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眼弓形体病疾病英文名称: toxoplasmosis choroidoretinitis...
养生
疾病名称: 眼弓形体病
疾病英文名称: toxoplasmosis choroidoretinitis
疾病别名: 眼弓形虫病、弓形虫病脉络膜视网膜炎
疾病概述:
眼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 choroidoretinitis)是指由刚地弓形虫感染所引起的脉络膜视网膜的急性坏死性炎症,根据病因可分为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其中先天性由胎内感染所致,占本病发病的大多数,后天性多由外界环境感染引起。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眼痛、白瞳症、斜视等眼部症状和发热、淋巴结肿大的全身表现。本病目前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其预后取决于宿主免疫力强弱。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眼科、传染科
发病部位: 头部、眼
常见症状: 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眼痛、白瞳症、斜视等眼部症状和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主要病因: 刚地弓形虫感染,可分为先天感染和后天感染,先天性为胎内感染,是主要感染途径,后天性多由外界环境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眼底检查、血常规、病原体检查、血清学检查
重要提醒: 胎儿可因母体急性感染经胎盘血行传播而被感染,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因此母亲在妊娠期应格外注意,勿饮生水,勿饮生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猫科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
胎儿在母体经胎盘而感染。
2、经口传播
可因食入未煮熟的含弓形虫卵囊、包囊的食物或水经消化道感染。
3、接触传播
密切接触携带病原体的动物或接触被卵囊污染的土壤,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4、血源传播
经输血、器官移植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弓形虫病。
流行病学-发病率:
眼弓形体病我国少见,目前暂缺乏大样本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
2、胎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或系统性治疗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易被感染。
3、艾滋病患者更容易引起急性和反复的弓形虫感染。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因广泛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艾滋病患者增加,后天性眼弓形体病的患者也在增加。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病因为刚地弓形虫感染,可分为先天感染和后天感染,先天性为胎内感染,为本病主要感染途径,后天性多由外界环境感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密切接触感染弓形虫的猫科类动物和食入被弓形虫污染的食物和水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性感染
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是眼弓形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2、后天性感染
后天获得性眼弓形虫病是人体由外界环境感染弓形虫所致,主要因食入含有弓形虫卵囊、包囊的食物或水经消化道感染,可因密切接触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而感染,也可因接触被污染的水或者土壤经皮肤或黏膜感染。此外,输血或器官移植也可感染该病。
病因-危险因素:
1、免疫力低下人群患眼弓形体病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如老年人、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或系统性治疗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以及艾滋病患者。
2、密切接触猫科类动物。
3、食入被弓形虫污染的食物和水。
症状-总述:
本病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眼痛、白瞳症、斜视等眼部症状和发热、淋巴结肿大的全身症状,先天性弓形虫病的眼部表现多为胚胎期炎症损害引起的先天畸形,后天性全身弓形虫病感染并发眼部症状者少见。本病患者还可以出现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失明等并发症。
症状-典型症状:
1、视力障碍
儿童的眼弓形体病可无临床表现,有症状者可表现为视力下降。成年人眼弓形体病通常表现为眼前黑影飘动的飞蚊症或相关的视力低下。
2、眼痛
本病的感染症状为坏死性视网膜炎或视网膜脉络膜炎,可表现为眼痛。
3、白瞳症
先天性弓形体病的眼部表现多为胚胎期炎症损害引起的先天畸形,可表现为先天性白内障引起的白瞳症。
4、斜视
先天性弓形体病的眼部表现多为胚胎期炎症损害引起的先天畸形,可引起斜视。
症状-并发症:
1、并发性白内障
可因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引起晶状体的代谢障碍导致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表现为视力下降。
2、继发性青光眼
可因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引起房水循环障碍导致青光眼的发生,表现视力下降、眼痛、眼压升高。
3、玻璃体积血
可因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引起视网膜出血导致玻璃体积血的发生,表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等。
4、视网膜脱离
可因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引起视网膜出血导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表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等。
5、失明
先天性眼弓形体病患者失于治疗或再发严重持续者、先天性眼弓形体病患者眼底炎症病灶加重引起眼内炎,导致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而失明。
症状-伴随症状:
后天性全身弓形虫病感染并发眼部症状者少见,可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淋巴结肿大的全身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眼痛、白瞳症、斜视。
2、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眼痛、白瞳症、斜视等眼部症状者、眼弓形体病复查者可于眼科就诊。
2、对于近期密切接触传染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淋巴结肿大的全身症状者可考虑于传染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有什么症状吗?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为此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治疗吗?
