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X型腿疾病概述: 膝外翻是膝关节向外翻转,股骨关节面向外倾斜。当双膝均发生此改变时,即表...
养生
疾病名称: X型腿
疾病概述:
膝外翻是膝关节向外翻转,股骨关节面向外倾斜。当双膝均发生此改变时,即表现为X型腿。X型腿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下肢畸形,导致其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病因是佝偻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膝相碰,两足内踝分离而不能靠拢,还有步态异常、动作不灵活等表现。经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症状可得到改善,畸形可得到纠正。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类型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骨科、小儿科
发病部位: 下肢
常见症状: 步态异常、动作不灵活、膝关节不稳定、易跌倒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发育因素、继发因素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纠正患者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X型腿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畸形。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女性。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发病率较高,而长江以南则较低。
病因-总述:
导致X型腿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主要与遗传因素、发育因素、继发因素等有关。其中佝偻病是导致的X型腿最常见的病因。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X型腿发生的重要病因。多数是由先天胚胎发育障碍引起,导致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骨骺发育异常,常伴有膝关节其他畸形或异常。
2、发育因素
2~5岁幼儿开始练习走路时,有些呈轻度膝外翻,6-7岁及以后逐渐减轻。这是因为维持足弓的肌肉尚不够发达,使双足经常有外翻趋势,间接使膝关节外侧压力大于内侧,造成股骨内侧髁发育相对较快,平足外翻者多见。这种短期现象又称“特发性膝外翻”,随身体发育,畸形也会自行校正。
3、继发因素
佝偻病是引起X型腿的最常见的原因。这是由于维生索D缺乏、内分泌紊乱、腹泻等导致钙缺乏,引起骨骼软化,加之载重、行走姿势的影响,逐渐在胫骨形成弧度。此外,外伤所致的骨骺损伤有可能引起该处骨骺的发育不平衡,因而继发膝外翻畸形;半月板损伤、膝关节结核、化脓性感染、骨折畸形愈合等也可导致膝外翻。
病因-危险因素:
有以下情况可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1、幼儿过早使用学步车;
2、13~15岁青少年经常参加对抗运动,如橄榄球等。
症状-总述:
X型腿患者常表现为步态异常(摇摆步态),动作不灵活,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双踝不能并拢。由于膝内侧韧带受到经常不断向外应力的牵拉,造成切带松弛,可出现膝关节不稳定,走路时两膝互相碰撞,容易跌倒。同时由于偏心受力,可导致骨性关节炎,使活动受限并产生疼痛。
症状-并发症:
可并发膝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此外,还可合并髌骨脱位,以及胫骨旋外、扁平足等其他畸形
就医-门诊指征:
1、站立或行走时,双踝不能并拢。
2、摇摆步态。
3、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容易跌倒。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一般于骨科就诊,若患儿年龄较小,可于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
5、可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您的孩子都有哪些症状?
2、您/您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有腿部异常的?
3、您/您的孩子是从什么月经开始学步的?有长时间的时候学步车吗?
4、您/您的孩子走路的时候是否有步态异常?
5、您/您的孩子走路的时候容易跌倒吗?
6、您家有佝偻病家族史吗?
7、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疾病?
2、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我的疾病严重吗?
4、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您推荐进行哪些治疗?
5、是否需要手术?现在需要住院吗?
6、我的疾病会导致残疾吗?
