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腓骨缺如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bsence of fibula疾...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腓骨缺如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bsence of fibula
疾病别名: 先天性腓侧半轴畸形、先天性纵轴腓骨缺失
疾病概述:
先天性腓骨缺如(congenital absence of fibula)又称先天性腓侧半轴畸形或先天性纵轴腓骨缺失,是一种腓骨完全或部分缺如的先天性长骨畸形。目前推断其致病根源位于胚胎发育时期。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继发下肢不等长和足外翻畸形,且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常见的是部分或全部腓骨缺如,并伴有胫骨短缩和弯曲、球状或窝状踝关节、跗骨异常等。随着Ilizarov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及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往截肢的患者不但可以避免截肢,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小腿
常见症状: 跛行、小腿短缩、足外翻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
临床分类:
1、Coventry和Johnson把本病分为三型
(1)Ⅰ型:单侧部分缺失,小腿可中度短缩,一般无残疾。
(2)Ⅱ型:腓骨几乎完全缺失,肢体极短,胫骨在中1/3和下1/3处全弓畸形。皮肤有微凹,但与弓端无粘连,足下垂和外翻,同侧股骨也短缩。即使治疗,功能也较差。
(3)Ⅲ型:可能为单侧,也可能为双侧,并伴有其他严重异常,如上肢或股骨畸形,以及脊柱裂等。这种病例较多,预后也差。
2、Achterman和Kalamchi将先天性腓骨缺如根据腓骨缺失的程度分为2型
(1)Ⅰ型:为腓骨发育不全,即腓骨部分缺如,根据踝关节的畸形程度又被分为a、b两个亚型,Ⅰa型为腓骨近端部分缺如,但踝穴发育基本正常;Ⅰb型为腓骨部分缺如,同时伴有踝关节发育畸形或踝穴缺损。
(2)Ⅱ型:为腓骨完全缺如。这个分型方法虽然比较早,但目前接受的人比较多。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先天性腓骨缺如是四肢先天发育不全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但仍属罕见病,在存活的新生儿中发病率约5.7~20例/100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
病因-总述:
先天性腓骨缺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部分学者认为腓骨的缺如可能是由于在妊娠4~7周胚胎发育期间腓动脉损伤所致。此外,还可能与基因突变、染色体缺失、胚胎致畸源暴露(如化学药物、物理射线)、孕期病毒感染或机械作用等有关。
症状-总述:
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跛行、小腿短缩等。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继发下肢不等长和足外翻畸形,且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常见的是部分或全部腓骨缺如,并伴有胫骨短缩和弯曲、球状或窝状踝关节、跗骨异常等。
症状-并发症:
可并发足下垂、足外翻及脊柱裂。
就医-门诊指征:
1、发现新生儿腓骨部分或全部缺失;
2、出现行走跛行;
3、出现长短腿;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限制患肢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新生儿可为母亲孕检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安排了解患儿情况的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孩子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孩子母亲妊娠过程顺利么?孕检都正常么?
3、您家族里有人出现过这种情况么?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跛行、小腿短缩、足外翻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检查。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视诊和触诊初步了解患者小腿和其他部位畸形的情况,并初步进行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显示腓骨缺如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需特别注意患者是否还有其他畸形,并结合体格检查、X线检查等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下肢严重先天性畸形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段,根据患者的条件选择截肢或肢体延长,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案,主要根据预测的肢体长度最终差异,再结合年龄、分型及足缺陷和踝关节稳定程度作出选择。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有效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先天性腓骨缺如治疗的目的是获得良好的下肢功能,具体治疗方式取决于骨的严重程度及伴随畸形的形式,最佳效果就是下肢等长及足的功能恢复。手术治疗方式较多,可有以下几种:
1、前交叉韧带重建及截骨术
本术式适用于膝关节不稳定或者需要膝关节旋转的运动爱好者,以恢复患者正常功能及步态,但仍需要长期随访观察膝关节退行性变化。
2、胫骨中心化
不严重的先天性腓骨缺如患儿可采用胫骨中心化手术治疗,可作为姑息性治疗的一种选择。
3、软组织松解术
早期(5岁前)切除纤维带并松解缩的软组织,可使胫骨前弓及马蹄足减轻甚至消失,若在胫骨延长的同时切除索状纤维,可使小腿延长顺利进行。
4、截肢术
对于症状严重的先天性腓骨缺如,胫骨延长术只适用于出生时患侧较健侧短且<5cm或年龄<9岁、患侧较健侧短且<10cm、踝关节功能良好,且有3个足趾以上的Ⅰa型和Ⅰb型患儿,其余患儿均建议首选Syme截肢术。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一次手术、住院时间短、能够尽快行走及肢体等长,所以儿童能够很快适应并融入正常生活,主要缺点是截肢是不可逆的及需要定期更换假肢,并不能够有正常的本体感觉。
5、Ilizarov技术
此技术可使腓骨完全缺如并发重度的肢体畸形获得良好矫正。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病情较轻、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可应用支架、矫形靴、增高鞋、矫形器等进行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先天性腓骨缺如的预后与腓骨缺如程度、肢体畸形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有关。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患者一般可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
预后-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可使患者肢体畸形加重,影响肢体功能,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患者通过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正确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制动,循序渐进的恢复患肢活动,避免损伤,注意休息。
日常-生活管理:
1、固定期要适当限制下肢活动,避免制动松脱。
2、制动期间应多活动脚趾,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3、继续双上肢肌力锻炼,活动时注意安全,劳逸结合。
4、勿过早弃拐负重。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进行复查,评估患肢恢复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式。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