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哮喘持续状态疾病英文名称: status asthmaticus疾病概述: 哮喘持续状态...
养生
疾病名称: 哮喘持续状态
疾病英文名称: status asthmaticus
疾病概述:
哮喘持续状态(status asthmaticus)又称哮喘严重发作,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在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仍不见缓解,病情进行性加重,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由于哮喘持续状态时支气管呈严重阻塞,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状态,一旦确定诊断,应积极进行治疗。一般经氧疗及药物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 气管
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情焦躁、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讲话不连贯、嗜睡、意识模糊
主要病因: 与遗传、外源性变应原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茶碱血浓度测定、X线检查、峰流速(PEFR)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测定、心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以免引起疾病的发作。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家族史的人群。
病因-总述:
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外源性变应原有关。吸入、摄入或接触变应原持续存在,致使机体持续地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支气管平滑肌持续性痉挛和气道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致气道阻塞不能缓解。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具体机制不明确,可能是通过调控免疫球蛋白E的水平及免疫反应基因发挥作用,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导致气道受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呈高反应性,而使相应的人群具有可能潜在性发展为哮喘的过敏性或特应性体质。
2、外源性变应原
(1)吸入性变应原:一般为微细颗粒,如衣物纤维、动物皮屑、花粉、油烟、空气中的真菌、细菌和尘螨等,另外,还有职业性吸入物如刺激性气体。
(2)摄入性变应原:通常为食物和药物,如海鲜、牛奶、鸡蛋、药物和食物添加剂等。
(3)接触性变应原:外用化妆品、药物等。
症状-总述:
患者有极度呼吸困难,呈张口呼吸,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心率增快,常大于100次/分,或出现奇脉(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此外,还有不能平卧、心情焦躁、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讲话不连贯、胸廓饱满、运动幅度下降等表现。病情更危重者嗜睡或意识模糊、胸腹呈矛盾运动(膈肌疲劳)、哮鸣音可从明显变为消失。
症状-并发症:
本病能引起呼吸衰竭,如不及时纠正,还可并发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就医-急诊指征:
1、极度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不能平卧;
2、心情焦躁、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讲话不连贯;
3、嗜睡或意识模糊;
4、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急性发作时应到急诊科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病情平稳后可在呼吸科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感冒了吗?服用什么药物了?
6、您对什么过敏吗?
7、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2、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3、怎么样避免复发啊?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大汗淋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血液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茶碱血浓度测定、X线检查、峰流速(PEFR)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测定、心电图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肺部区域进行听诊,以初步了解病情。哮喘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听诊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严重者可出现心率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但在严重哮喘发作时,哮鸣音可不出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外周血变应原特异性IgE增高结合病史有助于病因诊断,血清总IgE测定对哮喘诊断价值不大,但其增高的程度可作为本病使用抗IgE抗体治疗及调整剂量的依据。
2、动脉血气分析
当患者对初始治疗无反应或哮喘症状进行性恶化时应及时检查血气。当PaO2≤60mmHg,PaCO2升高<45mmHg时,提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提示PaCO2将进一步升高,有可能需要气管插管。
3、茶碱血浓度测定
在平时应用氨茶碱的患者需进行血药浓度测定,以指导氨茶碱的进一步使用。
4、电解质测定
可通过此项检查了解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指导补液治疗。
检查-其他检查:
1、峰流速(PEFR)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测定
此项检查特别有助于在支气管舒张剂应用前后的对比,如重复给予支气管舒张药后PEFR或FEV1仍<40%预计值,意味患者已处于哮喘持续状态。
2、心电图检查
可呈肺性P波、电轴右偏、窦性心动过速。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表现为肺充气过度、气胸或纵隔气肿,此项检查尽量在床边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反复发作的哮喘病史)及临床表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大汗淋漓),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动脉血气分析、峰流速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测定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心源性哮喘、气胸、上呼吸道梗阻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
有左心病变史,常并有心源性肺水肿,常在夜间睡眠中惊醒,发生呼吸困难,胸片及心电图符合左心疾患,强心利尿剂效果好。
2、气胸
常因咳嗽和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剧烈的胸痛后呼吸困难,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胸片示有气胸征象。
3、上呼吸道梗阻
因异物、肿瘤、炎症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可听到局限性哮鸣音,但与哮喘时两肺广泛哮鸣音不同,支气管扩张剂无明显效果。喉部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一旦确诊,需立即治疗,一般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来缓解患者症状。但若呼吸困难得不到有效缓解者,可酌情予以机械通气。
治疗-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药物
(1)氨茶碱:具有抗炎和舒张气道的作用,对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可以应用此药,以缓解症状。但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炎与肝病的病人,使用时应适当减量。
(2)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可迅速缓解症状,在哮喘持续状态时以静脉给药为宜,待症状减轻后可改为口服,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需要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儿童、绝经期妇女慎用。
(3)色甘酸钠:是一种非激素抗炎药,可部分抑制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可以预防抗原和运动引起的气道收缩,常使用雾化吸入或喷雾吸入。
2、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
哮喘持续状态者血钾、钠、氯化物一般正常,但在入量不足或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低钾血症时,应口服或静脉补充氧化钾,根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检查结果,进行调整酸碱失衡。
3、补液治疗
哮喘持续状态因呼吸用力和大量出汗,易发生脱水,痰不易咳出,应适当补液,补液时注意心脏的功能。
治疗-相关药品:
氨茶碱、地塞米松、色甘酸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氧疗
哮喘持续状态常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存在,因此原则上都应吸氧,一般采用面罩给氧,以缓解缺氧不适症状。为避免气道干燥,吸入的氧气应尽量温暖湿润。
2、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的适应证:
(1)意识进行性恶化,患者出现谵妄、昏迷,不能有效保护自身气道的通畅。
(2)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自主呼吸微弱甚至停止。
(3)呼吸肌衰竭,导致通气不足、二氧化碳潴留,PaCO2≥45mmHg。
(4)经过积极、充分、全面的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仍呈进行性恶化趋势。
其中(1)、(2)条属绝对适应证,必须尽快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3)、(4)条为相对适应证,需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2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若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一般哮喘持续状态可得到缓解,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能引起呼吸衰竭,甚至还可并发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症状可得到缓解。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温湿度均适宜的居住环境,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外界的刺激。在花粉散播、柳絮纷飞的季节应避免开窗通风。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患者应避免长期处在空气污浊的地区。
6、患者在花粉散播、柳絮纷飞的季节外出时应佩戴口罩。
7、家属日常避免给患者送鲜花,可送绢花代替。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调理:
本病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保持低盐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可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患者应避免吃海鱼、虾等易过敏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过敏体质的人群应及早查清过敏原,日常生活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发生过敏反应。
2、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
3、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