7、我的疾病恢复发吗?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步态异常、动作不灵活在、膝关节不稳定、易跌倒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后,会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测量负重线
正常人从髂前上棘至足第1、2趾之间连一条线,该线通过髌骨正中。若该线通过髌骨外侧半或外缘时则说明膝翻角增大,一般向外偏移达0.5cm时即可诊断为膝外翻畸形。
2、测量踝间距
正常人取立正位时,双膝双踝均相互靠拢。若双膝靠拢,两内踝不能相接X触,之间距离在3cm以上者则视为膝外翻。踝间距越大,膝外翻畸形越重。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常表现为股骨干下端成角改变,拍摄两侧股骨和胫骨全长,并做两侧对比,正常膝关节有5°~15°外翻角,大于此角度应考虑膝外翻。测量胫股角(胫骨纵轴与股骨纵轴所形成的夹角)及干骺端-骨干角(胫骨纵轴和骨骺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可判断膝外翻发展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结合相应的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是否存在原发性胫骨外翻、肾病性骨发育不良、先天性腓骨纵向发育缺陷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原发性胫骨外翻
原发性胫骨外翻与胫骨内翻类似,但方向相反,此病不多见。X线片显示胫骨干骺端外侧不规则的骨质疏松,近端骨骺板外侧向远端压缩。
2、肾病性骨发育不良
在肾病性骨发育不良的儿童,常出现膝外翻畸形。行肾移植或有效的内科治疗,患儿的预后可得到改善,膝外翻严重时可影响步态。肾病性骨营养不良的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仔细监测下肢的力线排列关系,可在学龄期矫正外翻畸形。
3、先天性腓骨纵向发育缺陷
在先天性腓骨纵向发育缺陷患儿,常发生膝外翻畸形。此病可通过测量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的腓骨与胫骨的相对长度来诊断。
4、外伤
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骺板外侧部分的外伤及早闭可导致不对称性生长而造成膝外翻。胫骨近侧干骺端内侧的青枝骨折也可导致膝外翻畸形。
5、其他
髂胫束挛缩是神经肌肉瘫痪性疾病共有的畸形,能产生膝外翻。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孤立性骨软骨瘤、多发性外生骨疣、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亚急性骨髓炎可导致不对称性生长,造成膝外翻畸形。这些疾病都有明显的特征性X线表现。
治疗-治疗原则:
X型腿的治疗应先明确病因,再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而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以纠正患者下肢畸形。
治疗-一般治疗:
对于轻度的病理性膝内翻及膝外翻可以考虑矫形支具,其不良反应较小。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畸形、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一般需行手术治疗。
1、“8”字钢板技术
“8”字钢板技术具有创伤小、不易损伤骨骺、不影响患儿的生长潜能、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手术效果好等优点。但该手术方法适用范围有明确限制,不适用于年龄过大,骨骺已经生理性闭合,或者因各种原因骨骺发生病理性早闭的儿童。
2、截骨矫形外固定术
对于膝外翻,可以在实施传统截骨矫形术后,用各种外支架固定。对于膝外翻并发下肢短缩的儿童,Ilizarov外固定环有其独特的优势,由于其可调节性强,可以同时矫正成角及短缩畸形。通过术后调节,可以使矫形控制在最为满意的程度,且二期手术取出较为简单。
3、截骨矫形内固定术
该手术方法手术效果立竿见影,但手术创伤大,与前面相比,二期手术取出较为麻烦。
4、膝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的下肢弯曲,骨骺闭合后,可考虑行膝关节置换术,该手术方法矫形程度大,但手术创伤大、人工关节存在使用年限等。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在原发疾病控制的情况下,一般畸形不严重者,经及时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延误治疗将引起退行性关节炎、髌骨脱位等并发症,即使再截骨矫正仍可残留症状。
预后-危害性:
患者可出现步态异常、膝关节不稳定、易跌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通过及时治疗,可明显纠正畸形及改善相应症状。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需要按照医嘱使用矫形支具,进行科学的矫正锻炼,避免外力损伤。佝偻病者还应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接受光照。
日常-生活管理:
1、遵照医嘱,每天佩戴足够时长的矫正支具。
2、恢复期间停止使用学步车,以免加重病情。
3、禁止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
4、不勉强孩子走路,孩子累时应适当休息。
5、术后患者出院后可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直腿抬高运动、膝关节曲伸运动等功能锻炼。
6、恢复期间应停止橄榄球等对抗类体育运动。
7、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8、佝偻病患者可进行室外活动,接受光照,但注意避免晒伤。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患儿年龄较小,家属应协助患儿在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3、术后按照医嘱在麻药消退后尽早帮助患儿进行下床活动,能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调理:
患者饮食宜营养均衡,搭配合理的食物。佝偻病患者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3、佝偻病患者适当增加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母乳牛奶、三文鱼、虾、鸡蛋、蘑菇、蛋黄等。
饮食禁忌:
1、忌食生冷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
2、避免因小儿发育不良而过量补钙。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佝偻病患者应早期治疗,控制病情以及防止骨骼畸形。
2、在孩子生长过程中,未到学习走路、站立的阶段时,不要强迫孩子进行站立或者勉强走路。
3、禁止过早的给孩子使用学步车。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