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下颈椎不稳症疾病概述: 下颈椎不稳症是指颈2~3椎节以下的颈椎椎节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是临...
养生
疾病名称: 下颈椎不稳症
疾病概述:
下颈椎不稳症是指颈2~3椎节以下的颈椎椎节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颈椎疾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从轻度的颈部不适到瘫痪都有可能发生。临床上一般视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进行牵引、颈围、理疗等非手术方法,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颈椎
常见症状: 颈部不适、疼痛、僵硬、活动不便
主要病因: 退行性变、外伤、劳损、咽喉部炎症、先天畸形
检查项目: X线、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重要提醒: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护颈部,避免过度扭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引起下颈椎椎节不稳定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后天性因素为主,一般多是由于身体发育停止后骨骼发生了退行性病变,骨骼的形态和功能的退化导致活动范围受限,但是部分椎体节段活动超负荷,超过正常生理范围而失代偿,最终导致了颈椎骨骼的不稳定。
病因-基本病因:
1、退行性变
由于颈椎椎间盘的退变,纤维环松动,从而使得小关节、关节囊及周围韧带出现松弛,导致椎间关节稳定性下降,出现椎节的不稳。
2、外伤与劳损
作用于头颈部的突发性外伤以及颈部的慢性劳损均可引起椎节不同程度的松动与失稳,尤其是当外力引起椎节超限活动时,椎间关节周围的韧带易被撕裂,可直接引起颈椎椎节的不稳。
3、咽喉部炎症
咽喉局部及上呼吸道炎性反应,有时可引起颈椎椎节周围的韧带及关节囊的松弛。炎性病变侵及椎节骨性结构、椎间盘及周围韧带时,可直接造成相应椎节的不稳,严重时可形成明显畸形。
4、其他
颈椎的先天性畸形、持续的大重量牵引、不恰当的手法操作、不适当的的经部锻炼,以及其他可引起颈部肌肉萎缩的伤患等,均可引起或促进颈椎的失稳。
症状-总述:
下颈椎不稳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别较大,部分患者可以毫无症状,而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颈部不适、疼痛等症状,如损伤的神经或或血管,还可引起头晕、头痛,甚至截瘫。
症状-典型症状:
1、颈部症状
主要包括颈部不适、疼痛、僵硬感、活动不便等。
2、根性症状
当不稳的椎节位移引起根管狭窄时,由于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引起轻重不一的根性症状。患者会有单侧或双侧肩部及上肢的疼痛、麻木以及握力的下降。疼痛常为牵涉痛、放射痛。
3、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椎动脉在受到椎体间关节移位的刺激或压迫时,可引起头晕、视物旋转、走路不稳、压榨性头痛等一系列症状。
症状-并发症:
若椎节位移后椎体边缘刺激或压迫脊髓前方,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瘫痪。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反复或持续颈部不适、疼痛、僵硬感、活动不便等;
2、伴一侧或双侧肩部及上肢的疼痛、麻木以及握力的下降;
3、伴反复头晕、视物旋转、走路不稳、压榨性头痛等;
4、伴活动障碍甚至瘫痪;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颈部不适症状的患者,可在骨科、脊柱外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颈部、脊椎等相关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不适症状的?都有哪些不适症状?
2、不适的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3、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有加重或缓解?
4、不适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5、除了颈部不适外,身体其他部位有没有不适感呢?
6、怎么来形容自己颈部不适的感觉呢?
7、您有头痛、头晕、视力下降等症状吗?
8、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9、颈部以前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既往生过什么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不适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评估颈椎的一般情况。同时辅以x线观察骨的情况,如有必要还会进行MRI、血管造影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颈椎有无侧弯、前凸或后凸、有无旋转畸形;颈部软组织有无肿胀、皮下血肿;有无冷性脓肿等。还会依次从颈椎、胸椎、腰椎至骶髂关节,逐步按压与轻叩棘突、关节坐骨神经干等,某处压痛或叩痛越显著即提示病变的部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对患者常规进行颈椎颈椎正位、侧位、斜位X线摄片。同时拍摄过伸及过屈动力性侧位片,可清晰地显示出椎节位移的方向及程度。
2、核磁共振检查
对伴有脊髓症状者,应同时行核磁共振检查,以判定脊髓有无受累及其程度等。并且该检查能判断是否有其他病变,有利于与骨质增生性颈椎病相鉴别。
3、其他
椎动脉磁共振或者血管造影检查可判断是否有椎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首先询问详细的病史,了解颈部不适的各种特征,包括发病快慢、疼痛性质、发作时间,伴随症状,加重或缓解因素。同时辅以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查明病因,做出准确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下颈椎不稳症需要与颈椎椎管狭窄症、急性颈椎髓核突(脱)出症、骨质增生性颈椎病等有颈部不适症状的疾病相区别。医生一般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和借助相关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作出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是为了控制病情发展,保护颈椎的正常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理疗、手术等治疗方法均可改善不适症状。
治疗-手术治疗:
对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症状明显影响工作生活的患者,可酌情行手术治疗。一般选择椎体间界面内固定或植骨融合术以达到使病情得以缓解的目的。
治疗-其他治疗:
患者可选择进行轻重量卧床牵引、佩戴颈围、理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和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解剖关系等。
预后-一般预后: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下颈椎不稳症导致的椎动脉狭窄、脊髓压迫等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若接受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预后-危害性:
引起神经和血管压迫的患者,可能会发生截瘫,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日常-总述:
日常中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陪伴,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克服疾病;术后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颈部;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关键是让患者充分了解颈椎不稳可能造成的危害,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治疗。家属要给予患者关心、爱护、鼓励,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恢复期间,遵医嘱进行一定的肢体锻炼。
2、注意活动安全,避免颈部过度用力或受伤。
3、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促进疾病恢复。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戒烟。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遵医嘱按时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2、按时拆线。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并无特殊影响,但合理的饮食对保持身体健康有一定帮助。
饮食建议:
建议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禁忌:
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限酒。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颈椎原发疾病,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防护,避免颈部外伤,防止颈部过度拉伸与弯曲,锻炼适度。
2、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不要长时间低头看书,枕头不可过高,坚持适当做颈部活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