4、您既往做过眼科的什么检查吗?以前视力情况怎么样?
5、您除了眼部,其他部位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吗?
6、您平时身体怎么样?以前生过什么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7、您平时饮食有什么偏好吗?近期吃得怎么样?
8、您的母亲身体怎么样?怀孕时有没有生过什么病?
9、您近期有没有接触过动物?家里有没有养什么宠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怎么会得这个病?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3、我这个病怎么治?大概要治多久?治疗费用多少?
4、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5、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
6、我平时生活应该注意什么?饮食方面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8、我是因为接触动物得这个病吗?家里还能不能养宠物?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眼痛、白瞳症、斜视等眼部症状和全身发热、淋巴结肿大的全身症状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眼部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眼底检查、血常规、病原体检查、血清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视功能检查,可有单眼或者双眼视力下降。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本病为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病原体检查
应用基因组扩增技术检测房水中的弓形虫,阳性结果可以证实眼部弓形体病的诊断,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
3、血清学检查
(1)间接荧光抗体测定(IFAT):IFAT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效价≤1∶64为既往感染,1∶256为近期感染,≥1∶1024为急性感染。
(2)房水流畅系数(C):C=抗体滴度房水/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房水,C值≥4,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眼底检查:
1、检查过程
在暗室内,检查前患者需摘下眼镜和隐形眼镜,双眼自然睁开,向前平视,医生手持检眼镜逐渐靠近检查眼,将检眼镜灯光射入瞳孔,让患者上下左右转动眼球,对患者眼底进行细致检查。
2、检查结果
检眼镜下可见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病灶,类圆形,境界清楚,多数位于后极部,病灶面为黄白色的神经胶质增生和杂有深褐色的色素斑点,病灶边缘处色素比较浓密。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眼底病变的特点、病原体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如间接荧光抗体测定(IFAT)、房水Witmer-Desmonts系数(C)等可辅助诊断疾病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脉络膜结核瘤、巨细胞病毒感染。
诊断-鉴别诊断:
1、脉络膜结核瘤
由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导致脉络膜处发生结核瘤,眼底表现为黄白色大片病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但弓形虫血清检查为阴性。根据结核菌素试验和弓形虫血清检查可与眼弓形体病鉴别。
2、巨细胞病毒感染
由感染巨细胞病毒导致眼部症状,易发生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艾滋病患者。眼底表现为黄白色局限性视网膜坏死,附近视网膜血管有白鞘,陈旧病变有色素增生。根据补体结合试验和患者的体液、尿液检查等可与眼弓形体病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眼弓形体病的治疗以限制弓形虫繁殖为目的。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果眼部症状严重可采取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叶酸拮抗剂
可抑制叶酸代谢从而阻断弓形体滋养体发育,是主要的抗弓形虫治疗的药物,配合叶酸使用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常用药物如乙胺嘧啶、磺胺嘧啶。
2、糖皮质激素
用于减轻弓形虫引起的免疫反应来保护眼内组织过度损害,在给予抗生素药物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但不能过量,避免破坏机体免疫功能而导致感染扩散,而且停药时间一定要在抗弓形虫药物停药之前。常用药物如强的松。
3、抗生素
具有杀原虫活性而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如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螺旋霉素等。
4、驱虫药
具有杀灭弓形虫的作用,常用药物如左旋咪唑。
治疗-相关药品:
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强的松、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螺旋霉素、左旋咪唑
治疗-手术治疗:
1、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1)手术目的:玻璃体炎症反应强烈,待炎症缓解后混浊不消退,或由视网膜牵拉者,可考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手术包括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复位视网膜等,可以用于减轻活动性炎症或提高视力。
(2)手术过程:术前扩瞳,冲洗结膜囊、泪道。手术中医生会给患者进行麻醉,在眼表做作一个小切口,将眼科器械如玻璃体切割头通过切口进入眼内,切割混浊的玻璃体,将脱离的视网膜进行复位,手术完成后,仔细检查,将器械退出眼,缝合切口。
