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短结肠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short colon疾病别名: 先天...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短结肠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short colon
疾病别名: 先天性袋状结肠、袋状结肠综合征
疾病概述:
先天性短结肠(congenital short colon)也称先天性袋状结肠或袋状结肠综合征,为罕见的肠道发育畸形。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种族、饮食、环境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常表现为肛门闭锁、腹胀,腹壁紧张,经尿道或阴道排泄胎便和气体、便秘等症状。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资料表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肛肠外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肛门闭锁、腹胀,腹壁紧张、发亮,经尿道或阴道排泄胎便和气体,便秘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种族、饮食或环境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分类:
先天性袋状结肠分型如下:
1、Ⅰ型
回肠直接开口于袋状结肠,无正常结肠;
2、Ⅱ型
盲肠存在,回盲部直接开口于袋状结肠;
3、Ⅲ型
袋状结肠近端存在一定长度的正常结肠,一般超过肝曲但不及降结肠;
4、Ⅳ型
乙状结肠和直肠袋状改变,其余结肠形态正常。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先天性短结肠占各类肛门直肠畸形的9%,占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10%~26%。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男性患儿。
病因-总述:
先天性短结肠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先天性短结肠的地区性发病率不同,可能与种族、饮食或环境因素有关。
症状-总述:
本病患者多为生后就发病。临床表现为肛门闭锁呈痕迹状,不膨满也无冲击感,而个别病儿肛门发育正常,仅直肠闭锁。无瘘管或瘘管较小者,生后就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明显腹胀,腹壁紧张、发亮,浅静脉扩张);瘘管较大者,经尿道或阴道排泄胎便和气体,虽然排便位置异常,因排便通畅而无腹胀。如果短结肠内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则有慢性便秘症状。
症状-并发症:
可出现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此外,还可并发感染,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生后肛门位置异常或缺失;
2、伴明显腹胀、腹壁紧张;
3、伴排便异常,有的经尿道或阴道排泄胎便和气体;
4、慢性便秘;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儿童应于儿外科、小儿胃肠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2、您的孩子都有哪些症状?
3、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了?
4、您的孩子有发生呕吐吗?呕吐物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异味呢?
5、您孩子有正常排胎便吗?
6、您在怀孕期间有规律做B超检查吗?有什么异常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孩子的这个病的原因是什么?
3、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有什么危害吗?
4、需要做哪些检查?
5、需要做哪些治疗?
6、能够痊愈吗?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7、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8、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复查哪些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肛门闭锁、腹胀,腹壁紧张、发亮、经尿道或阴道排泄胎便和气体、便秘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肛门外观是否正常;而后会检查患者腹部是否膨隆;有无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振水音。此外,还会进行肛门指检,即检查者将食指深入患者肛门内进行探查,以判断肛门、直肠是否存在畸形。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先天性短结肠患儿的臀部倒立侧位X线平片,为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改变。腹部X线平片显示除有肠管扩张、积气和液平面外,特征性改变为明显扩张的囊袋状结肠影像,或出现膀胱内气体影,或因短结肠穿孔而有气腹。先天性短结肠伴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病率较高,因而,临床诊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后,要进一步做X线检查,以便确定是否有先天性短结肠。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别需要注意患者是否还同时合并其他肠道畸形,结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先天性短结肠畸形,因扩张肥厚的巨大囊状结肠保守治疗不能恢复其正常形态和功能,根据病情应尽量多保留结肠,以便增加水分的吸收,使大便成形,减少排便次数。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1、腹会阴肛门成型术
对其盲肠及部分升结肠有病变的患儿应行腹会阴肛门一期成形术,保留盲肠并将其拖至肛门部,与其周围皮下及皮肤缝合,完成肛门成形术。此方法的优点是减轻对小儿生理功能的干扰,增加水分的吸收,使大便成形,减少排便次数。
2、全结肠切除回肠拖出肛门成形术
此术或适用于全结肠甚短、呈袋状、远端有通至膀胱、尿道或阴道的瘘,扩张的结肠肥厚,蠕动差,减压后仍无蠕动功能,由于病程较长,其黏膜炎症较明显,不易保留,常规将扩张、肥厚的短结肠切除,将回肠下拖至肛门位置,完成会阴部肛门成形术。
3、结肠造瘘术
新生儿及小婴儿或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一般情况差,暂行结肠造痿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可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导致肠管坏死,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通过治疗,可恢复患者排便排气功能,改善相应临床症状。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日常需要保证患儿会阴以及肛门处清洁,注意患儿术后的护理,以帮助患儿尽早恢复肠道功能。
日常-生活管理:
1、每天使用温水清洁会阴以及肛门,以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或阴道炎症。
2、注意患儿保暖,及时添加衣被。
3、术后据患儿月龄,进行爬行训练、排便功能训练等,以改善肠道以及肛门的生理功能。
4、年龄较大儿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以及排便习惯。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家属应注意患儿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关注患儿意识、四肢末梢循环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以及引流管的通常情况,若存在异常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3、家属应定时为患儿翻身、拍背,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儿呼吸不畅,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饮食调理:
哺乳期的婴幼儿,恢复期间建议母乳喂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对于已经添加辅食或者可自行进食的患儿,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食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食物。
饮食建议:
1、主食需要根据月龄,选择好消化、少渣食物。
2、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3、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胡萝卜等。
4、适当补充水分,防止患儿出现便秘的情况。
饮食禁忌:
遵医嘱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不要随意给患儿食用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属于先天畸形,通过产前检查可以预防。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