在发热数天至1周以后,才可出现呼吸系统症状,而且通常无明显的皮肤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原发吸入性鼠疫耶尔森菌肺炎
在接触鼠疫耶尔森菌肺炎患者之后,很快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气促、发绀、消瘦、咳白泡痰,很快出现咯血,还可出现明显的毒血症状和精神症状。死亡病例呈高度发绀,故有“黑死病”之称。
2、继发性鼠疫耶尔森菌肺炎
通常没有明显的皮肤病灶,呼吸系统受累一般发生在发热数天至1周以后,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绀、 咯血、胸痛等。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合并胸腔积液、呼吸衰竭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明显气促、呼吸困难;
2、皮肤青紫;
3、咯血等;
4、持续高热;
5、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须立即就医,必要时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紧急情况急诊处理,确诊后须在传染病科、感染科隔离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从事什么工作?屠宰场吗?
6、您最近的工作环境怎么样?有跳蚤吗?
7、您最近接触过鼠疫耶尔森菌肺炎患者吗?
8、您最近去过鼠疫耶尔森菌肺炎流行的地区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我需要隔离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有后遗症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气促、发绀、咳白泡痰、咯血、胸痛等相应表现,应尽快就医。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后,可建议其做血常规、致病菌培养、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血凝试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通过查体明确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观察皮肤有无青紫色改变。听诊可能在肺底部闻及少许湿性啰音。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一般为(10~20)×109/L,明显核左移,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
2、致病菌培养
痰、血或淋巴结吸出物致病菌培养阳性,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3、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
此法是检测标本中的致病菌抗原,具有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病因诊断。
4、血凝试验
用F1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有4倍增长,或单份血清效价超过1∶16,有诊断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表现:为双肺基底部结节影、片状模糊浸润阴影,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偶尔可见胸腔积液。吸入性原发性肺炎,在起病24h内就可见片状阴影,还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肺水肿样改变。
诊断-诊断原则:
通过流行病学接触史、肺部受累表现,以及血常规、致病菌培养、血凝试验、X线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即可进行诊断。有条件者还可作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以提供快速的病因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鼠疫耶尔森菌肺炎以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应选择。此外,还应注意隔离。
治疗-一般治疗:
1、病室灭鼠、灭蚤。患者排泄物彻底消毒,医务人员进行严密的防护。
2、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治疗-药物治疗:
可给予链霉素、庆大霉素或四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肾功能损害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的患者,可用氯霉素静脉注射。热退后药物可适当减量,但淋巴结内细菌仍有存活,还需遵医嘱持续用药。若单一药物有效,无须联合用药。
治疗-相关药品:
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须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凶险,进展迅速。若病程早期积极治疗,可控制感染,大大降低病死率。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展迅速,可合并胸腔积液、呼吸衰竭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需要早期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规范治疗,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避免生命危险。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可出现咳嗽、气促、发绀、 咯血、胸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展迅速,可合并胸腔积液、呼吸衰竭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可能因此产生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通过通讯工具关注患者的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自暴自弃,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及时消毒污染区域,防止疾病传播。
2、家属应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4、患者及家属及时开展灭鼠、灭蚤活动,可使用灭鼠夹和杀虫药。
5、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定时消毒处理排泄物。
6、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每一个月复查一次。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保持大便的通畅。
5、患者可多吃红枣、木耳、鸭血、莲子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限制油炸、油腻、熏烤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喱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避免接触鼠疫耶尔森菌肺炎患者。
2、开展灭鼠、灭蚤活动,及时将病死动物深埋。
3、疫区工作人员需做好自我防护,佩戴专业防护衣物。
4、建议积极接种疫苗。
相关疫苗:
积极接种疫苗可降低本病的发生危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