(3)注意事项:术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预防感染;术后当天遮盖手术眼;术后第一天使用抗炎抗感染眼用药物。
2、激光手术
(1)手术目的:在陈旧性病灶周围应用激光光凝,可以预防复发。
(2)手术过程:术前扩瞳,冲洗结膜囊、泪道。手术中医生会给患者进行麻醉,在眼表做作一个小切口,将眼科器械进入眼内,在病灶处使用激光进行光凝,手术完成后,仔细检查,将器械退出眼,缝合切口。
(3)注意事项:术后使用抗炎抗感染的滴眼液,减轻炎症,预防感染。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力。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视力通常恢复较好,对于艾滋病患者或存在活动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和视网膜血管桥情况的患者,其预后通常较差。本病可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失明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目前本病的治疗只能限制弓形虫在活动性视网膜炎的繁殖,无法遏制根治,因此本病存在复发的风险。视野缺损是本病常见的后遗症。
预后-危害性:
1、母体急性感染弓形虫可经胎盘血行传播给胎儿,影响胎儿的发育。
2、本病可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出现可能失明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3、本病可导致视野缺损。
预后-自愈性:
本病无法自愈,需要积极就医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可通过药物治疗限制弓形虫的繁殖从而控制病情。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本病目前无法根治。目前本病的治疗只能限制弓形虫在活动性视网膜炎的繁殖,无法遏制本病的复发。
预后-复发性:
1、在艾滋病患者中,不规律的抗虫治疗往往会导致本病的复发。
2、妊娠和白内障手术均可增加眼弓形虫病复发的风险。
3、非活跃的弓形虫视网膜瘢痕患者,复发的风险通常较低。
4、复发风险随着无病间隔的延长和最初发病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预后-后遗症:
视野缺损是常见的后遗症。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患者出现视功能障碍的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可能出现焦虑情绪。
(2)对于艾滋病合并眼弓形体病患者,疾病所带来的疼痛以及不断化疗产生的痛苦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绝望和焦虑的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保持良好心态,客服悲观失望的不良情绪,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日常-用药护理:
1、对于应用叶酸拮抗剂者
(1)乙胺嘧啶可导致骨髓抑制,因此应每周遵医嘱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合并叶酸使用可防止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2)磺胺嘧啶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和肾结石,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监测肾功能。
2、对于服用激素者
(1)注意观察有无继发感染、水钠潴留、糖尿病、骨质疏松、低钾血症、褥疮、股骨头坏死等,还应注意有无腹疼、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2)按医嘱服药,只能联合抗生素使用,不应单独使用,且不可进行深部的激素注射,防止出现无法控制的感染。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良好心态
克服焦虑等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2、坚持锻炼
合理运动,坚持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3、合理饮食
患者宜多食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易消化且热量充足的食物,忌烟酒和辛辣食物。
日常-复诊须知:
1、遵嘱定期复诊,复诊时需携带病例及检查报告单。
2、症状没有减轻甚至加重或者症状消失后再次出现时,需要及时复诊。
日常-术后护理:
1、监测切口情况
观察切口有无感染,如出现切口红肿、疼痛加重,伴有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等,提示切口可能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注意体位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注意维持俯卧位,减少出血、积血的发生。
3、其他
术后当天遮盖手术眼。
饮食调理:
饮食上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同时合理搭配其他及健康饮食,可保证机体正常的运转及营养的来源,有助于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易消化且热量充足的食物。
2、患者平时应当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饮食禁忌:
1、不吃生食和未煮熟的肉、蛋、奶,不喝生水。
2、忌烟酒和忌辛辣食物。
预防措施:
1、注意日常卫生,猫要家养,避免猫从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受染和传播。养宠物者,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2、注意饮食卫生,肉类充分煮熟才可食用,蔬菜、瓜果食用前充分清洗,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3、孕妇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宠物及其粪便,尤其是猫,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